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苏轼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苏轼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注释:本文写于苏轼在元丰二年调往湖州任知州期间,他到惠山拜访钱道士,品龙团贡茶,瞭望太湖。①小团月:即小龙团茶,是宋朝贡茶。②孙登无语:孙登,西晋时隐士,多才识。名士阮籍,曾去拜访他,与语皆不应,只报以啸声,如鸾凤之音。③松声:松涛声。苏轼听见松涛阵阵联想到了孙登长啸。

1.请赏析颈联“水光翻动五湖天”中“翻动”一词的妙处。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翻动”是翻滚涌动的意思,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湖面浪涛翻滚、汹涌澎湃的情景(湖面与天光云影相互映照的样子),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 2.表达诗人对江南美景的喜爱和赞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解析】 1.这道题考查对诗歌词语表达效果的理解。“水光翻动五湖天” 写登绝顶望太湖俯瞰太湖的波涛翻动水天的景象。把惠山的九条“苍龙”,淹没于太湖的水光接天之中的景象写得淋漓尽致。“翻动”的意思是翻滚涌动,这里将静态的水天动态化,表现了诗人乐观旷达的胸襟。 2.这道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这首诗主要描写了苏轼在调往湖州任知州期间,到惠山拜访钱道士,品龙团贡茶,瞭望太湖的故事。从“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可以感受到苏轼对江南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从“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螳螂常常半身直起,立在太阳灼烧的青草上,态度很庄严,宽阔的、轻纱般的薄翼,如面膜似的拖曳着,前腿形状如臂,伸向半空,好像是在祈祷……那种貌似真诚的态度是骗人的,高举着的似乎是在祈祷的手臂,其实是最可怕的利刃,无论什么东西经过它的身边,它便立刻原形毕露,用它的凶器加以捕杀。它真是凶猛如饿虎,残忍如妖魔,它是专食活的动物的。看来,在它温柔的面纱下,隐藏着十分吓人的杀气。

选自《昆虫记》

请写出文中画线语句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查看答案

以“梦想”为中心,按照示例仿写一节诗歌。

(示例)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大地不再凄凉,

没有破坏、掠夺和污染,

秀美的山川怀抱家园,

清澈的江河一片蔚蓝。

(仿写)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道光、咸丰年间,有一位非常杰出的制壶能手,名叫邵大亨。           

①他选泥的精炼,创作形式的完美,制壶技艺的高超,博得一时传颂。

②他流传的作品,堪称集紫砂艺术之大成。

③因之,到了同治、光绪年间,人们都把他的式样作蓝本,竞相模仿制作。

④盛誉之高,大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概。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④①②③ D.②④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丈夫之冠”中的“冠”指“行冠礼”,在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此礼表示成年。

B.古汉语中“阴”指山北水南,“达于汉阴”的“汉阴”指的是汉水南面。

C.《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写的编年体通史,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D.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她的词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

 

查看答案

下列文段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是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不可,曾不若孀妻弱子。”

A.惠:同“慧”,聪明 B.毛:草木 C.固:坚固 D.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