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腊味 陈绍龙 ①腊味有家的味道,有岁月的味道。 ②过了冬,...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腊味

陈绍龙

①腊味有家的味道,有岁月的味道。

②过了冬,长一葱。冬至秋李郢人叫“大冬”。人们会选择在这天腌腊味。

③缸是秋李郢人家的家什。装粮,盛水,腌菜,腌腊味。家家备有一只缸。人们用它腌猪蹄、猪肝,也有腌鸡或是鸭的,多数人家会腌一两副腊肠,就是猪大肠。腊肠油多,来年春天,切些肠丝煮菜饭,或是炒韭菜,喷喷,那个香呀。秋大说能连舌头一块儿吞了。

④早年,父亲在水利电灌站当“司务长”。其实,父亲这个“长”是他自封的。我知道,他只是个“火头军”,炊事员。“一天吃一两,饿不到司务长”,“一天吃一钱,饿不到炊事员”。父亲这个行当,在秋大看来,“油水”总是有的。

⑤我妈老是嘀咕,秋大还借我们家的二升米呢。过不了一些日子,我妈又嘀咕。秋大还借过我们家的二升米呢。这很让我想起孔乙己欠掌柜的十九个钱。也不知是秋大装憨,故意像是忘了,还是我妈自己从“粉板上给擦去了”。总之,这二升米是不了了之。再者,秋大给我们家挖地,给我们家收山芋,挑水,我妈自是感激,我父亲还送过他六尺布的。这六尺布怎么着也超过二升米钱。我们家下放的时候,秋大没少帮我们家。后来父亲“落实政策”,重新安排工作,我们家仍旧住在秋李郢。当然,地里的好些农活秋大也来帮忙。是我妈装憨,故意忘掉,哪好意思去讨回那二升米呢。

⑥只是,他对缸里那腊味的觊觎让我想着难忘。

⑦那年,我们家的缸里原本已腌了肉的,后来,父亲又从集市上买了一只猪头回来。

⑧“嫂子,你家腌不少腊味。呵呵。”

⑨“嫂子,你家今年要过个肥年呵。呵呵。”

⑩自从我们家腌了腊味之后,秋大几乎每天都在我们家门前晃悠。他这样“嫂子”来“嫂子”去的“没话找话说”,让我们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秋大想干吗呢。

“嫂子,太阳好着呢,你家的腊味能晒了呢。”

秋大像是掐好了时间似的,他提醒我妈腊味要出卤了。那天,秋大帮我妈把肉系好棉绳,把猪头脸上划出口子,穿过绵绳,还用两只筷子把两片猪脸撑开。这样朝阳面大,也费力。秋大把那只滴着卤水的猪头挂在朝阳的墙上的时候,脸涨得通红。

我不知道秋大是怎么开口去讨那半缸卤的。我妈在跟我说这事的时候只是轻描淡写地说秋大“脸叫涨得通红”。

秋大家贫,有六个子女。他看我们家的卤倒了可惜,有盐有油的,又有腊味。他回家用那半缸卤泡了半缸的黄豆,当所有的豆把卤汁吸尽,上锅煮,去做“鸡刨豆”。然而,正宗的“鸡刨豆”是要在一大盆的豆里放一只腊鸡的。

过年的时候我妈送给秋大家半副腊肠,为防秋大难堪,硬说是我不喜欢吃腊肠,腊肠是装那个的,还极度夸张说过“吓吓吓”的。秋大信以为真,收下了那副腊肠,笑,一时,所有的尴尬真的叫我妈的表演给挤走了,他前仰后合的样子,我妈真的看到了秋大的脸涨得通红

(选自《乡愁绘本·味》,有删改)

(注)①秋李郢:地名。②孔乙己:鲁迅小说人物,作品里他曾经欠掌柜十九个钱。

1.联系全文,说说你对题目中“味”的理解。

2.文章两处画线句子描写秋大“脸涨得通红”,请分析其内涵。

3.第⑧、⑨两小节写秋大“没话找话说”,在内容和结构上有哪些作用?

4.本文中的“秋大”和《故乡》中的“杨二嫂”都有“打秋风”(借各种名义向别人索取财物)之嫌,请结合全文及链接材料,比较两位作者对这二人的情感态度有什么不同。

(链接材料)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杨二嫂发见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

(选自鲁迅《故乡》)

 

1.冬天腌的“腊味”,每家每户腌制腊味迎接新年的气息;乡村淳朴、善良、互相帮扶的人情味;对过往贫穷而温暖的岁月的回味。 2.第⑬段,表现秋大开口去讨那半缸卤的尴尬、不好意思,可见他的淳朴、自尊;第⑮段,写出了秋大配合“我妈的表演”的快乐,可见他明白我妈为了让他安心收下腊肠的良苦用心的感动,及对我妈的感激之情。 3.内容:运用语言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秋大对我们家腌制腊味过肥年的羡慕,侧面表现他家的贫穷、窘迫;结构:为下文秋大讨卤汁作铺垫。 4.秋大向“我”家讨东西,是以他给我家干农活为前提的,他身上有着农民的淳朴、善良、自尊。作者对他是肯定和同情的;杨二嫂从“我”家讨东西,没有征得主家同意,连捎带偷,甚至不惜陷害冤枉别人,对她的自私、贪婪,作者是批判、讽刺的。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标题的含义。要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人们会选择在这天腌腊味”“家家备有一只缸。人们用它腌猪蹄、猪肝,也有腌鸡或是鸭的,多数人家会腌一两副腊肠,就是猪大肠”“秋大帮我妈把肉系好棉绳,把猪头脸上划出口子,穿过绵绳,还用两只筷子把两片猪脸撑开”“过年的时候我妈送给秋大家半副腊肠,为防秋大难堪,硬说是我不喜欢吃腊肠,腊肠是装那个的”“腊味有家的味道,有岁月的味道”。可提炼为:冬天腌的“腊味”,每家每户腌制腊味迎接新年的气息;乡村淳朴、善良、互相帮扶的人情味;对过往贫穷而温暖的岁月的回味。 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要结合上下文回答。第⑬段,“我不知道秋大是怎么开口去讨那半缸卤的”表现秋大开口去讨那半缸卤的尴尬、不好意思,可见他的淳朴、自尊;第⑮段,“过年的时候我妈送给秋大家半副腊肠,为防秋大难堪,硬说是我不喜欢吃腊肠,腊肠是装那个的”“所有的尴尬真的叫我妈的表演给挤走了”写秋大明白“我”妈为了让他安心收下腊肠的良苦用心的感动,及对“我”妈的感激之情。 3.本题考查理解句子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内容上,“嫂子,你家腌不少腊味。呵呵。” “嫂子,你家今年要过个肥年呵。呵呵。”秋大反复强调我们家的腊味、肥年,表现了他的羡慕之意。也侧面表现出他家的贫穷、窘迫;结构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引起下文“秋大像是掐好了时间似的,他提醒我妈腊味要出卤了”“我不知道秋大是怎么开口去讨那半缸卤的”,作用是做铺垫。 4.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结合作者对二人的描写分析。“秋大帮我妈把肉系好棉绳,把猪头脸上划出口子,穿过绵绳,还用两只筷子把两片猪脸撑开。这样朝阳面大,也费力。秋大把那只滴着卤水的猪头挂在朝阳的墙上的时候,脸涨得通红”可见,秋大向“我”家讨东西,是以他给我家干农活为前提的,他身上有着农民的淳朴、善良、自尊。“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可见,杨二嫂从“我”家讨东西,没有征得主家同意,连捎带偷,甚至不惜陷害冤枉别人,在她身上体现了自私、贪婪的小市民形象。由此可见,作者的情感态度,前者是肯定和同情,后者是批判和讽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12月14日,2019“年度影响力人物”荣誉盛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李子柒获颁“2019年度文化传播人物”奖项。

很多人只看见李子柒现在的爆红,却没有想过李子柒背后的辛酸和努力。她从小父母离异,与奶奶相依为命,14岁辍学打工,睡过公园椅子,啃过两个月馒头。但李子柒不卖惨,她的作品呈现的是一种现实版的世外桃源,她把劳动的辛苦抽离了,也美化了,美好的背后就是夺目的珍珠。

学者王晓晖评论李子柒时说:她把中国人传统而本真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来,让现代都市人找到一种心灵的归属感,也让世界理解了一种生活着的中国文化。

(材料二)

“我的理想是当网红。”某地一项调查显示,近八成小学生希望成为网红。网红,即通过网络走红的人。作为一个良莠不齐的群体,网红中虽有一些励志人物,但也有不乏靠炒作、搞怪、博丑、出格而吸引眼球的人。对于孩子们推崇网红,有人附和,也有人深感忧虑。

(材料三)

文化走出去,期待更多“李子柒”

桂从路

①一个叫“李子柒”的网红在境外视频网站上火了!

②李子柒到底有多火?在境外的YouTube平台上,她拥有741万粉丝(美国主流媒体CNN在其上面的订阅量是794万)。虽然没有英文翻译,但她发布视频的播放量每条都在500万次以上,评论里很少出现负面评论,大多为各国网友的夸赞。

③李子柒的超高人气,引发人们的讨论。有人认为,李子柒通过镜头语言呈现田园生活,传播中华美食,令外国网友喜爱,她的作品具有文化输出的意义;也有人质疑其包装炒作的成分,担当不起“文化输出”的重任。

④网友的争议,表面上是探讨文化输出,但更多折射出对待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不同态度:在今天这样一个商业社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牧歌是否还有时代价值?面对互联网包装和营销手段,传统文化如何自洽地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⑤沿着这个视角望去,那么在李子柒镜头下,传统的笔墨纸砚、蜀绣,古法制作的苏式鲜肉月饼、桂花酒,这些流传于上千年历史之中的技艺,浸润着岁月的打磨和一代代人的匠心。传承好这些、推动它们走出去,不仅必须,而且重要。李子柒视频中所呈现的田园生活,虽然距离当下普通人的生活比较遥远,但从中依然能看到中国传统“清隽”的审美取向和“出世”的价值追求,读懂这些内涵,方能更好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⑥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其提出过分苛刻的要求,不如学习借鉴其优点和经验,扎扎实实做好文化创新和推广的工作。每一个文化作品的成功都不是轻轻松松的,都凝结着精益求精的探索、持之以恒的努力。坚定文化走出去的大方向,秉持工匠精神来谋划创新,这是我们最应该做的。

(《人民日报》评论,有删改)

1.请根据材料一概括李子柒成功的原因。

2.阅读材料三,回答下列问题。

(1)通读材料三,说说标题中的“李子柒”是指怎样一类人。

(2)材料三第②段括号里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

3.如果你的同桌小宇的理想是当“网红”,你会对他(她)说什么?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4.阅读完“李子柒”后,有的同学觉得她就像汪曾祺,像余光中,像林徽因,像毕淑敏,像陶渊明……请你结合材料,仿照画线句,补写两句。

李子柒是谁?在我看来,她就像余光中拍得出游子的“乡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甫传

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诏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又以琴客董廷兰之故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解,不复问。

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中衔之。甫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

(选自《唐才子传》,有删节)

(注)①擢:提拔。②羸(léi)服:穿破旧的衣服。③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李邕其材__________  (2)禄山乱__________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帝 奇 之 使 待 诏 集 贤 院 命 宰 相 试 文 章

3.翻译句子。

(1)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4.请简要概括文中杜甫的形象。

 

查看答案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还自广陵

秦观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

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

(注)①还自广陵:作者从广陵返回高邮老家。②冰响:冰将裂时发出的响声。

(1)历来诗评家皆赞本诗富有情趣,请结合一、二两句的“依”“戏”简要分析。

(2)本诗的艺术魅力很大程度源于“对比”手法的运用,请举一例并略作分析。

 

查看答案

请从下面四部名著中,任选其一,仿照示例,从内容和形式角度,写一句推介语。(40-60字)

备选名著:《泰戈尔诗选》《唐诗三百首》《世说新语》《聊斋志异》

示例:《红楼梦》——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以贾、林二人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讲述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内容)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描写细腻婉约。(形式)

我选_________,我的推介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以下三段文字出自《水浒传》,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A)鞘内戒刀,藏春冰三尺;肩头禅杖,横铁蟒一条。鹭鹚腿紧系脚絣,蜘蛛肚牢拴衣钵。嘴缝边攒千条断头铁线,胸脯上露一带盖胆寒毛。生成食肉餐鱼脸,不是看经念佛人。

(B)额上界箍儿灿烂,依稀火眼金睛;身间布衲袄斑斓,仿佛铜筋铁骨。戒刀两口,擎来杀气横秋;顶骨百颗,念处悲风满路。啖人罗刹须拱手,护法金刚也皱眉。

(C)眼如丹凤,眉似卧蚕。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

(1)请根据外貌特征推断他们各是谁。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2)在他们仨中,你最钦佩谁?请简述钦佩的理由,要求有理有据,不少于两点。

最钦佩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