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①,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至如信,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乃拜信大将,遂成汉业。

(选文有删节)

[注]①南郑:刘邦被封为汉王,国都在南郑。②上:指汉王刘邦。不我用:即“不用我”。③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④这句话的意思是:大王只想在汉中称王,就没有韩信的用处。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诸将_______     (2)非信无所与事者_______

2.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信几次对萧何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B.韩信几次对萧何说,萧何感到他非常奇怪。

C.韩信多次和萧何谈话,萧何认为韩信是奇才。

D.韩信多次和萧何谈话,萧何感到他非常奇怪。

3.在萧何心中,韩信是个怎样的人?(用文中语句回答)

4.根据选文情节内容,请在下面横线处依次填入一个词。 

萧何识韩信→萧何____韩信→萧何____韩信→刘邦____韩信

 

1. (1)容易 (2)谋划,商议 2.C 3.国士无双(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4. 追 荐(推、举、推举等) 用(拜、任命、重用)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推断词语的意思。 (1)句意:普通将领很容易找到。易:容易。 (2)句意:除了韩信,没有人能给大王出谋划策。计:谋划,商议。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画线句中“数”是多次的意思,据此可排除A、B两项。”“奇”是“认为是奇才”的意思。据此可知应排除D项。所以此句应翻译为:韩信多次和萧何谈话,萧何认为韩信是奇才。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上述语段的作者同属于____(朝代),语段甲的体裁是____,语段乙节选自课文《_____》。

2.上述语段都写到了“月”,下列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语段甲两次“问月”,写出了作者厌恶人间向往仙境的情感

B.语段乙写明月千里,表达了作者赏美景而忘宠辱的酒脱之情。

C.语段具体写“婵娟”“沉璧”,以抒发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D.语段中的“咏月”“绘月”,能引发读者对人生世事的思考。

3.语段乙中“迁客骚人”在“登斯楼”时的心境是_______________

4.说说你对语段甲中画线句的理解。

 

查看答案

默写

(1)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蝶恋花》/柳永)

(2)_____________,草盛豆苗稀。(《归园田居》/陶渊明)

(3)青山绿水,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白朴)

(4)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李商隐)

(5)《醉翁亭记》中的“__________”一句,如今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的意思。

 

查看答案

童话中的形象充满奇幻,引人遐思。《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漫游童话世界,你想与哪一则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共度奇妙的一天呢?请发挥想象,以“童话镇奇遇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方框用2B铅笔涂黑。(2)请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3)字数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获得新知,乐在其中;克服困难,乐在其中;结交挚友,乐在其中;积极奉献,乐在其中……升入初中后,你在学习与生活中,有哪些关于“乐”的经历和感悟呢?请以“乐在其中”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方框用2B铅笔涂黑。(2)请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3)字数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阅读《先生们》,完成小题。

先生们

①多年以后,我还能清晰地记得陈继会先生当时看向我的那个又深又长的眼神。那是2000年的深秋,我与先生步行于郑州大学的南北大道上。道路一边是苍苍如盖的雪松,另一边是整齐干净的草坪,我刚把硕士论文的初稿递到陈先生手里,就脱口而出:“我想考博!”陈先生盯着我看了良久,然后爽利地答道:“好啊,我支持!”有一年到深圳去看望陈先生,我忍不住问起那个有意味的眼神,他说:“那不是怀疑,是惊喜!”陈先生是乡土文学研究的专家,我最初报的选题却离“乡土”十万八千里,他反复读了读题目,着说:“你宏大的学术构想值得肯定,不过,这个题目够你写一本大书的,现在做有点浪费了,先放一放。”待我后来再回头看那个题目,才知道当初自己是多么幼稚多么不懂得天高地厚。生性敏感如我,假如在问师之初就遭逢狂风暴雨般的批评,或许早就退却了。是谦和儒雅的陈先生,在我学术的起步期,以委婉含蓄的方式,开导我这个初出茅庐、不明治学之道的后生,以耐心厚道的言行引领我读书、作文,把我引向学问之途。

②待我到山东大学读博,导师是孔范今先生。刚上了几次课,我就被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讲授震住了。而他一再强调的“读原典”的“原典”,很多我也未曾认真读过。一时间,我心生焦虑。为了节省时间,我有时就在宿舍备些干粮,闷在屋里几天不下楼。孔先生听说后,每每在校园里碰到我同屋,都一再嘱托人家下楼时要叫上我。

③博士论文选题时,我选定从晚清民初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角度来写“苏曼殊文学论”。我惴惴不安地把提纲呈给孔先生。他看完,喝一口茶,掐灭手中的烟蒂,又慢慢点上一支,然后用右手轻轻地敲击着桌角,操着一口曲阜普通话说:“你喜欢苏曼殊的诗文,关注那个风云突变的时代文人的文化求索,又有了相对扎实的理论准备,能写好。”先生顿了顿,接着说:“读书就像撒网,要撒得开,也要能收得住。现在你不要急于发文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孔先生引领弟子治学既厚爱又严苛,能够得到他的肯定,我自信了许多;而其“重积淀、厚基础”的严谨学风也培养了我们这些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以及对史料的重视。

④在我心中,孔先生一直都是不言自威的,但毕业后我越来越发现他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的一面。2011年,我们在郑州大学相聚,孔先生在宾馆里给在场的三个弟子谈了一天学问,并指导我们“如今,该读哪些书”,还一再告诫我“不要长年熬夜”。至今想起来那一幕都无比温暖。2015年我去看望孔先生。老先生让茶递烟,嘘寒问暖,那样的开心。次日,孔先生请我到一家酒楼重聚。我到时,老先生已先到了,他欣然拉着我翻看菜单,说这个好吃那个好吃,我说,哪能点那么多!他说:“我说了算,都要!”然后嘿嘿一笑:“上次施战军回来就没好好吃顿饭!”那一刻,我看见先生的目光瞬间暗淡下来,夹着香烟的手有些颤抖——他又想念远方的弟子了……

⑤我在南京大学的博士后生涯是从参加丁帆先生的一个项目开始的。我主笔的“新世纪乡土生态小说研究”部分,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丁先生一向推崇思想自由、学术独立,鼓励师生间平等对话、畅所欲言。研究推进的每一步,一个概念、一个观点或一处表达,我都与丁先生交换意见。遇到双方各持一端时,丁先生会呵呵一笑:“那,咱们再想想吧!”至今,丁先生修改的书稿还摆在我案头,那上边有红笔、黑笔还有铅笔写下的批语,既有击节叫好的褒扬,也有犀利明快的批评,条条直言不讳。丁先生为师的格局和风度,激发了我学术探索的极大热望,也作用到我的执教理念。

⑥丁先生是有多重“身份”的人,但令人惊讶的是他分身有术、游刃有余。会议上,火车上,刚刚还听到他振聋发聩的发言,转眼他已打开笔记本沉入写作,其不竭的学术激情和旺盛的生命活力,许多年轻人也难以望其项背。其实,多年来丁先生患有严重的失眠和耳闷,甚至一度面瘫,但似乎疾病也奈何不了他。他将内在的悲凉与悲悯化作启蒙理性的坚守和文化批判的哲思,其勇猛精进,像是传奇。

⑨这些名满士林的先生们扮演着各有风采的师长角色,叠印在我岁月的底板上,深刻地影响了我的为学为师之道。

⑩特以此文向先生们致敬。

(取材于黄轶同名散文)

1.抓标题阅读文章,是默读的重要方法。请根据题目“先生们”,拟出两个期待解决的问题。

2.默读文章,要能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路。请从文中摘录关键语句,补全行文思路。

行文思路

关键语句

回忆先生们

待我到山东大学读博,导师是孔范今先生。

致敬先生们

特以此文向先生们致敬。

 

 

3.默读文章,需要在关键处做好批注。文中描写了陈继会、孔范今和丁帆三位先生对我说话时的“笑”,请参照示例,结合上下文,在其余两处“笑”中任选一处作批注。

示例:陈继会先生的“笑”包含着对我的包容和委婉的提示。我的选题既不是先生专长的领域,设想又过于宏大,是我当时能力所不及的,要重新考虑;

4.默读文章,要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中心句的意义。作者说“先生们深刻地影响了我的为学为师之道”,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先生们在“为学”和“为师”之道上,给了我哪些启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