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下列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下列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オ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オ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被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圆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王安石《伤仲水》)

1.用“/”为下列句子划分停顿(每句划一处)。

(1) 其 文 理 皆 有 可 观 者

(2) 余 闻 之 也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非宁静无以远  致:                  (2)泯众人矣然  然:

(3)到舅家问焉    复:                  (4)邑人之      奇: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字。

父利其然也,日扳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伤仲永》证明了《诫子书》中哪句话所阐明的道理(用原文回答)?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5.题目《伤仲永》的“伤”有哀伤、叹息之意。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作者哀伤、叹息的原因。

 

1.(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余闻之也/久 2.①到达,实现 ②……的样子 ③又,再④对……感到奇怪 3.(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入不他学习。 4.(1)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2)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受教育,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我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积极主动学习。 5.(1)为仲永这样一个有天赋的人最终沦为一个普通人而感到惋惜:(2)为像仲永的父亲这样不重视后天教育,思想落后的人而感到可悲:(3)为那些天资不及仲永,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最终连普通人都不如,重蹈了仲永的覆撤的人哀伤。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技巧:分句,句子成分,虚词,关联词。(1)其文理(主语,诗的文采和道理)/皆有可观者(谓语,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2)余闻之也(主语,我听到这件事)/久(谓语,很久了)。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实现。 (2)泯然众人矣然: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3)复到舅家问焉: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复:又,再。 (4)邑人奇之: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奇:词类活用,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利,认为……有利可图。日,每天。扳,通“攀”,牵,引。环:四处,到处。谒:拜访。邑人:同(乡)县的人。 4.本题考查内容分析和主题。1)结合“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可知,伤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他不再继续学习。因此印证了《诫子书》里的“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2)结合“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被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圆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可知伤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不再继续学习,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这启示人们: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受教育,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我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积极主动学习。 5.本题考查主题感情。(1)结合“伤仲永”这个题目,作者为方仲永这个人感到哀伤,为这个人的命运而哀伤,从一个天赋卓绝的人成长为一个普通人,作者对这一点感到惋惜。可知:作者为仲永这样一个有天赋的人最终沦为一个普通人而感到惋惜。(2)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命运主要是其父亲导致的,结合“父利其然也,日扳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可知,是方仲永的父亲贪图眼前的小利,从而耽误了方仲永的学习,让他最后泯然众人。故作者的哀伤的第二层含义:为像仲永的父亲这样不重视后天教育,思想落后的人而感到可悲。(3)结合“今夫不受之天,圆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可知,作者由一个方仲永想到了许多人,许多不如方仲永天资好的人,他们却如同方仲永一般不接受后天教育,不肯努力,最终无法成为出色的人。故作者哀伤的第三层含义:为那些天资不及仲永,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最终连普通人都不如,重蹈了仲永的覆撤的人哀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冷香菊  陈荣卿

晚秋风紧晓霜寒,香阵飘飘透竹帘。

荒径幽林甘冷落,肯于人世学趋炎?

1.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一、二句的内容。

2.这首诗与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都有“菊”这个意象,却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感情,请具体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

(链接)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

(1)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3)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 (刘禹锡《秋词(其一》)

(5)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 。 (王湾《次北固山下》)

(6)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借写风雨梦境抒发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之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 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设计标语

(1)为宣传阅读的重要性。更好地促进全民阅读,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活动二:调查统计

(2)上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活动三:走进名著

(3)《西游记》“三调芭蕉扇”的情节充分展示了孙悟空的聪明智慧,比如一开始借扇时称铁扇公主为“嫂嫂”,想借此拉近关系,借得芭蕉扇。除此以外,孙悟空的聪明机智还体现在哪里?请结合“三调芭蕉扇”的全过程,用简洁的语言一一列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著名作家海伦▪凯勒曾说过:一本好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 xiá  aì  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阅读涤荡了我们的心灵。为我们掬捧起片片 mián yán 广阔的青山绿水慰藉心灵。阅读,是一种沟通,历史的残缺与完美。现实的动荡与平静,生活的 kǔ sè 与醉人,无不在阅读中相互融合又相互分离。珍惜阅读,阅读便如一首歌,歌到情处泪自流;珍惜阅读,阅读便如一杯酒,酒将醉时笑语稠:珍借阅读,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写出相应的汉字。

2.本段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_____,应改为:_____

3.结合语境,在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现代生活,密码与我们紧紧相随。微信、QQ登录,电脑开机、自行车开锁,银行取款,甚至进入楼道都需要密码。其实用密码的地方远不止这些,成功有它的“密码”,走进朋友的内心需要“密码”,与父母的沟通也得输入正确的“密码”……

请以“密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