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2019年9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电视专题片《德耀中华》在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播出后,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好评。学校各班通过电视或网络等途径观看颁奖仪式。颁奖仪式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篇章,每个章节通过播放短片、现场讲述、颁授奖章、致敬礼赞等方式,深刻阐述了人心的道德之美,生动诠释了道德模范的精神价值。这些道德模范中,有不顾个人安危,救老人于 ① 的“最美铁路人”徐前凯;有对党忠诚、 ② 、积极抢险、不怕牺牲的英雄黄群;有浴血沙场、 ③ 、潜心科研、悬壶济世和关爱教育的马旭;有深藏功名、尘封功绩,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精彩人生的张富清;有见义勇为、一心为民、 ④ 勇闯火海而壮烈牺牲的英雄李道洲……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震撼心灵。活动中,同学们聆听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受到道德模范高贵品质的感染,就像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两个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潜(qiǎn) 绩 (jì) B.潜(qiǎn) 绩 (jī)
C.潜(qián) 绩 (jī) D.潜(qián) 绩 (jì)
(2)在这段文字的横线处依次填写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千均一发 ②克尽职守 ③精忠报国 ④义无反顾
B.①千钧一发 ②恪尽职守 ③精忠报国 ④义无反顾
C.①千均一发 ②恪尽职守 ③精忠报国 ④一无反顾
D.①千钧一发 ②克尽职守 ③精忠报国 ④一无反顾
2.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被人物事迹感动着,情不自禁想到这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下面是这这句话的书法作品,赏析有误的是
作品1 作品2 作品3 作品4
A.作品1是楷书,笔画平正,结构整齐。昭示同学们方正做人,勇挑重担。
B.作品2是行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洒脱奔放,让人联想到道德模范的英雄事迹。
C.作品3是篆书,有象形性,形体平衡对称,笔画圆劲均匀,极具强烈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D.作品4是隶书,横长竖短,整体略微宽扁,沉稳庄重,展现出君子的精神风貌。
3.同学们看到了一段有关“家国情怀”的文字,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它 ,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甲]戚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回溯过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都体现为民族大义。《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陈毅的“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乙]家国情怀世代相传,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
(1)第一句为本段的首括句,请根据这段文字的内容,将画线处语句补充完整。
(2)在[甲] [乙]两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逗号 [乙]省略号 B.[甲] 分号 [乙]省略号
C.[甲]分号 [乙]感叹号 D.[甲]逗号 [乙]感叹号
4.一位同学为时代楷模张玉滚老师的模范事迹打动,他想拟一幅对联表达对张老师的敬意,他已经完成上联:“一根扁担,挑起山里孩子的希望”,作为下联下面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
A.三尺讲台,守住乡村教师的初心 B.一句承诺,点燃大山深处的梦想
C.不忘初心,造就了平凡中的伟大 D.无私奉献,十七年青春热血抛洒
5.“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古今仁人志士都注重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家国情怀”的经典作品比比皆是,灿若明珠,比如谆谆教导人们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重视个人修养的《 ① 》;表现 ② (作家)与民同乐的《 醉翁亭记》;鲁迅期望“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并号召更多的人去追求新生活的《 ③ 》……
作文。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我们走入了毕业季,这是我们人生中一段美好而又重要的旅程。给自己写一封信吧,用你的笔记录下这一段难忘的心路,为自己留下回首的印记。
请你以“致我的毕业季”为副标题,自拟正标题,给自己写一封信。
要求:(1)自拟正标题:(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友情提示:一定别忘了自己拟一个正标题哦!另外要注意书信的格式。)
阅读《西游记》中的两段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一)回得五庄观,那大仙又让道童抬一大锅油出来,架起干柴,发起烈火。顷刻间,那油锅热腾腾。大圣见那台下西边有一个石狮子,便咬破舌尖,把石狮子喷了一口,叫声“变”,变作他本身模样。油锅滚透后,大仙说:“把孙行者抬下去!”二十个小仙扛将起来,往锅里一掼,“砰”的一声响,溅起些滚油点子,把那小道士们脸上烫了几个燎浆大泡!只听得烧火的小童喊道:“锅漏了!”原来是一个石狮子在锅里。
(二)玉毫金象世难论,正是慈悲救苦尊。过去劫逢无垢佛,至今成得有为身。几生欲海澄清浪,一片心田绝点尘。甘露久经真妙法,管教宝树永长春。
(1)文段(一)中“大仙”是谁?(名字),概括他惩治师徒四人的原因。
(2)结合文段(二),简要说说师徒四人怎么圆满地处理完五庄观之事。
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文段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人物或作品。
作品 | 文段 |
《儒林外史》 | 来到集上,见(1)______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胡屠夫凶神似的走到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一个嘴巴打将去。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2)______注视着走过来的朱赫来和那个士兵,心里非常乱,想不出主意。“怎么办呢?”在最后一分钟,他骤然想起了他衣袋里的手枪。 |
《骆驼祥子》 | 就是在个这样的杂院里,(3)______觉得很得意。她是唯一的有吃有穿,不用着急,而且可以走走逛逛的人。她高扬着脸,出来进去,既觉出自己的优越,并且怕别人沾惹她,她不理那群苦人。 |
《(4)______》 | 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
综合性学习。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形式和接受方式,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短视频,这个甚至在5年前还有些小众的信息传播形态,如今已经成为一种网络传播主流。下面是某班开展“短视频快速兴起原因之探究”研究性学习时收集的材料。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短视频”之所以被如此命名,主要是因为此类视频的时长较短,一般是介于15秒到5分钟。短视频的传播渠道,主要有通过短视频类、社交类、媒体类APP客户端观看,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分享和微信公号发布观看,通过微博发布观看等。
(材料二)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零碎的短时间,如候车、等人、睡前、吃饭、排队、小憩……短小精悍、可随时开始又随时停止观看的短视频,有效地迎合了人们在生活碎片化时间里接受信息的需求。
(材料三)有些视频软件,如抖音短视频APP,利用大数据,根据每一位用户的观看喜好,为他们精准推送个性化内容。这更增强了用户的短视频观看黏度,提升了短视频传播效果,使我们观看短视频产生较强依赖。
(材料四)手机视频拍摄和剪辑技术发展迅速,像小影、爱奇异、优拍等手机视频拍摄与制作软件越来越多。这些软件的操作界面简洁,友好,让我们便捷地拍摄、剪辑、上传、分享短视频作品。
(1)上面材料中不符合这次研究性学习主题的是材料______。
(2)从上面的材料来看,短视频快速兴起的原因有哪些?
阅读《石崖上的枣树》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石崖上的枣树
刘成章
①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②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③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④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⑤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⑥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⑦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现代民歌: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瞭见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⑧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⑨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枣树”生长的环境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选文作简要概括。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面线的句子。
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选文第②段写人们只能“望枣兴叹”“无可奈何”,是因为枣子虽然健壮蓬勃,红色诱人,却只能被挑着口腔的神经而不能亲自品尝。
B.第③段中“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枣树的活泼的形象,也表现了枣树的轻佛。
C.第⑥⑦自然段在文中起过渡作用,由叙写与枣树相遇的经历和失意惋惜的心情,转入对枣树所引发的情境的思索。
D.文中引用了《诗经·蒹葭》和陕北现代民歌,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来补充说明枣树的内涵,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E.本文由物及理,将描写枣树的形象、记叙自己的经历、抒发情感和思考生命等多种表达方式等融为一体,给我们许多生命的启示。
4.通读全文,你认为“悬崖上的枣树”带给作者怎样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