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甲)《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文言文阅读

(甲)《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乙)《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选出下列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思而不学/则殆

C.非淡泊/无以明志

D.险躁则/不能治性

2.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自远方来 (志同道合的人)

B.而知新(旧的知识)

C.以修身(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D.慢则不能励精(懈怠)

3.选出对上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甲文节选自《论语》。《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B.乙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重在教诲与劝勉。

C.甲文中“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与乙文中“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都表达了学习要惜时的看法。

D.甲乙两文都强调了修身治学;甲文侧重谈学习态度和方法,乙文侧重谈立志和成才。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孔子提出学习要注意运用“学、思”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请举你学习中的例子,说明“学、思结合”的重要性。

 

1.D 2.D 3.C 4. 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5.示例:在学习物理惯性一章节时,我遇到了一个问题:一个人在车上往空中抛球,这个球会落在何处。我认为车在动,这球在空中直直向上,肯定是落在抛球位置的后面呀。可是答案却是落在原位置。我一直在头脑里想象汽车行驶、抛球这一情景,可是头都想痛了,还是不明白。后来物理老师通过物理知识的讲解,我马上明白了。我深切地体会到:光是无用的思考,没有学习知识的支撑,这种思考也是劳而无用的。同样,老师教授的知识,我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还能加深印象。所以我们应“学”与“思”相结合。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D项的停顿有误,应为:险躁/则不能治性。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D项的解释有误,“淫”的意思是“放纵”。 3.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得出答案。C项有误,甲文中“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讲述的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并没有突出惜时的内容。 4.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逾(超过)”“广才(增长才干)”“志(志向)”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诗词阅读

(甲)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甲)(乙)两诗都描写秋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甲)却流露出“_____”的情绪,(乙)抒发了“_____”的情感。

2.(甲)(乙)两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请任选其中一首的相关诗句赏析。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3)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告诉我们关于志向和目标的句子是:__________

(4)家是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_____”的似箭归心;家是马致远《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九曲回肠;家是李商隐《夜雨寄北》中“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绵绵情思。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古梨树也有春天

①那年我高考失败后,一个人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河北老家。

②那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小村庄,山青水秀,河水潺潺,但优美的环境也无法让我摆脱寂寥忧伤的心境。我常一遍又一遍地想:为什么结果会这样?为什么原本成绩不错的我,考了这么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分数?我就这样陷在自责和绝望的牛角尖里,不可自拔,一任失败的痛苦啃噬我的心灵。

③爷爷知道我的心事,每当我难过的时候,他就坐在离我不远的地方,默默地发呆,满是皱纹的脸上镌刻着忧愁。有天,爷爷对我说:“妮,后山上有棵三百多岁的老梨树,我领你去看看吧。”

④初见古梨树,我立即被它惊艳到了。那是一株高大粗壮的老梨树,枝叶葳蕤,遮天蔽日,枝干犹如蛟龙,虬劲有力,扭曲盘旋,高高的树冠仿佛一座堆云积翠的山峰,把碧蓝的天遮盖得严严实实。我伸开双臂试着拥抱这棵古树,连它的一半也围不住。

⑤爷爷说:“你看看这棵大树结了多少果子?”我好奇地仰望满树苍翠,却失望地发现,浓密的枝叶间很少有梨子的身影,仔细寻,才在叶间找着了几只像拳头大小的青梨。这和它苍劲的长势相差十万八千里。

⑥“怎么才结这几个梨子?”我很纳闷。

⑦“今年是结得少,去年它最少结了有5000多斤果子。”爷爷说。

⑧“这就是传说中的大年小年吧?”我说。

⑨爷爷解释说:“也不算是大年小年吧,这棵树连着好几年,都结了好多果,每年摘过果后,村人都会补足料肥。今年春上开花也很繁盛,只是因为一场大风雨,几乎将花全部吹尽,于是就成了这样。”

⑩哦,原来古梨树也遇到了挫折。

爷爷点点头说:“对呀,老梨树和我们人一样也遇到了挫折,不过,它应该是非常坚韧的。想想这几百年间,它遇到的风雨该是数不胜数吧,如果遇到困难就垂头丧气,拒绝生长,它也不会成为这远近闻名的古梨树王。梨树今年不结果,并不要紧,因为它还有下一个春天呢。孩子,你也要这样啊,不要再想那个失败的果,往前看,你的春天还会有很多。”

爷爷的话,让我思索了好久。

那个夏天,我无数次地坐在老梨树的臂弯里静静地疗伤。山风吹过,阵阵清凉,看着老梨树那些零零星星的梨子,再想想它去年丰收的繁荣景象,内心的挫败和浮躁渐渐离我远去。我知道就像爷爷说的,再过一个春天,老梨树又会迎来一个丰收季节,而我,只要不放弃努力,在下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我的掌心也应该有更多一些的收获。

毕竟人生不是只结这一次果,也不是只赛这一次。

我告别老家,离开爷爷的时候,已不再是那个哭哭啼啼的灰头土脸的女孩了,我的心里开始绽放出像阳光一样温暖的憧憬来。

那年秋天,我以平静恬淡的心接受了自己的失败,去读了一所非常普通的大学。四年大学时光,我一直没有放弃提高自己,毕业后,我以优异的成绩被国内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录用。

那件事让我明白:________。

(选自 2016年第2期《博爱》作者:邓迎雪  有删改)

1.选文原载于新浪博客时,题目是“古梨树还有下一个春天”,正式发表时改为现在的题目。你喜欢哪一个文题?请简述理由。

2.请用文中的词语,把“我”的情感变化过程补充完整。

忧伤绝望——惊艳好奇——_____——感悟沉思—— ________

3.⑩段“哦,原来古梨树也遇到了挫折。”古梨树遇到了哪些“挫折”?

4.据要求,品析语句。

①那是一棵高大粗壮的老梨树,枝叶葳蕤,遮天蔽曰,枝干犹如蚊龙,扭曲盘旋,高高的树冠仿佛一座堆云积翠的山峰,把碧蓝的天空遮盖得严严实实。(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该句的表达效果)

②梨树今年不结果,并不要紧,因为它还有下一个春天呢。孩子,你也要这样啊,不要再想那个失败的果,往前看,你的春天还有很多。(句中两个加点词“春天”的含义有何不同?)

5.请为结尾段补写出“我”明白的道理,使之能画龙点睛,揭示文章主旨。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亲给莫言的“五份礼物”

①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瑞典学院演讲时,平静地讲了母亲与他的五个故事。莫言虽未诠释,但让人感觉到这故事奠定了莫言做人处世的根基,是莫言母亲送给儿子人生途中的五份礼物。

②莫言小时候,打开水时,他将家里唯一一把热水瓶打碎了。他吓得在草垛中躲了一天,直到傍晚听到母亲呼唤他的乳名,才从草垛里钻出来。母亲没有打他没有骂他,只是抚摸着他的头,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这是莫言对他母亲最早的记忆。也是莫言母亲送给他第一份礼物——“爱”与“宽容”。

③莫言与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他母亲裹过小脚,跑不快,被守麦田的抓住了。那身材高大的看守扇了他瘦弱的母亲一个耳光,他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莫言终生难忘。可若干年后,莫言在集市上与那守麦田的人相逢时,要冲上去报仇,可他母亲拉住他的手平静地说:“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④往事如烟无须管,冤家宜解不宜结。母亲随意地送给莫言人生的第二份礼物——“忍让”与“善良”。

⑤有形的礼物可能随时间流逝而消于无形,而无形的礼物植入了灵魂,才与生命永恒。

⑥一个中秋节的中午,莫言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他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他家门口,莫言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那人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莫言生气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很好了,你要不要?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莫言,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的碗里。

⑦莫言的母亲用自己的言传身教,送给了莫言人生途中的第三份礼物——“仁慈”与“悲悯”。当莫言将笔触及农村最底层生活时,他的悲悯情怀无不受到母亲的影响。

⑧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莫言在菜市场卖白菜时,有意无意的多算了一位买菜的老人一毛钱时,他母亲泪流满面,轻轻地对莫言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就这轻轻的一句话像一把利锥深深扎在莫言的心上,同时母亲送给他的第四份礼物——“知耻”与“诚实”,也从此放在了莫言心头。

⑨莫言母亲的一生,是辛苦、劳碌的一生。他母亲有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他们家庭陷入了困境,以致看不到光明和希望。莫言说他有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怕母亲会寻短见。有一次回家喊母亲没有人应声,莫言急得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大哭,这时他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了进来。当他母亲知道儿子的心思后,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⑩莫言母亲在磨难中,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却将第五份礼物送给了自己的儿子,那就是“责任”与“坚韧”。

当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接受采访时,莫言说:“一个作家之所以会受某一位作家的影响,其根本是因为影响者和被影响者灵魂深处的相似之处。”无庸讳言,莫言母亲给儿子的五份礼物,无疑影响了莫言的一生,这影响让莫言与母亲的灵魂深处有了“相通之处”。

(作者:张峪铭)

1.莫言回忆了母亲的五件往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

①母亲安慰将热水瓶打碎的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母亲为我卖菜时故意多算一位老人一毛钱而落泪、难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没有打他没有骂他,只是抚摸着他的头,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母亲为什么叹息?

3.阅读全文后,你认为莫言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4.莫言母亲送给儿子人生途中的“五份礼物”,让莫言一生感念。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人送你难忘的“礼物”,请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感想。

 

查看答案

请以《我不后悔》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要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文从字顺,书写整洁,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