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甲)愚公移山(节选)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有妇人昼日置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虎自山上驰⑭ 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②其一就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③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注释:①浣衣:洗衣服。②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③意:估计。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惩山北之塞( ) (2)固不可彻( )
(3)甚矣,汝之不惠( ) (4)虎亦寻卒去( )
2.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文中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对移山都持否定态度。
B.乙文中“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此句可以看出:面对凶猛的老虎,妇人急中生智,跳到水里躲起来,其反应之敏捷,动作之迅速令人称赞。
C.甲乙两文均运用对比衬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的形象。
D.甲文中的“遗男”和乙文中的“二小儿”均阅历颇深,也很天真可爱。
4.(小题4)甲文愚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乙文二小儿“初生牛犊不怕虎”。对此,你有何感想?请简要谈谈。
经典诗文积累。
依据原文默写。
①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②_____________,将以遗所思。(《古诗十九首》)
③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根据提示默写。
④李清照在《渔家傲》中表现了人生路长而时光渐晚,徒有诗才,志事难酬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答谢中书书》中描绘了山间清晨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
某中学八年级一班开展了《红星照耀中国》读书活动。下面是某同学的读书分享发言,请你将它补充完整:
(1)《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________ (国家)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作品。这本书在中国的另外一个名字是《_________________》。
(2)本书中展现了中共领袖人物伟大而平凡的个人风采和独特魅力。例如,作者在书中写到:“他像其他红军领袖一样,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就是被作者在书中称为“书生出生的造反者”的___________(人名)。“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天用在白天行军上,十八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剩下来的一百天---其中有许多天打遭遇战----有五十六天在四川西北,因此总长五千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四十四天,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即近二十四英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你知道选段中的统计数据属于红军的哪次军事行动? ______________。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作者用“黑云压城城欲摧”七个字表现了敌人重兵压境、军情危急的情景;接着,以“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句,表现出守城战士的雄姿英发,严阵以待的气势。
B.三,四句,诗人以浓重的色彩,激昂的声调点出了战斗的时间和地点,逼真地再现了鏖战的紧张场面。
C.五,六句写边塞地区天气奇寒、将士无法出兵作战的悲壮场景。
D.最后两句描写出了不畏强敌、英勇血战的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如何让这次运动会的开幕式吸引眼球?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B. 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 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悠闲漫步。
D. 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哪怕真是“燕山雪花大如席,”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是苏轼。苏轼,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宋代文学家。
B. “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在句中意思是“像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征蓬”比喻远行之人。
C.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受戒》等。
D. 《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