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出自老舍的《春》。
B.李白是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们学过他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D.《皇帝的新装》选自美国作家安徒生的《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下面是纪念红军长征书法比赛活动中的三幅作品,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第一幅:
第二幅:
第三幅:
(1)请用规范的楷书将作品内容抄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选择第_______幅,其书体是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
一位同学作为“踏上红色之旅——井冈山”的志愿讲解员,拟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甲)革命先辈刘仁堪在敌人的酷刑面前铁骨铮铮,守口如瓶,敌人残忍的割掉了他的舌头,他就用脚趾蘸着自己身上流下的鲜血,写下了“革命成功万岁”六个大字。革命先辈伍若兰(朱德之妻)为掩护红四军主力撤离时受伤被捕,面对敌人的各种酷刑她坚贞不屈,直至头颅被敌人砍下都没有透露任何消息,只留下一句铮铮誓言:“共产党人从来不怕死,若要我低头,除非日头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乙)
A.(甲)。 (乙)”。 B.(甲)。 (乙)。”
C.(甲), (乙)”。 D.(甲), (乙)。”
学校开展“红色之旅”主题学习活动,下面是一位同学讲述“红色故事”的演讲稿,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①曾几何时,波涛汹涌的大渡河畔,响起了红军“嗒嗒”的马蹄声;曾几何时,峰峰如剑的娄山关前,流传着红军可歌可泣的故事!②茫茫两万五千里长征路,面对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面对山径崎岖的冰山雪岭,面对险象环生的沼泽草地,所有红军官兵 (艰、坚)守着这样一个铁的承诺:只能攀登,不能停留,只能向前,不能回头,直至牺牲自己的一切。③正是有了这种救国救民的革命理想与信念,在他们蓦然倒下的瞬间,仍不忘伸出手臂指向前进的方向,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④这些 (震、振)撼心灵的画面告诉我们,他们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他们的精神永存;也告诉我们,中国红军长征史,就是红军在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下的奋斗史。⑤我们应永远铭记鲜血染成的五星红旗,让它永远像点燃的火炬一样在中华大地上熊熊燃烧。
⑥长征是地球上一缕永恒的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部伟大的 ;长征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首不朽的 。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 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蓦然(mò) 鲜血(xuè) B.蓦然(mò) 鲜血(xuě)
C.蓦然(mù) 鲜血(xuě) D.蓦然(mù) 鲜血(xuè)
(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艰 震 B.坚 震 C.坚 振 D.艰 振
(3)文段中第②句画线词语“山径崎岖”的意思是“山间小路高低不平。”下面词语与“山径崎岖”中的 “径”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另辟蹊径 B.曲径通幽 C.一狼径去 D.羊肠小径
(4)文中第⑥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红飘带 千古赞歌 英雄史诗
B.英雄史诗 红飘带 千古赞歌
C.千古赞歌 红飘带 英雄史诗
D.红飘带 英雄史诗 千古赞歌
(5)对文段中语句修辞方法的判断及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①句中“峰峰如剑的娄山关前,流传着红军可歌可泣的故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娄山关的险峻,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险的精神。
B.第②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语势强烈,写出了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突出了红军官兵勇敢向前,不怕牺牲的精神。
C.第④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意在突出中国红军无比坚定的救国救民的革命理想与信念。
D.第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飘扬的国旗”比作“燃烧的火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征精神的经久不息。
请以“感谢有你,一路相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班名。(4)表达真情实感。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冬天炕头的猫
包利民
北风和雪花携着手,就把村庄里的人都赶回了屋里,屋里的火炉或火盆散发着热量,温暖着一年的疲惫。老人们坐在滚热的炕头上,衔着长长的烟袋,围着火盆唠着闲嗑儿,开始了猫冬。
所说的猫冬,就是躲藏在冬天里,而“猫”在东北的话里就有“藏”的意思。说到猫,当老人们在炕头上说得火热时,总会有一只猫蜷在腿旁,发出轻微的鼾声。偶尔耳朵或尾巴轻动一下,仿若驱赶着窗玻璃上正在扑落的雪花。猫也是要猫冬的,它们很沉默地猫着,总是昏昏然,躲在冬天深处,躲在炕头的人身后,做着一个无人知晓的梦。
此时的猫,不再伶俐,不再机警,它躺在冬天里,躺在温暖里,火炕的热量给它酝酿着一个安全的美梦。它表情惬意,胡须随呼吸起伏,甚至不再蜷着身子,而是舒适地伸展开,就像拥抱的样子。它就这样拥抱着满屋的欢声笑语,拥抱着一个不再忙碌的季节。
我们这些小孩子是猫不住的。当从冰天雪地里嬉闹回来,扑到热炕头上,分外慵懒的猫就延续了我们的游戏心思。可是猫却睡得极深沉,把冰凉的手放在它肚皮上取暖,它也没有反应。它也许睡意正浓,没工夫理会身外之事,即使把它翻来覆去的折腾,它也沉睡如初。甚至抓着它的两条前腿把它提起如荡秋千般,它依然阖目无觉。玩够了,将它扔在那儿,它继续睡。它知道在家里,它安全,它放心,所以它睡得死。
猫也有不睡的时候。它会短暂地随着人们的进出而跑出门去,过了一会儿,再随着进来的人一起进来。它会抖落掉身上的雪,然后跃上炕,卧在它经常在的位置。渐渐地,它身上腾起微微地雾气,它似乎极舒适,半眯着眼睛,看着老人们围坐着说话,看着屋中央火炉中闪闪的亮光。有时它也会蹲在窗台上,透过霜花融尽的窗子,看着雪花一朵朵地扑在玻璃上。
更多的时候,猫即使不睡,也是一幅欲睡或刚睡醒的神情。往日里的灵动没有了,每一根毛都放松着,这时把毛线球滚到它眼前,它也懒得看上一眼。就是不知道此刻,一只老鼠活生生地走过它面前,它会不会爪牙毕露。于是我们就对它失去了兴趣,于是它就那样安静地卧着。无论喧闹还是安静,它身前的时光都不会泛起一丝涟漪,它守着自己的沉默。
所以,冬天的猫,大多是安静的。我不知道在很深的夜里,它们会是怎样的一种状态,我猜想,在寒冷与黑暗交织的时候,它们也不会像在别的季节般,幽隐或穿行于村落。它们也需要休息,也需要积蓄力量,也需要养养精神,当天暖了,炕头就再也留不住它们。可是有时候,我更会想念冬天的猫,那个时候,它与我们同在冬天的怀里,离得很近。很近,近得许多年过去,我依然能在梦里看见。
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行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理解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有时它也会蹲在窗台上,透过窗花融尽的窗子,看着雪花一朵朵地扑在玻璃上。
(2)往日里的灵动没有了,每一根毛都放松着,这时把毛线球滚到它跟前,它也懒得看上一眼。
3.在白雪皑皑的晚上,一只猫离开了温暖的屋子,在它的身上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你发挥想象,选取一个片段,续写这个童话故事。(要求:故事相对完整,有一定的主题,字数在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