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居高声自远,________。(虞世南《蝉》) ②_____...

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居高声自远,________。(虞世南《蝉》)

________,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③海日生残夜,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夕阳西下,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⑦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刘禹锡《秋词》)

________,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⑨《论语》中可以用于欢迎四面八方的朋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1)非是藉秋风 (2)待到重阳日 (3)江春入旧年 (4)断肠人在天涯 (5)忽如一夜春风来 (6)却话巴山夜雨时 (7)便引诗情到碧霄 (8)非学无以广才 (9)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解析】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藉、涯、却、霄”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你感受过山间的美好吗?山泉清chè,唱着你听不懂的歌。树木苍幽,毫不吝音地铺张着阴凉。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小花小草,随风尽情摇曳。那么久了,一直被那些烦心事纠缠不休,心中一直紧的那根弦,终于在刹那间松弛下来,坍塌下来,说不出的好,说不出的舒shuǎng

(1)按拼音写汉字。

chè____  舒shuǎng____

(2)给加点字注音。

____  紧____

 

查看答案

请将下列内容用楷书准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空格里。

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

 

 

 

 

 

 

 

 

 

 

 

查看答案

请以“你是我生活的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题目中的“你”,可以是生活中某个人,可以是一本书或书中某个人物;

(2)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来写作;

(3)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4)不少于600字;

(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扶贫故事

①在一次县文联组织的平天山野外采风活动中,我认识了扶贫办的小杨,他给我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扶贫故事。

②一年前,小杨通过公考进了县扶贫办。去年开春,他接到了一个扶贫任务,扶贫对象是石岭村的吴志福。

③一看到“石岭村”三个字,小杨的心里就发了毛——那是一个极其落后闭塞的小山村,路途遥远,坑坑洼洼,凹凸不平,一边是深沟,一边是大山。三年前,有两个干部开车去那里开展扶贫工作,在半路摔下山沟,一人重伤一人当场殉职。

④还好,小杨去的时候,路已经修好了。小杨到了石岭村,在村主任赵勇成的带领下,去见吴志福。

⑤老赵一边走,一边喋喋不休地向小杨介绍三年前田副县长到石岭村扶贫的故事:就是在田副县长的多方努力下,修好了这条路,可惜,田副县长没有看到路通车的那一天,就倒在了扶贫路上……

⑥她是一个好人啊!老赵感叹道,眼睛发红,声音哽咽。

⑦这条路应该叫“玉清路”。老赵说,田副县长叫田玉清。可上面却说,不能用领导的名字来命名,他们起了另一个名——平安路。

⑧政府是对的。小杨打断了老赵的话,转换了话题,问,老吴家里到底有多困难?能吃上饭吗?

⑨难!老赵说,田副县长第一次来的时候,就指定老吴是她的扶贫对象,她带领工作组来到老吴家,当时,田副县长一看老吴家徒四壁,几间破屋,漏风漏雨,里面黑咕隆咚的,田副县长几度落泪。她说,想不到,还有这么困难的群众,是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好啊!

⑩在老吴家,要拍几张照片拿去存档,屋里黑,看不清楚,工作人员叫老吴开灯,老吴拉了一下电灯开关绳子,电灯闪了一下,灭了,再拉,怎么也不亮。田副县长叫他再开另外的灯,老吴说,没了,唯一的一盏电灯。

⑪说话间,就到了老吴的家。

⑫那是怎样的一个家啊!老吴年近六十,面容苍老,头发花白,穿着破旧;一个跛脚的老婆,头发蓬乱,像鸡窝里的草,还傻不拉唧的,老吴年近五十才娶了她;一个半生不死的老娘,长年卧病在床,一年四季要打针吃药;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去学校了,没在家,小杨没看见他们。

⑬老赵说,老吴家比三年前好了一些;三年前,根本不成一个家,幸亏田副县长来扶贫。

⑭老吴带老赵和小杨来到他家的砂糖桔种植地。三年前,田副县长带给老吴脱贫致富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因地制宜种植砂糖桔。远远看去,十几亩砂糖桔在瑟瑟的冷风中一片翠绿。

⑮可走近了一看,小杨心里一拨拨地凉,像大冬天雪水灌进骨子里去——这些砂糖桔,缺乏科学管理,一棵棵病恹恹的,像面黄肌瘦、缺乏营养的孩子。

⑯老赵说,没办法,田副县长去世后,一直没有人来真正接替她的扶贫任务,上面来的人,走马看花一样,拍个照转个圈儿就走了。

⑰小杨回到家后,翻箱倒柜找妈妈的书。

⑱那是妈妈留下的种植砂糖桔的书,网购的。

⑲在一个箱子里,小杨找到了厚厚的一沓书和笔记,还有一些复印资料,都是如何防治果树病虫方面的书。

⑳周末,一大早,小杨骑摩托车朝石岭村出发了。

21老爸问他,啥事那么急?

(22)小杨说,看了老妈的书,我找到了老吴的砂糖桔问题所在了。

(23)老爸说,啥问题啊?

(24)小杨说,见了老吴再说。

(25)小杨那几晚睡得很晚,辗转反侧,不能成眠,眼前老是晃动着老吴家那病恹恹半生不死的砂糖桔——到底啥问题呢,不能茁壮成长呢?

(26)突然,他灵光一现,有了!

(27)那是一种严重的根腐病和卷叶虫、钻心虫。小杨问过几个老种植户,他们也说是。

(28)小杨买了药,一路直奔石岭村。

(29)此后,小杨一有空就奔石岭村。

(30)几个月后,老吴的砂糖桔像大病初愈的年轻人,终于重新吐出嫩芽,焕发出勃勃生机。

(31)第二年,老吴的砂糖桔挂果了,成熟时像一串串小小的红灯笼挂满树上,甚是诱人。

(32)小杨日夜翻看老妈的书,一丝不苟地照着做,吸取老种植户的经验,想方设法要让老吴的砂糖桔赶在春节时上市,挣一个好价钱。有了技术支撑,老吴的砂糖桔够甜够靓,摘一个来尝,甜入心肺。

(33)这时,一场大寒潮来袭,很多果场即将成熟上市的砂糖桔被霜冻打得七零八落,老吴家的却因为盖上了塑料膜而幸免于难。

(34)寒潮来袭前,小杨带了几个好友,和老吴不分日夜地给果树盖塑料膜,跟寒潮争分夺秒抢时间……

(35)年底,老吴的砂糖桔像光彩照人的新娘,闪亮登场,一摘下来,就被守候在田头的水果批发商抢购一空。

(36)老吴平生第一次拿到这么多的红艳艳的钞票,有十几万啊!那一刻,他哭了,噗通一下跪在小杨跟前,抱着他的腿,呜呜大哭。

(37)小杨赶紧扶起老吴,跟着哭。

(38)两个大男人,在柑桔地里抱头痛哭。

(39)我以为他因感动而哭。

(40)小杨说,我哭我妈。

(41)你妈?

(42)是,我哭她。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我妈。她如果还在,多好啊。我想,她的在天之灵,也会在那一刻被感动的。

(43)再问,小杨什么也不说了。

(44)后来,我才知道,小杨的母亲就是田副县长,田玉清。

(45)在县府大院里,没人知道,小杨就是她的儿子。

1.本文主要写了与田副县长母子有关的四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他三件事。

答:①田副县长多方努力,帮助修好通往石岭村的公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请简要概述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请简要说说文中体现出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

涵养字外功夫

王树平

①中国书法不仅具有外形美,更深刻反映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审美标准和价值追求,承载着教化一方和正民化俗的使命。历史上的优秀书家往往不仅有入木三分的字内功夫,更有纵贯历史、折服众人的“字外功夫”。“字外功夫”指人的内在修养,即一个人的人生阅历、生活积累、学识修养、道德情操、心灵境界等书法技巧之外的,与修身进德、安身立命相关的功夫。涵养字外功夫是通达本源、升华精神境界的关键。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大多一生在以儒释道为基础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熏陶、磨炼,涵养了深厚的字外功夫

②一些书家肩挑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在繁杂的公事案牍中写家国情怀。如“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的虞世南不仅书名显著,而且被唐太宗赞为博闻、德行、书翰、词藻、忠直五善俱全;颜真卿作为盛唐书坛领军人物,其人忠肝义胆,视死如归,其书则大气磅礴、雄浑刚健,尽显大丈夫浩然之气。

③一些书家将禅宗思想应用于艺术创作中。如苏轼以“物我相忘”的超然境界应对人生打击,不断涤荡心灵上的尘埃,通过智慧将逆境化为前进的阶梯。他推崇平淡天真的艺术品格,在禅宗“不役于物”思想的影响下,创作进入更加自由的艺术之境,故而得以写出一批传世之作。

④可见,书者的字外功夫是字内功夫的根本,字内功夫不仅是苦练的结果,更是身心修养功夫的外化。那么,当代书家又该如何增进字外功夫呢?

⑤“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在风波跌宕的人生道路中需要先立本固基,才能行稳致远。如果一个人的根本方向错了,即使他得到再多的名利都将有百害而无一利,“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习书者可以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修身方法,时刻端正自己的方向,实现“心正”而后“笔正”。此外,君子修行还应敬畏天地万物,整肃自律,慎独于己;与人交往之时应敬人为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一个人德行兼备时,其书法也会因修养提升而精进。

⑥其次,要            。当今时代,人们并不缺少工具和知识,缺少的是对工具和知识的驾驭能力,即人文素养的承扬。中华传统经典是承载人文精神的巨大宝库。《论语》直指现实人生,引导人们成就君子人格和圣贤气象;《道德经》教人洞察社会自然之理,形成中国人独有的处世智慧。古籍经典有如璀璨明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晶。阅读经典不仅可以洗涤心灵,提升德行,还可将其中的道理应用于社会实践。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阅读经典作品有助于人们找准自己在大时代中的位置,从而不浮不躁,安于当下,收获一份静气。

⑦最后,由艺臻道,提升生活品位和审美情操。“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掌握一门艺术是提升学习兴趣和修身境界的重要方法。以练习书法为例,临摹名帖时,法帖的轮廓和神韵会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当下的心境。不断临帖的过程,其实就是与古人神交的过程。在笔、纸、手、心长时间的磨合中,以前粗糙的书写方式逐渐被破除,同时性情中焦躁、杂乱的习气也会被削弱,静谧的书香墨海能渐渐陶冶出精神之光。“旧我”不断褪色后,温文尔雅的君子形象将卓然而立。 

人生如宣纸,人生实践就如同一个书者在洁白宣纸上的创作实践,只有在人事修为中固牢根基,才能真正驾驭住书艺之魂。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6日12版)

1.阅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根据上下文结构和第⑥段主要内容,在第⑥段句首横线处填上分论点。

3.请梳理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4.请从论证语言的角度,赏析本文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②③段主要使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

B. 如果把第①段划线句移到第②段前,与②③段形成总分关系也是可以的,不改变文意表达。

C. 第④段划线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D. 作者写此文主要想说明:书者的字外工夫要远比字内工夫重要得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