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度量
尹荣方
①度量又称气度、器量等,对一个人来说,度量有大的有小的,也有不大不小的。度量大是我们中国人所欣赏的一种品格。人生在世,不如意事何日无之,何时无之,如果度量宽宏,处处能容,事事能看破,自当不忧不惧,坦然处世,这就是大度的好处。如前人史摺臣所说:“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过后颇觉心胸开阔,眉目清扬。”胸襟狭窄、气量狭小的人则难免遇事恼恼、见人耿耿了,然此恼恼、此耿耿,于事无补,于己无益,是徒然的了。
②度量大的好处还在于能化解矛盾、消融争端,从而做得成事。宋朝的韩琦一次与范仲淹议事,意见不合,范仲淹拂袖而去。此时,韩琦自后一把拉着范的手说:“希文(范仲淹字),有什么事不可以再商量呢?”此刻的韩琦和气满面,范仲淹见此情景,怒气顿消。有韩琦的这种度量,则何事不能办成?
③度量每依于德行,故有德者度量必大。彭思永应举时,持金钗数只住在旅馆,同考者数人来拜访他,请他拿出金钗赏玩,其中有一人悄悄将一只金钗塞入自己的袖中,彭思永瞧在眼里,却不言语。别人都不知情,惊找失物。彭却回答:就这么几只,并未丢失。众人离去时,那个偷金钗的人作揖告别,抬手不慎将金钗落在地上。众人此刻都钦佩彭思永的大度,彭某不肯当众出他人之丑,宁可自己在财利上损失,确是厚德大度之举。当然他也绝不是想助成偷者之恶,这是不待多辩的。
④度量不是天生就的,它关乎人的德行,也关乎人的见识,有德有识者方能有度量,德、识则靠不断学习、修行才能获得。有人问程颐:“量可学否?”程颐回答:“可,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夏元吉先生也曾结合自己的体验说:“我幼年时,有人冒犯我,我没有不发怒的;长大后,开始是在神色上忍让,然后在心里克制忍耐,时间久了自然习惯绝不与人计较,何尝是不学就能有度量的?”
⑤然则大度是一种人生智慧,是一种识见能力,是一种道德高境,它靠不断的修行、学习才能获得。有人将大度与一掷千金的所谓慷慨等同视之,其失远矣!有人以为人的度量系于先天,是天生的,然“性相近,习相远”,结合上述哲人的现身说法,我们相信度量天生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恼恼”“耿耿”写出了胸襟狭隘者的烦恼情状,与度量大者“眉目清扬”的状态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
B.“和气满面”是韩琦度量大的表现,由“拂袖而去”到“怒气顿消”是范仲淹在韩琦大度量感染下的改变。
C.“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这一句话,属于道理论据,证明了度量要靠不断学习、修行才能获得的观点。
D.作者结合几位哲人的具体事例,否定了度量是天生的说法,同时,他认为大度与一掷千金的慷慨是一致的。
2.本文围绕“度量”这一话题,论述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3.第③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槐花几度芳
李丹崖
①崎岖的山路,羊肠子一样。他们驱车在山间绕弯弯,三四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那所学校。破旧的校舍,上下课的铃声都来自一块缺了角的犁钟。孩子们红彤彤的脸蛋,大都已经皴裂,眼睛却炯炯有神,像是一眼眼井,满含着期待。
②这是她第三次来到这所小学,与往次不同的是,这次,她已经没法开车,剧烈的头疼让她无法自支,她只得央丈夫开车前来。还有一件不同的事情,她这次来,除了衣物和文具,她还带了自己亲自烹饪的一种菜肴。菜肴是学校里的一个男孩教她做的,确切说,是口述的。
③上次,她来到这所学校,向孩子们征集微心愿,一个男孩摩挲着手里的新书包问她:“阿姨,我能不要这只新书包,换您为我做一份菜吗?”
④“什么菜?只要是阿姨能做出来的,我一定会满足你。”她满目春风地看着眼前这个男孩。
⑤男孩说:“其实很简单,就是春末的时候,洋槐树上开满了一串串洋槐花,您把这些花朵摘下来,用水洗净了,拌了面,放在锅屉上蒸熟,再用盐巴、麻油调拌就行了。”男孩说完,继续满含着期待。
⑥“就这么简单吗?”她笑着答应了孩子的要求,继而,一愣,略有迟疑。
⑦男孩似乎看出了什么,赶忙补充说:“阿姨,我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包括采摘洋槐花、清洗、烹饪、装盘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您亲自完成,千万不能让别人来做。”
⑧她赶紧信誓旦旦地答应了眼前这个男孩,却并没有问为什么。她知道,这是一个孩子鼓足了勇气提出的要求,尽管食材什么的很是简单,可在男孩看来一定很重要。
⑨说这话的时候还是农历腊月,转眼就到了晚春,洋槐花盛开,蜂蝶嬉戏,满世界都是温暖的消息,就连空气里都满是甜丝丝的气息。她拒绝了家人的帮助,戴着口罩、眼镜、手套,亲自去采摘了洋槐花,并按照男孩的要求,去掉手套,用水来冲洗槐花。她的手指修长,在水流与槐花之间摩擎,似在弹奏一首落花流水的古曲。她按照约定如法炮制,蒸洋槐花做好了,装进了饭盒,让丈夫拉着自己出发,她却头疼欲裂。
⑩车到了那所山区小学的时候,正值一个课间,男孩托着腮望着门口发呆,发现了她,欢呼雀跃地迎上去,继而,上下打量着她,终于,男孩找到了目标:她手里拎着的那只心形饭盒。饭盒打开,一股槐花的清香扑面而来,男孩当着她的面,大口地吃起来,吃到一半,眼泪簌簌地落了下来,男孩一边哭一边说:“阿姨,没错,您没有骗我,这是您亲自做的,和妈妈做的是一个味道。妈妈曾经告诉我,蒸槐花,必须她这样做,才能做出如此美味。感谢您,阿姨,您让我再次尝到了妈妈的味道。”
⑪她曾从学校老师那里得到消息,男孩的母亲两年前因到山间采菌菇,失足跌入山谷,再也没能回来……
⑫想到这里,她把男孩一把搂在怀里说:“那好,以后,只要是槐花开的季节,阿姨除了送你书包和文具,还会给你做一份蒸槐花,好不好?”
⑬男孩点了点头,几粒豆大的泪珠滚落下来,落入了饭盒里,如水晶。男孩一口气吃完了余下的蒸槐花。
⑭那天,她忍着巨大的头疼回到城市后,丈夫直接将她送到了医院。其实,她对花粉严重过敏,每年的这个季节,都需要关上窗子,宅在家里,不然,因花粉过敏,她可能会休克。可是,她还是心甘情愿地为男孩冒这个险,她说,对于自己来说,一年,也就难受那样一次,一次也就是几天;对于男孩来说,她的一份蒸槐花,却能让男孩感知到母亲永远与自己同在。
⑮她躺在病床上,第一次查到了槐花的花语:春之深爱。
(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交代了学校位置偏僻、校舍破旧的状况,也描绘了山区孩子满含期待的神情。
B.第⑥段中的“迟疑”,主要是因为“她”觉得男孩告诉“她”蒸槐花的方法太过简单。
C.第⑩段中“她把孩子搂在怀里”这一细节,表现了“她”对男孩深切的关爱之情。
D.文中三次写到“她”头疼,并在第⑭段交待头疼的原因,有力地突出了“她”的形象。
2.第⑨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方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说说第⑪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结合全文,请多角度分析文末“春之深爱”的“深爱”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名篇名句默写。
①《商山早行》: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月夜忆舍弟》:___________________,边秋一雁声。
③《咸阳城东楼》:一上高城万里愁,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行香子》:倚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湖心亭看雪》:_______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⑥《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
⑦《长沙过贾谊宅》中,道出千古文人悲剧命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月亮倒映水中,江上云霞多变。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到《渡荆门送别》中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
⑨文天祥几经磨难,却痴心不改;身消魂灭,却精神永在。正如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梅花“___,___”的精神。
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王小艺是个文学爱好者,他将自己的作品交给编辑时连声说:“请老师斧正!”
B.星期天是艾老师七十周岁的生日,作为他的高足,我一定要前去为恩师祝寿。
C.主持人说:“刚才王小明的讲话十分精彩,他已经抛砖引玉,请大家继续发言。”
D.碰到又开了一家连锁店的朋友,小高说:“老兄,我明天一定要惠顾你的新店。”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众多的城市建设规划中,华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始终以人为本,围绕如何让城市居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B.近年来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让大多数遵义贫困地区的老百姓摆脱了贫穷的困扰,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同。
C.第八届中国大学电视节以“大学生创作,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特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D.品牌不仅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也是一家企业的名片,发挥好品牌的作用,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下列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河出潼关,_________;风回三峡,_______。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会因 而稍减成色,只会经__________而更显炫目。
A.因太华之阻而增其奔涌 因巫山之隔而显其怒号 艰难险阻 砥砺淬炼
B.因巫山之隔而增其奔涌 因太华之阻而显其怒号 艰难险阻 砥砺淬炼
C.因太华之阻而显其怒号 因巫山之隔而增其奔涌 砒砺淬炼 艰难险阻
D.因巫山之隔而显其怒号 因太华之阻而增其奔涌 艰难险阻 砥砺淬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