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兰州的冬 兰州的冬似乎是很讲规矩的,它遵守自然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兰州的冬

兰州的冬似乎是很讲规矩的,它遵守自然界约定俗成的法则,总是在季节最后一个登场,从不越雷池一步。

兰州的冬又是最不讲规矩的。别看它姗姗来迟,却派头十足。就像舞台最后出场的明星大腕,千万不可小瞧,那可是压轴的台柱子,牛着呢!兰州的冬不登台则已,一登台就占了秋的色,挤了春的艳。兰州的秋和春便如匆匆过客,抑或是电影中的群众演员,在四季的镜头中,似乎只闪了那么几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冬则在兰州这个舞台占据着绝对的主角位置,二十四节气对它是没有多大约束力的。“立冬”的时间还未到兰州,冬就提前赶来赴约了,而“立春”的时间早过了,它还赖在兰州不走,你说霸道不霸道?!人们不得不在十月底就开始将暖气烧得热热的,这一烧就是近半年光景,直到来年三月底,冬的脚步才磨磨叽叽地离开兰州,春这时才能怯怯地走进兰州的大门。

兰州的冬是个性格古怪的家伙,总让人猜不透,摸不着。兰州的秋还在展示着它迷人的色彩,尚未来得及鞠躬谢幕,冬就开始骚动不安、急着要登台亮相了。你瞧,身着绿裙的柳枝还在跳着摇摆舞,杨树浓绿的枝叶还在唱着欢快的歌,银杏正表演着金色的时装秀,枫叶刚绽露出火红的笑脸,红的、粉的、黄的秋菊们正争奇斗艳,月季还在吐露着芳华。金城兰州,秋色正浓呢!冬就派风这个急先锋来为它摇旗呐喊、扬威造势来了。那风像《水浒传》中的李逵、《三国演义》中的张飞,一副暴脾气,逮着谁收拾谁,不给任何人留面子,像跟兰州人有新仇旧恨似的。几天前还温柔着呢,突然就变了脸,如来无影去无踪的侠客,“呼”的一声从你身边掠过,你还没反应过来,脸上便像有无数把刀子“刷”地划过。那痛是实打实的,本能地用手一摸,却什么也没有。刚一愣神,“呼”地又过来了,忙双手捂脸,躲过又一波攻击。那头发早已如一蓬衰草,又如一团黑色的火焰在头顶燃烧。那太阳也助纣为虐,看似明晃晃照着,但就是出工不出力,故意隐藏了几分热、收敛了几分暖,向风谄媚讨好。人们为抵御风寒,不得不将本该继续酣眠的围巾、口罩、手套、大衣、羽绒服等提前唤醒,让它们履行自己的职责。

你不得不承认,兰州的冬又是有魅力的,因它的到来,连黄河的水都一改沧桑的容颜,变得少女般清澈迷人起来,再没了其他季节的狂躁不安,那涛声也变得那样柔和优美,像一首浅唱低吟的抒情诗、小夜曲,与风的摇滚形成不同的风格。那沙滩也因水位的降低而裸露出来。这也是兰州人捡黄河石的好时机,人们不畏冬的寒冷,成群结队来到沙滩上,眼睛紧紧盯着黄河石,不时用脚踹踹,用手摸摸,发现有独特造型和优美图案的,顿时来了兴致,取下戴在手中的皮手套或棉手套,将石头从沙堆中搬出来,再抱到黄河边,沾着冰冷的黄河水将石头打湿洗净,黄河石上的图案便变得更加清晰起来。如果石型或图案漂亮,有收藏或经济价值,便会如获至宝,赶紧抱到岸边的布袋中装好。这时双手十指冻得像十根细细的红萝卜,居然感觉不到冷。然后带着幸福满足的笑,将石头搬回家。生活在黄河岸边的兰州人都以家中有几块黄河石为荣。这是黄河的馈赠,也是冬天的馈赠。

兰州的冬,是冷酷的,亦是温情的。

1.作者开篇写到兰州的冬“似乎是很讲规矩的”“又是最不讲规矩的”,如何理解?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对文中划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3.联系全文简要说说最后一段在内容与结构上有何作用?

 

1.“似乎是很讲规矩的”是因为它遵守自然界约定俗成的法则,总是在季节最后一个登场,从不越雷池一步;“又是最不讲规矩的”是指二十四节气对它是没有多大约束力的。“立冬”的时间还未到兰州,冬就提前赶来赴约了,而“立春”的时间早过了,它还赖在兰州不走。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兰州的冬是有魅力的,是有温情的,表达了作者对兰州的冬喜爱的一面。 3.总结全文,点出兰州的冬“冷酷”而又“温情”特点;结尾与文章题目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解析】 1.考查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仔细阅读文章内容,可知此题针对的第①②段来出题的,第一段写的是兰州的冬“似乎是很讲规矩的”,原因是它遵守自然界约定俗成的法则,总是在季节最后一个登场,从不越雷池一步。第②段写的是兰州的冬“又是最不讲规矩的” 冬则在兰州这个舞台占据着绝对的主角位置,二十四节气对它是没有多大约束力的。“立冬”的时间还未到兰州,冬就提前赶来赴约了,而“立春”的时间早过了,它还赖在兰州不走。 2.考查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修辞方法,然后按照修辞方法的格式赏析句子。划线句子“变得少女般清澈迷人起来,再没了其他季节的狂躁不安”运用的是拟人修辞手法,将黄河水当做人来写,用“狂躁不安”赋予黄河水以人的情态;“像一首浅唱低吟的抒情诗、小夜曲,与风的摇滚形成不同的风格”运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将涛声比作抒情诗、小夜曲;通过比喻和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兰州冬天的清澈迷人,有魅力、温情的特点,表达作者对兰州的冬的喜爱赞美之情。 3.本题考查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一般从结构上与内容上这两个角度来回答。结尾部分的文字,一般来说,结构: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内容:突出人物品质/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中心等。此段结构上,总结全文,“兰州的冬”呼应题目和开头,结构严谨;内容上,最后一段运用议论的方式,点明兰州的冬是冷酷的,亦是温情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对诗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客路”开笔,后写“行舟”,表明了人在他乡、漂泊羁旅。

B.颔联写景体现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描写景物和节令,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心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描绘这两句诗展现的画面内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B.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C.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D.得一/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途中两狼,行甚远(紧跟) B.屠乃奔倚其下,担持刀(放下)

C.目似腰,暇甚(神情) D.转视积薪后,一狼其中(洞穴)

3.“而”作连词有表示顺承和转折的用法,下面句中“而”与其他三项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有闻而传之者

4.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寓言的故事情节发展过程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B.“惧”“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和侥幸心理。

C.“耽耽相向”“径去”犬坐”“洞其中”等表现了狼贪婪的特点。

D.文章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应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

5.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②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正确默写诗文原句。

①《观沧海》中通过丰富的想象构想宏伟境界,体现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明了作者虽年老体弱,但仍心系边疆、报效祖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论语>十二章》中曾子每天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 ?传不习乎?

④《诚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性情急躁不利于个人修身养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班级开展“文学部落——编写班级黑板报”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以农历春节为内容办黑板报,请你来参加。

(1)拟定标题:同学们拟定了以下三个标题:①春节的味道;②恭贺新春;③过年啦!请你从其中选定一个标题并说说理由。

(2)设计板块:请在横线处为黑板报再补充两个板块内容:

(一)春节习俗;

(二)                 

(三)                 

(四)春节感言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班的句了。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工业领域,猪尿豆也有广泛用途。_____________。

①再加上猪尿豆枝叶繁茂,树形美观、开花期长,不仅能及时固土护坡,而且能起到很好的绿化、美化效果。

②有的还可为绿肥,有改良土壤之效。

③不少猪尿豆的茎皮可做绳索、渔网、麻袋及造纸的原料。

④此外,猪尿豆对干旱、风沙等的抗逆性强,特别适用于热带、亚热带公路、堤坝的边坡水土保持及生态恢复。

A.③④②① B.③②④① C.④②③① D.②③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