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 蒲松龄《聊斋志异》)

(乙)

咸溪县童镛,家畜二犬,一白一花,共出一母。性狡狯(kuài,解人意。日则嬉戏,夜则守门。后白者倏目盲,不能进牢而食。主人以草藉檐外卧之。花者衔饭吐而饲之,夜则卧其侧,几二年余。及白者死,埋之山麓间。花犬乃朝夕往,至葬处则默哀绕数匝,若拜泣状。卧其旁,良久而反。              

(选自《物犹如此》)

(注释)①狡狯:聪明可爱。②倏:忽然。③牢:狗圈。④藉:垫子。⑤几:将近。⑥匝:圈。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暇甚          解人 B.奔倚其下     花犬朝夕往

C.屠自后断其    悬梁刺 D.必移时而       流连忘

2.阅读(乙)文,用自己的话说说,白狗失明之后,花狗为它做了哪些事情?

3.从以上两篇文章中,你认识到动物的哪些特性?

 

1.A 2.花狗衔了食物吐出来喂白狗吃(喂食);夜里睡在白狗的身旁,近两年有余(守护);白狗死后,花狗朝夕前往埋葬白狗的地方看望(怀念)。 3.聪明(有灵性、狡诈);有情感(相互友爱)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 A.神情 / 心意,想法; B.于是 / 于是; C.大腿 / 大腿; D.同“返”,返回 / 返回。 故选A。 2.此题考查的是从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文段我们可以搜集到,白狗的眼突然失明之后,“花者衔饭吐而饲之,夜则卧其侧,几二年余”—— 它衔了食物吐出来喂给白狗吃,夜晚就睡在它旁边,几乎有两年多;白狗死了之后,“花犬乃朝夕往,至葬处则默哀绕数匝⑥,若拜泣状。卧其旁,必移时而反”—— 它每天早晚前往白狗的墓地,在埋葬白狗的地方默默伤心,(在它的墓前)转几圈,象凭吊的样子。在墓旁卧一会,很久才返回家去。 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通过阅读甲文我们可以看出狼的狡诈和凶狠,但是换个角度,“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又可以看出这两只狼的配合很默契,它们很聪明。乙文中写了两只狗的故事,白狗失明之后,同伴每天喂食,坚持了两年多,死后还天天去墓地悼念,可见它们有情感,有灵性。据此理解作答。 译文: (甲)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途中有两匹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一匹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再次扔骨头,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了下来而先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过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齐追赶屠户。 屠户十分窘迫,担心前后遭受狼的夹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大麦场,麦场的主人在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跃起,用刀劈砍狼的脑袋,又砍了几刀杀死了这匹狼。他正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匹狼正在柴堆打洞,打算将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身体已经进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杀死了这匹狼。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法来诱骗敌人。 狼也真狡猾啊,而一会儿两匹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乙)咸溪童镛的家里,养着两只狗,一只是白的,一只是花的,一起出生于同一只母狗。它们生性聪敏可爱,善解人意。它们白天就嬉戏打闹,晚上则看守家门。后来白狗的眼睛突然瞎了,不能进入笼子里自己吃东西。主人用杂草垫着,让它卧在房檐外。 花狗便衔了食物吐出来喂给白狗吃,夜晚就睡在它旁边,几乎有两年多。等到白狗死了以后,主人就把它埋之于山脚。花狗每天早晚前往白狗的墓地,在埋葬白狗的地方默默伤心,(在它的墓前)转几圈,象凭吊的样子。在墓旁卧一会,很久才返回家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甲)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李益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乙) 夜上受降城闻笛

岑参

回乐烽前沙如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甲)诗“________”词和(乙)诗“________”词突出了两首诗歌的军旅内容。(甲)诗“________”句和(乙)诗“________”句蕴含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2.诗人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总会借助一些事物抒发内心情感。请你从以上两首诗歌中任选一首,简要说明诗人借助哪一事物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查看答案

默写。

(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2)______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在《论语》和诗文中有很多关于交友的语句,请你写出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时尚大师》是央视全球时尚文化竞技节目。2019年《时尚大师》第二季每期以中国色彩命题,解读时尚话题,创作时尚作品。

1.下面是一位同学搜集来的和这档节目有关的文字。阅读文字,完成小题。

《时尚大师》第二季是高口碑高影响力的节目。节目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22亿,全网节目正片视频播放量超1亿。

《学习强国》6月7日发布《用中国色彩点亮文化自信》的文章,称《时尚大师》让中式美学成为世界时尚的风向标。

《人民日报》9月21日报道《传统文化也时尚》,点评《时尚大师》用时尚表达传统文化,引领中国时尚新风潮。

《光明日报》10月7日文艺评论版报道《中国色彩引领风尚》,点赞《时尚大师》输出中国人对于时尚、色彩、审美的东方定义,让世界看到了不一样的文化表达和文化自信。

(1)阅读上面文字,请你用一句话总结书名号的用法。

(2)请你选择一个能够概括上面四个语段内容的标题

A.画面细节  体现文化传承匠心    B.穿越古今 引领中国审美

C.口碑精品 引领中国时尚风潮    D.文学叙事  突显文化内涵

2.下图内容是《知乎》网站用户对《时尚大师》第二季的评价。在标点符号使用和语句表达方面都有不恰当的地方。请你把修改后的结果写在横线处,至少两处。

3.《时尚大师》第二季收官盛典在故宫举办,揭晓全网票选2019年度最受欢迎中国色。观察下面三张图片,你得出的结论是

4.有同学记录了第一期节目“青色”的开场词。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生活中青色无处不在。它(      )是天空的颜色、山川的颜色,(       )是湖水的颜色。它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含蓄与淡泊。一笔画丹青,一抹东方色。每当万物苏醒的时候,天地间最初的颜色就从青开始。

(1)请你为段落括号处选择一组恰当的关联词________

A.不仅      还           B.既        也

C.要么      要么         D.不但      而且

(2)三国时期_________(人名)所写《诫子书》中含有“淡泊”一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结合你的积累,说一说“中国人骨子里的含蓄与淡泊”中“淡泊”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5.“青”作为一个色彩词汇,在古代诗词当中频繁出现。在不同的语境里,“青”所指代的颜色完全不同。结合语境,对下列句中的“青”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A.植物绿   蓝色   黑色   深绿 B.植物绿   黑色   黑色     蓝色

C.植物绿   黑色   墨绿   蓝色 D.墨绿     黑色   植物绿   蓝色

6.青色是东方之色,是用来抒情写意的。给青字加上什么偏旁部首,它就能把那个领域极致的美表现出来。请你仿句补写一句小诗。

清是水里边最美的状态

睛是眼当中最美的部位

靓是见到的最美的容颜

                                                    

青有一种魔力

它能让和它接触的部分都美起来

绽放最美的样子

7.通过对色彩“青”的专题学习,老师让同学们设计一期以“青”为主题的班刊,你会选择哪幅图片插入班刊,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甲)赵孟頫                   (乙)苏轼               (丙)祝枝山

 

查看答案

请以“都是           惹的祸”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文题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木头花

唐丽

世上花开千万朵,我却独喜木头花的美丽。  ——题记

父亲是个木匠,手艺精湛,每到农闲时,四乡八邻的村民就上门来请父亲。我们并不关心父亲何时出工,却眼巴巴地盼着父亲早点回家,他的口袋就像百宝箱,总有糖果、瓜子、铅笔┄┄

儿时,我是父亲甩不掉的尾巴。父亲干活时,总是弓着身子,双手紧握刨子,在弹好墨线的木料上“嗤嗤”地往前推着刨子,那淡黄色的木头花,从刨舌里一朵一朵地往外蹦,有的状似花苞,有的恰似棉花,有的胜似芙蓉花┄┄

我会淘气地捡起一朵,贴在脸上,它滑似绸,柔如缎,温温润润的。有时,我把它扎在头上,对着镜子美滋滋地左顾右盼。

父亲总是乐呵呵地对乡亲说:“我家小丽,最爱臭美。”乡亲说:“唐师傅,你担子可不轻,六个崽,都要养大,真不容易啊!”父亲拍着自己貌似强健的胸膛,木头花的碎末在胸前飞扬,豪言掷地有声:“没事,有他们的老子在,不怕!”

队上分田到户后,我们的学费更是压在父母心头的五指山,学校甚至下了逐客令。一天,我无意中偷听到父母的对话。母亲叹气:“唉,干脆让几个女儿都退学吧。”父亲突然升高八度:“你糊涂哇!女儿也是人,当睁眼瞎有什么用?”母亲嗫嚅地说:“我不是愁学费吗?再说,那么多活儿要干。”父亲故作轻松:“我是手艺人,多干点活,累不死的。”他忽然压低嗓门:“咱家小丽,我看是棵上大学的苗子,可别误了她。”我愣在门外,眼泪直打转┄┄

于是每天早晨,在同村辍学女孩羡慕的目光中,我跟其他伙伴排成纵队走在乡间小路上,成了村里一道风景。

父亲更辛苦,不停歇地走村串户做木工。他没有归家的夜里,母亲不停地走来走去,很是不安。我们却默默地做着作业,没有一个人提出辍学,生怕自己吃了亏似的。

那年冬天,天寒地冻,已是晚上十点,我做完作业后,打着手电筒去邻村催父亲回家。老远听到刨子的尖叫声,将寂静的夜空划得支离破碎。我推开门,只见父亲将打着补丁的袖子高高挽起,那从刨舌里开出来的木头花,层层叠叠将他簇拥着,脸上的汗,像水一样淌。我发现父亲明显已力不从心了,强行拽他回家。路上,父亲剧烈地咳嗽了几声,一摆一摇地扭着身子,得意地说:“小丽,你们的学费,我全交齐了!”我没有吭声,暗淡的星光下,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父亲越来越瘦,满头黑发被岁月染成了灰白色。“爸,不许老哦。我上了大学要好好报答你的。”父亲笑道;“行,我等着,你可别吹大了,让人笑话。”

那年,我收到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兴冲冲地往家赶,邻居神色慌张地在村口截住我:“小丽,快,你爸倒了┄┄”

父亲做木活的地方,黑压压地聚了很多人,嘴角渗血的他躺在母亲怀里,身旁的一堆木头花被鲜血斑驳浸染┄┄

晚期肺癌!那个夏夜里,父亲骨瘦如柴,床前一顺溜站着他的六个儿女。他无限留恋又自责地说:“崽崽们,我跟妈妈商量过了,再难,也别让你们失学。我┄┄对不起崽崽了,爸要走了┄┄”

我双手抚摸着父亲那条患过小儿麻痹症的瘸腿,直至父亲身体的冰凉强烈地袭来。望着他圆睁着的双眼,我没有泪水,心里仿佛下起了雪,刺得骨骼“咯吱咯吱”地响,纷纷扬扬将我湮灭┄┄

后来,我半工半读,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大学,成为家乡第一位走出农村的女大学生。

时光荏苒,那一朵朵被汗水浇开的木头花,缀满了记忆的墙,全被思念雕刻成爱的模样,就像父亲守候在我身旁,从未远离。

1.“世上花开千万朵,我却独喜木头花的美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3.品味文中三处划线句子,揣摩“我”当时的心理,补全下面的回忆。(要求:记叙中适当穿插抒情、议论,字数在300字左右。)

收到大学通知书,我再次来到父亲的坟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