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书法要有“丈夫气” 朱中原 ①梁启超在《书法指导》中曾提到,学书法,不宜从赵孟頫...

书法要有“丈夫气”

朱中原

①梁启超在《书法指导》中曾提到,学书法,不宜从赵孟頫、董其昌一派入手,不是不好,只是不容易学,易导致笔力软弱,无“丈夫气”。梁启超这番基于书法气质所下之论断颇有见地。“丈夫气”固然不是书法所有之必须,却是值得提倡的一种精神气质。

②何为“丈夫气”?即是有大丈夫的气概。孟子有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丈夫气”,即是有使命、有责任、有担当、有毅力、不忸怩、不矫饰。书法的“丈夫气”,则是融书卷气、金石气、士大夫气、雄健气于一体的阳刚博大的精神气质,是书法雄健、雄强之气的一种拟人化表达。这其中,书卷气尤为重要,没有书卷气的“丈夫气”,常是一种狂怪之气、粗鄙之气和莽夫之气,去书法之本质远矣。“丈夫气”是书法的大格局、大气象、大境界的精神表征,不是逞强使气、矫揉造作,也不是粗鄙狂怪、哗众取宠。

③客观来讲,书法之美并无优劣之分,有阳刚雄强之美,也有阴柔妍媚之美。阳刚雄强,好比黄钟大吕、金鼓雷鸣,是一种壮美;阴柔妍媚,好比江南小调、丝竹管弦,是一种优美。这是艺术之美的两极。然而,阴柔妍媚之美虽是书法的一种气质,当代书法艺术却不能仅停留于此,因为一个伟大时代的书风,绝不能缺少昂扬的精神气度。

④磅礴浑朴的摩崖“三颂”,线条奔放的章草简牍,盘曲繁复的瓦当书法,半篆半隶、华美典雅的汉碑额书法以及朴茂直率、不事雕琢的工匠之作——汉石阙书法和汉砖书法,共同筑就了汉代开张烂漫、雄强大气的艺术风格。居延汉简和敦煌汉简中的书法,往往是篆书、隶书、章草、八分、真书等多种书体的结合与杂糅,率性而为,热烈奔放,从中能够读出书写者自由潇洒、一泻千里的情感状态。我们经常会看到汉简书法上的长撇大捺或最末一长竖笔,犹如晴空霹雳,轰然一声,急促直下,划破长空,震撼人心!要知道,这种艺术精神,并非出自文人贵族之手,而往往出自普通书吏。可见,在汉代,任何一个阶层,只要稍识字者,包括女性和一般工匠,都不乏强烈的书法艺术表达冲动。

⑤汉代之后,从曹魏到北周,书法艺术几乎都表现为一种阳刚伟岸之象,可谓“丈夫气”十足。东晋时帖学已经完善成熟,书风则为之一变,开启了南朝风雅。帖派书风追求的是一种飘逸之美、潇洒之美、妍媚之美,容易产生浮浅平滑、飘浮空怯等弊病,其雄豪之气逊于汉魏。到唐朝,唐人重英豪,雄强阳刚的书风重新被崇尚。

⑥到了清代,碑学开始兴盛,碑派书风追求的是一种质朴之美、刚健之美、雄强豪放之美。碑学的拙朴、倔强、瘦硬特点,促生了金石书风。但碑学书风厚重的结体容易失之荒率粗糙、狂肆怪野,为了克服碑学书风的弊端,有人提出了碑帖结合的方法。碑学可以救帖学妍媚之弊,然亦需以帖学之妍雅救碑学粗鄙之弊。

⑦书法审美总是在一种正反结合的历史轨迹中前行,但不论如何发展,书法的“丈夫气”都极其重要。每个时代的精神面貌都体现在这一时代的主流书风之中。当今时代是一个社会变革的伟大时代,需要一种大丈夫的担当精神,尤应要倡导与时代精神相符的阳刚大气的书风。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3月,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丈夫气”是一种拟人化表达,作为书法格局的精神表征,融多种气质于一身。

B.文章第②段中引用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来引出书法“丈夫气”的内涵。

C.东晋时帖学已经完善成熟,帖派书风追求飘逸之美,而其雄豪之气亦超越了汉简书法。

D.文章论述了时代精神与主流书风的关系,指出当今书法尤其需要“丈夫气”。

2.比较第④段画线句的初稿和修改稿,从论证方法的角度谈谈修改稿好在哪里。

初稿:我们经常会看到汉简书法上的长撇大捺或最末一长竖笔,非常苍劲雄浑,震撼人心!

修改稿:我们经常会看到汉简书法上的长撇大捺或最末一长竖笔,犹如晴空霹雳,轰然一声,急促直下,划破长空,震撼人心!

3.根据提供的材料,结合第⑤段画线句说说颜真卿书法的“丈夫气”体现在哪里。

材料一:下图碑文(《东方朔画像赞》唐·颜真卿)

材料二:颜真卿七十五岁以身殉国,以义烈名于时。欧阳修言:“余谓鲁公(颜真卿)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

 

1.C 2.修改稿运用了比喻论证,将“长撇大捺或竖笔”比作是“晴空霹雳”,写出了汉代书法给人心灵的震撼力量之大,更好地论证了汉代书法开张烂漫、雄强大气(或率性而为、热烈奔放)的艺术风格,具有“丈夫气”。而原稿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3.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碑文《东方朔画像赞》,结构方正茂密,笔力雄浑遒劲、字体博大健硕,有雄强阳刚之气;融入了颜真卿刚正不阿的个性和忠臣义烈的精神气质,极具“丈夫气”;体现了大唐盛世豪迈恢弘、崇敬英豪的时代气度。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C项中“雄豪之气亦超越了汉简书法”表述有误,应为“其雄豪之气逊于汉魏”。故选C。 2.此题考查的是论证方法及其作用。通常考查到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可采用的答题模式是:采用的论证方法+表达效果(具体有力或生动形象)+论证的观点。修改稿中的“犹如晴空霹雳,轰然一声,急促直下,划破长空,震撼人心”运用了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汉代书法开张烂漫、雄强大气的艺术风格。原稿没有这样的效果。 3.此题考查的是迁移理解。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出颜真卿的楷书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结合他的经历“七十五岁以身殉国,以义烈名于时”,可知他的书法和性格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印证了“唐人重英豪,雄强阳刚的书风重新被崇尚”的特点。据此理解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①南宋高宗年间,金兵分两路南侵,直至江西造口,民众深受其害。47年后,任职赣州的辛弃疾有感于此,在造口墙上写了这首词。②行人:逃难之人。③长安:借指北宋都城汴京。④无数山:指只求苟安的主和派,也指金兵。

①请品析“毕竟东流去”中“毕竟”一词的妙处。

②结尾两句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殷侑,陈郡人。侑为儿童时,励志力学。及长,通经。贞元末,以《五经》登第,精于历代沿革礼。元和中,累为太常博士。时回纥请和亲,朝廷乃命宗正少卿李孝诚奉使宣谕,以侑为副。既至虏庭,可汗初待汉使,盛陈兵甲,欲汉使而不答拜。侑坚立不动,宣谕毕,可汗责其倨,宣言欲留而不遣。行者皆惧,侑谓虏使曰:“可汗是汉家子婿,欲坐受使臣拜,是可汗失礼,非使臣之倨也。”可汗其言,卒不敢逼。迁侑谏议大夫。凡朝廷之得失,悉以陈论。言激切,出为桂管观察使。

(后)以洁廉入为卫尉卿。文宗初即位,沧州李同捷叛,而王廷凑助逆,欲加兵镇州,诏五品已上都省集议。时上锐于破贼,宰臣莫敢异议。独侑以廷凑再乱河朔,虽附凶徒,未甚露,宜且含容,专讨同捷。文宗虽不纳,深所嘉之

大和四年,加检校工部尚书、沧齐德观察使。时大兵之后,遗骸蔽野,寂无人烟。始至,空城而已。侑攻苦食淡,与士卒同劳苦。周岁之后,流民襁负而归。侑上表请借耕牛三万,以给流民,乃诏度支赐绫绢五万匹,买牛以给之。数年之后,户口滋饶,仓廪积,人皆忘亡。初州兵三万,悉取给于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以功加检校吏部尚书。

六年,入为刑部尚书。自元和末,收复师道十二州为三镇。朝廷务安反侧,征赋所入,尽留赡军,贯缗尺帛,不入王府。侑以军赋有余,赋不上供,非法也,乃上表起大和七年,请岁供两税、榷酒等钱十五万贯、粟五万石。开成三年卒,赠司空。

(节选自《旧唐书·殷侑传》)

(注)度支:官名。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

1.下列加点的“以”与“言激切,出为桂管观察使”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醒能述文者,太守也 B.物喜,不己悲

C.属予作文记之 D.策之不其道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殷侑年少有志。他通晓经学,精通历代礼制沿革,贞元末年科举登第,后多次升职,任太常博士。

B.殷侑坚守气节。面对回纥可汗的盛兵以待和无理要求,他毫不畏惧,直言可汗的失礼之处,最终使可汗不敢胁迫。

C.殷侑体恤民情。大和四年,他在大战之后和士卒同甘共苦,竭力恢复民生,数年之后,粮丰仓实,百姓安居乐业。

D.殷侑重视军务。他任刑部尚书时,请表上奏,赋税收入全部留在地方用于供养军队,朝廷另每年再下拨十五万贯钱财和五万石粟米。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欲汉使而不答拜     臣:__________        ②可汗其言     惮:__________

③未甚露             彰:_________        ④仓廪积       盈: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可汗责其倨,宣言欲留而不遣。

②文宗虽不纳,深所嘉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A、燕青径望梁山泊来,路上无话。直到忠义堂上,宋江见了A、燕青回来,便问道:“兄弟,你两个那里来?错了许多路,如今方到。”A那里应答,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众人都吃一惊。宋江喝道:“黑厮又做甚么?”A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当有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五虎将,慌忙拦住,夺了大斧,揪下堂来。宋江大怒,喝道:“这厮又来作怪!你且说我的过失!”A气做一团,那里说得出。

(节选自《水浒传》)

①语段中的A是谁?他为何气得要砍宋江?            

②由这件事可以看出A怎样的性格?

③作者描写堂上众人的表现:“都吃一惊”“慌忙拦住”“ 宋江大怒”,目的何在?

 

查看答案

《水浒传》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故事,下列情节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学究说三阮撞筹”,“三阮”即阮小二、阮小五和阮小七。他们原是石碣村的渔民,后受吴用之邀与众好汉劫取了“生辰纲”,案发后投奔梁山泊。

B.“施恩三入死囚牢”,“三入”是指武松被张都监设计灌醉擒拿并下囚牢后,施恩三次进入死囚牢,给康节级和叶孔目各送了银两,以保武松性命。

C.“宋公明三打祝家庄”,“三打”时幸得“病尉迟”孙立相助,孙立假意捉得石秀,取得栾廷玉及祝朝奉信任,作为内应,与众好汉一起攻下祝家庄。

D.“三山聚义打青州”,“三山”指的是鲁智深、花荣、武松带领的二龙山;李忠、周通带领的桃花山;孔明、孔亮带领的白虎山。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常以“桑梓”来指代邻居,因为古时住宅旁边常栽种桑树和梓树。

B.古人对酒杯的称呼较多,如“金樽清酒”的“樽”、“觥筹交错”的“觥”、“强饮三大白”的“白”。

C.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称颂,如韩愈的《论佛骨表》、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D.《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