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语境作答。
2019年是中央确定的“基层减负年”。对于教育系统来说,让教师从沉重的、不合理的负担中解放出来,把时间还给教师,把 A 还给校园,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来办事,无疑是最给力的“减负”。
“减”出实效,得从关键处着手,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推进教师减负,要向最典型、最紧迫的问题“开刀”,重点整治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社会事务进校园、抽调借用人员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意见》明确,确保对中小学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减少50%以上,坚决杜绝强制摊派无关事务,教师借用期限原则上不超过半年。这一系列规定很有现实针对性,有利于把教师负担切实减下来。“减”出实效,也应辩证看待负担,减负不是“撂挑子”,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务必须减下来,教书育人的责任也要更好地扛起来。
“减”出实效,需要各方协同发力。教师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领域多部门,不能靠教育部门“单打独斗”。教师减负事关百年大计,各级党委和政府应高度重视,切实履行责任,把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推进。各部门加强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大力倡导尊师重教 B ,进一步营造理解教育工作、关心中小学教师发展的良好氛围,才能让老师们“轻装上阵”,让成长的翅膀轻盈飞翔。
(1)为A, B两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备选词语:宁静安静风气风尚
A: B: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赋闲 琐屑 狼藉(jí) 遒劲(jìn) 坦荡如砥
B.警醒 蔓延 俯瞰 (kàn) 嶙峋(xún) 惟妙惟肖
C.踌躇 顾忌 濒临(bīng) 婆娑(suō) 潜滋暗长
D.颓唐 推祟 轩榭(xiè) 喧嚣(xiāo) 旁逸斜出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2)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君黄金合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寡助之至,__________________;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__,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6)《赤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
请以“味道”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
(2)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
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甲]《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放鹤亭记》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①大水,云龙山人张君②之草堂,水及其半扉③。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④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⑤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注释:①彭城:古地名,今徐州,时苏轼知徐州。②云龙山人张君:隐者张师厚隐居于徐州云龙山,自号云龙山人。③扉(fēi):门。④陂(bēi);水边。⑤傃(sù):向,沿着。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或立于陂田 (______) (2)甚驯而善飞 (_______)
2.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独 缺 其 西 一 面 而 山 人 之 亭 适 当 其 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4.两文都写了四季的景色,分析它们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