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

名著阅读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来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

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

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1.本文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国家)的 _______(人名)被誉为“________”。

2.请结合本文段说说为什么本书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学经典?

3.本书中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它们与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相通之处,请结合本文段对以上特点加以分析。

 

1. 《昆虫记》 法国 法布尔 “ 昆虫的史诗 ”。 2. (1)如“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可以看出蝉的生活习性,让我们获得科普知识。(2)如“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 ”,采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蝉的无可奈何,显得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这些显著地艺术特色让它成为一部文学经典。 3. “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将蚂蚁夺食的行为比作了人类世界的罪犯;,不仅是罪犯,还是“凶悍的强盗”;而将蝉比作歌唱家,“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将蝉的安逸舒适也描写的淋漓尽致,童年。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文学常识的积累。根据平时的积累,我们可知本文出自于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法布尔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科学界的诗人”。 2.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掌握。细读这段话,例如““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一句,可以让我们明白蝉的生活习性,这体现了它科普的一面。同时作者又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体现了文章的文学性,如“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一句,运用拟人修辞写出蝉的无可奈何。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语句“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可知,将蚂蚁夺食的行为比作了人类世界的罪犯,将蝉比作歌唱家,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词鉴赏。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第一、二句写在明媚春光里,词人聆听新曲,品尝美酒,过着优雅的生活。但是,面对眼前美景,一种由光阴流转、物是人非带来的感慨与惆怅也轻轻袭来。

B.上片第三句写词人想到风物依然而时光飞逝,他不禁悄声暗问:“夕阳西下几时回?”由此可以看出词人对未来充满了强烈的期待和盼望。

C.下片第一、二句直承上片第三句,既流露出了对繁华易尽的“无可奈何”,也传达出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融入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景物中,透露出某种生活的哲理。

D.下片第三句写词人独自徘徊,似赏景,亦似沉思.词作将瞬间的感受与久久的思考熔于一,既敏锐,又不乏深沉,自然流畅,婉转圆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游兰溪

苏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拄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些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慕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注释:①黄州:现在湖北省黄岗一带。苏轼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②庞安常:人名,字时安,当时名医。⑧绝:超过。④蕲水:旧县名,治所在今湖北浠水县。⑤王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表字逸少。传说他曾“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三处)

有 王 逸 少 洗 笔 泉 水 极 甘 下 临 兰 溪 溪 水 西 流。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    ()            (2)不数字    ()

(3)深了人意    ()                        (4)薪水郭门外二里()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2)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4.与《记承天寺夜游》一样,本文也表达了苏轼乐观豁达的情怀。本文哪些内容体现了这一点?(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B.孟子,名柯,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的。

C.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D.“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指汉水南岸。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由此可知,淮阴在淮河的南面,洛阳在洛河的北面,衡阳在衡山的北面。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作答。

2019年是中央确定的“基层减负年”。对于教育系统来说,让教师从沉重的、不合理的负担中解放出来,把时间还给教师,把  A    还给校园,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来办事,无疑是最给力的“减负”。

“减”出实效,得从关键处着手,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推进教师减负,要向最典型、最紧迫的问题“开刀”,重点整治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社会事务进校园、抽调借用人员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意见》明确,确保对中小学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减少50%以上,坚决杜绝强制摊派无关事务,教师借用期限原则上不超过半年。这一系列规定很有现实针对性,有利于把教师负担切实减下来。“减”出实效,也应辩证看待负担,减负不是“撂挑子”,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务必须减下来,教书育人的责任也要更好地扛起来。

“减”出实效,需要各方协同发力。教师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领域多部门,不能靠教育部门“单打独斗”。教师减负事关百年大计,各级党委和政府应高度重视,切实履行责任,把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推进。各部门加强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大力倡导尊师重教   B   ,进一步营造理解教育工作、关心中小学教师发展的良好氛围,才能让老师们“轻装上阵”,让成长的翅膀轻盈飞翔。

(1)为A, B两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备选词语:宁静安静风气风尚

A:                          B: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赋闲        琐屑        (jí)        (jìn)            坦荡如砥

B.警醒        蔓延        (kàn)    (xún)        惟妙惟肖

C.踌躇        顾忌        (bīng)    (suō)        潜滋暗长

D.颓唐        推祟        (xiè)        (xiāo)        旁逸斜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