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②作州之二年,构③亭日“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④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⑤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⑥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⑦《醒心亭记》
注释:①涯:岸边。②欧阳公:即欧阳修。③构:搭建。④直:当,临。⑤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⑥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⑦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伛偻提携 伛偻:
(2)泉香而酒洌 洌:
(3)树林阴翳 阴翳:
(4)则必即丰乐以饮 即:
2.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3.甲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①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②。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③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①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丑奴儿:词牌名。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②高楼。③强(qiǎnɡ):竭力,极力。
1.下列关于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是上片的中心句。
B.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而今”二字,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也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
C.“而今识尽愁滋味”意思是“愁”到极点,“愁”的是朝廷苟安、投降、国事危机,自己报国无门。
D.“却道天凉好个秋”表现作者怕直言朝廷苟安、自己报国无门之“愁”犯忌,只好道“天凉好个秋”,表现作者轻松洒脱,“愁”不往心里去。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名句积累。
(1)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无题》李商隐)
(3)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商山早行》温庭筠)
(4)《岳阳楼记》中,表达范仲淹宏伟抱负的两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水浒传》热情歌颂传统的孝顺美德,充分肯定忠孝立身的人生理想,散发着浓郁的孝文化气息。请从本书中列举出一个人物体现“孝”的故事情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以讽刺的笔法,写可笑之人、可笑之事,蕴含着深刻意味。
B.《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人物个性鲜明。《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C.《故乡》选自《呐喊》,题材是小说,文中的“我”即是鲁迅。“我”面对久别重逢的闰土,由“不知道怎样说才好”直至“说不出话”的根本原因是闰土信守的封建等级观念让“我”感到无限悲凉。
D.《艾青诗选》中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我爱这土地》中“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学校初三年级进行“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请完成下列任务。
(1)(栏目设计)
同学们准备出一期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仿照栏目一,再设计一个栏目。
栏目一:小说人物我来猜
栏目二:
(2)分析人物形象是解读小说的重要方法,请你将同学们整理的“小说人物卡片”补充完整。
人物 | 出处 | 典型事件 | 特点 |
于勒 | 《我的叔叔于勒》 | 卖牡蛎 | 晚年的于勒自食其力,不拖累人 |
范进 | 《范进中举》 | 中举后疯了 | ① |
鲁提辖 | 《水浒传》 | ② | 重情重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