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既观其美,更“味”其德 向迎佳 ①人皆有喜好之物。在所爱之物面前,倘若能做到进退...

既观其美,更“味”其德

向迎佳

①人皆有喜好之物。在所爱之物面前,倘若能做到进退适宜、取舍得当,实属不易。

②据记载,道光年间,刑部大臣冯志圻酷爱碑帖书画,但到外地巡视,却绝口不谈自己的爱好。一下属知其所好后,献一宋拓片碑帖,结果被冯志圻原封不动退还。有人相劝:何不启封一赏?他回答:这种古物若是真的,一看就会爱不释手;不启封一赏,可以想象它是赝品,心里还会好受一些。对于一些人来说,自知难敌爱好之物的诱惑,索性来一个眼不见为好,这种警觉,也不失为一种知止。

③“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面对诱惑,如果能做到心如止水、洁身自好,则难能可贵。据《晋书》记载,当时岭南广州一带,多有象牙、珍珠和名贵药材,历任刺史皆贪污受贿、中饱私囊。吴隐之被委任为广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到达一个叫石门的地方,听说当地有水名“贪泉”,人饮此泉,便会贪得无厌。吴不以为然,掬水而饮:“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到任后,以伯夷、叔齐等先贤为榜样,清廉勤谨,饮食用度极为简朴,对高档物品更是心有提防,不为所动。最终,他赢得了后人“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的赞誉。

④“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对身外之物,当有这样的自觉。而当超越了那种占有、攫取的欲念之后,与喜好之物建立起健康、有机的联系,反而有助于开阔视野、提升审美情趣。这其中的关键,是要学会了解和懂得所爱之物中蕴含的文化元素、精神内核,进而由对物件的钟爱升华为心灵的激荡,并将之转化为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正能量。苏东坡平生爱好文房四宝,尤其对砚台喜爱有加。他早年玩砚,只是“留意于物”,如他本人所言,“仆少时好书画笔砚之类,如好声色,壮大渐知自笑”。后来,他在送给友人的一方砚上,曾作《端砚铭》:“与墨为入,玉灵之食。与水为出,阴鉴之液。懿矣兹石,君子之侧。匪以玩物,维以观德。”摆脱把玩器物的初级享乐,抵达“维以观德”的精神境界,才是修养之要。

⑤今天,不少人喜玉玩玉佩玉。殊不知,古人以玉为美,将其视为象征君子美德、敦品励行的明志之物,借此寓意做人的品德和情操。修德止玉、守身如玉,一个人便能脱离低级趣味,变得更加纯粹。现实中,善于发掘蕴藏于器物之中的精神养料,就能滋养心灵、提升自我。譬如,绘画书法能让人的心静下来,在动静结合中涵养定力;喜爱梅兰竹菊能使人少一点俗气,多一些淡泊明志的追求。只要运用得当、把握边界,即使一方普通的石头,也能帮助我们懂得坚守的重要、沉潜的可贵。

⑥适当的爱好,能给生活增添乐趣和诗意。既观其美,更“味”其德,让爱好与心灵相契合、与美德同行,我们所获得的就不只是对器物本身的欣赏,更有浸润其间的精神滋养与人格升华。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8月08日)

1.下列作文本文的中心论点最适合的一项是(       )

A.适当的爱好,能帮助我们懂得坚守的重要、沉潜的可贵。

B.让爱好与心灵相契合、与美德同行。

C.适当的爱好,能给生活增添乐趣和诗意。

D.在所爱之物面前,倘若能做到进退适宜、取舍得当,实属不易。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面对诱惑,如果能做到心如止水、洁身自好,则难能可贵。运用了引用论证。

B.第②断中的加点词“据记载”,突出事例的准确性、可信性,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C.第⑤段告诉我们:当今,喜玉玩玉佩玉的人多为“取舍得当”之人。

D.文章的论证思路是:提出问题(①)——分析问题(②③④⑤)——解决问题(⑥)

3.结合选文,谈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喜好之物”。

 

1.B 2.C 3.对待喜好之物要保持一种警觉;面对诱惑,要能做到心如止水,洁身自好;学会了解和懂得所爱之物中蕴含的文化元素、精神内核,并将之转化为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正能量。 【解析】 1.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统帅。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以下四个地方:一是文章的标题就揭示中心论点;二是在文章的开头点明中心论点;三是在议论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四是在层层深入论述的基础上,在文章的结尾的总结中推出中心论点。结合第⑥段“适当的爱好,能给生活增添乐趣和诗意。既观其美,更‘味’其德,让爱好与心灵相契合、与美德同行”得出论点:既观其美,更“味”其德,让爱好与心灵相契合、与美德同行。故选B。 2.C.有误。第⑤段没有“当今,喜玉玩玉佩玉的人多为‘取舍得当’之人”此意思。第⑤段告诉我们:只要运用得当、把握边界,即使一方普通的石头,也能帮助我们懂得坚守的重要、沉潜的可贵。故选C。 3.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即可。结合第②段“自知难敌爱好之物的诱惑,索性来一个眼不见为好,这种警觉,也不失为一种知止”得出:对待喜好之物要保持一种警觉;结合第③段“面对诱惑,如果能做到心如止水、洁身自好,则难能可贵。”得出:面对诱惑,要能做到心如止水,洁身自好;结合第④段“这其中的关键,是要学会了解和懂得所爱之物中蕴含的文化元素、精神内核,进而由对物件的钟爱升华为心灵的激荡,并将之转化为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正能量”得出:学会了解和懂得所爱之物中蕴含的文化元素、精神内核,并将之转化为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正能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德以化人,财勿累己

每见待子弟严厉者,易至成德;姑息者,多有败行,则父兄之教育所系也。又见有子弟聪颖者忽入下流庸愚者转为上达,则父兄之培植所关也。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德足以感人,而以有德当大权,其感尤速;财足以累已,而以有财乱世,其累尤深。

(选自王永彬《围炉夜话》)

注释:①下流:品性低下。②上达:品性高尚的人。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多有败/必能使阵和睦 B.总为利字看不破/而或长烟

C.学业之不/虽欲言,无可 D.其累深/水清洌

2.请用三条“/”个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又 见 有 子 弟 聪 颖 者 忽 入 下 流 庸 愚 者 转 为 上 达

3.结合选文,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查看答案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肉食者(          )(2)弗敢也(       )(3)公将之(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中表现了曹刿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

B.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

C.长勺之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鲁庄公取信于民,并能听从曹刿的指挥。

D.本文主要运用动作描写及对比方法来刻画鲁庄公和曹刿的性格。

 

查看答案

根据下文提供的信息,完成题目。

粤语讲古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讲古艺人大量运用本地的民间成语、谚语、俗语和大众化的生活语言,对书目进行加工润饰,是粤方言语言艺术的集大成者。讲古的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长篇章回小说,还包括现代生活题材和民间掌故,承载着广州许多历史文化信息,成为文化传统得以保持和延续的重要因素,有着深厚的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价值。同时,这种娱乐形式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可以寓教于乐,是人们陶治情操、增进知识的一种形式。

(1)请给“粤语讲古”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0字。

(2)请根据材料的内容,以“粤语讲古”为描述对象,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香港学员与广州优秀大学生一起来到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探望外来工子女和他们的生活状况。(将“探望”改为“探访”)

B.目前,我国发现的时间最早的青铜制品,是在甘肃东乡林家1977年出土的青铜刀。(将“1977年”移至“是”和“在”之间)

C.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准。(在“爱国”前加“是否”)

D.气象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多个地区出现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温持续升高、降水量明显减少。(删掉“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可我脑子里仍一直不断地盘桓着这事。

B.中国艺术的熏陶,造就了她那颗精金良玉般的心。

C.骄阳下,小草无精打采地垂着手,低着头,无声的叹息着。

D.刘备思贤若渴, 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点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学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