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善良的回报 那天,亚当斯接到了一个约车电话,等他...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善良的回报

那天,亚当斯接到了一个约车电话,等他赶到时,一个老妇人已经等在公寓门口。他小心翼翼地把她安顿在座椅上,询问她要去哪里?老妇人迟疑了一下回答:“医生说我的时间不多了,我想去天堂养老院看看。我没有什么亲人,还好有它陪着我。”说完,枯瘦的手抚摸着胸口的一样东西,眼角泛着泪光。

这时,亚当斯才发现她的脖子上挂着一枚镶嵌着钻石和蛋白石的黄金戒指,只是很小,应该是小孩子佩戴的童戒。直觉告诉他,这枚戒指对于老人很重要,但他不便多问。

到达养老院后,老人掏钱付费,亚当斯却拒绝了,尽管他很缺钱,但在听到那句“我的时间不多了”的一瞬,他就决定免费送她这一程。亚当斯看着老人和她脖子上的戒指,紧握了一下她的手,离开了。

几天后,亚当斯又接到了老人的电话,等他到达时,老人却没有在楼下等候,而是请他上去。进屋之后,他看到室内所有家具的门都敞开着,老人脚下是一个打开的手提箱,最上面是几张泛黄的照片……老人憔悴的脸上写满沮丧,浑浊的眼睛透着焦灼,似乎在翻找什么。

看到亚当斯,老人急切地哭诉:“那枚戒指不见了,我找了所有的地方,还是找不到,一定是落在你车上了!”被冤枉的亚当斯有些恼火,他清楚的记得那天离开时,戒指就挂在她的脖子上。他想说出真相,但看着老人伤心的样子,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看亚当斯默不作声,老人更加笃信自己的判断。为了恳求他归还戒指,她絮絮地讲述起来:很多年前,婚姻失败的她与女儿相依为命。尽管每天忙碌,但有乖巧的女儿陪伴,她忘掉了疲累,生活渐渐有了起色。在女儿9岁生日时,她买了一枚镶钻金戒,送给孩子做礼物。可是,几个月后女儿突遭车祸,等她赶到时,奄奄一息的女儿用微弱的声音说,“妈妈,我不能陪您了,您要好好活下去,这个戒指我很喜欢,就让它陪着您吧……”她悲痛欲绝,想随女儿而去,可是孩子临终的话语却让她选择了坚强,用自己的生命替两个人活下去。从此,那枚戒指就挂在她的脖子上,贴着她的胸口,慰藉着她的心。

亚当斯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他已然明白那枚戒指是她生命的支撑,当即决定要扛下黑锅,用最短的时间,“还给”她一枚一模一样的戒指。他宽慰老人说:“您的戒指一定是落在我车上了,找到后马上给您送来。只是我已经记不清戒指的样子了,您有照片吗?”老人蹒跚着从手提箱找出一张照片,上面的小女孩一脸灿烂,手指上是那枚戒指。

亚当斯安顿好老人,拿着照片驱车来到曼哈顿最大的珠宝店,说明情况后,满怀希望地等待着。店员拿着放大镜仔细研究后说:“这是几十年前的老款童戒,早就断货了,只能单独为您定制。但镶嵌的蛋白石来自匈牙利,钻石产自印度,还要进行做旧处理,最快也得3天,并且价格会高很多,大概要2万美元。”此刻的亚当斯想的不是钱,而是老太太焦灼的面容,他当即答应下来。

三天后,亚当斯拿到定制的戒指,以最快的速度还给了老人。她拿着戒指仔细端详,脸上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神情,抱住亚当斯泣不成声。

亚当斯用辛苦赚来的一半积蓄换得老人的喜极而泣,他长舒了一口气。在他看来,钱没了可以再赚,而善良丢了才是可怕的事情。他更加拼命的工作,继续做着与女儿团聚的美梦。

一年之后,律师找到了亚当斯,交给他一份遗产清单和一封信:亲爱的亚当斯,我是乔伊,脖子上挂戒指的那个老太太。拿到您找回的戒指时,我就知道不是我女儿的,您忽略了一点,那个戒指的内侧有我女儿的名字缩写……这些都无关紧要了,您对一个老人所做的一切,除了善良没有其他的解释。您让我在生命的最后,感知了一个陌生人的温暖。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故去,律师会把我的全部遗产,包括您知道的公寓,还有郊外的一幢别墅赠予您。此外,还有两枚戒指,一枚是您定制的,一枚是我女儿原有的,我在手提箱里找到了……

几个月后,亚当斯带着女儿来到一处墓地,对着墓碑深深鞠躬,父女俩的脖子上挂着一枚一模一样的镶钻戒指。

1.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文章题目中“善良”所指代的主要事情。

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作用。

老人憔悴的脸上写满沮丧,浑浊的眼睛透着焦灼,似乎在翻找什么。

3.文章多次写到“那枚戒指”,结合文意理解,你认为“戒指”在文中有何作用?

4.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文章的主要人物亚当斯的形象特点。

 

1.一位乘车的老妇人误认为自己将一枚贵重的戒指遗失在亚当斯的车上,亚当斯听了老妇人讲述戒指的来历后,决定背下黑锅,用自己辛苦赚来的积蓄为老人定制了一枚同样的戒指。 2.通过对老人的神态描写,表现了老人丢失戒指后的焦急心情,暗示了这枚戒指对老人的重要性。 3.“戒指”在文中起到了线索作用,故事从看到老人挂在脖子上的戒指——老人焦急地寻找戒指——听老人讲述戒指的来历——亚当斯定制戒指送给老人——老人去世后将戒指赠送给亚当斯,“戒指”将这些情节很好地串联起来。“戒指”还衬托出亚当斯善良高尚的品格。 4.亚当斯:善良,富有爱心,勇于担责。如亚当斯听到老人说“我的时间不多了”的一瞬决定免费送她一程,在听了老人讲述她与女儿的生死离别之后被感动得流下眼泪,可以看到他的善良和富有爱心。而在老人恳求亚当斯归还戒指时,他没有分辩而是主动承担责任定制戒指可以见到他主动担责的高尚品格。 【解析】 1.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分析概括。读完全文,回想一下故事的来龙去脉,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将故事情节的几要素概括清楚即可。本文的主要人物有两个,一个是老妇人,一个是亚当斯,通读全文可知,起因是一位乘车的老妇人误认为自己将一枚贵重的戒指遗失在亚当斯的车上,经过是亚当斯听了老妇人讲述戒指的来历后,决定背下黑锅,结果是用自己辛苦赚来的积蓄为老人定制了一枚同样的戒指。亚当斯的行为体现了“善良”的含义。 2.考查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句子。“憔悴”“沮丧”“浑浊”“焦灼”可知是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人找不到戒指时的着急、忧虑、担忧的心理心情,同时为老人叙说戒指对自己的特殊意义和亚当斯买戒指送给老人的情节做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3.考查线索的作用。小说的线索就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也是结构全文的脉络。线索的类型:一般是以具体的事物为线索;人物为线索;事件做线索;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空间变化为线索等。此文多次写到“那枚戒指”,并且以“戒指”在结构全文,亚当斯看到老人的脖子上挂着一枚镶嵌着钻石和蛋白石的黄金戒指,老人哭诉找不到戒指,老人讲述戒指的来历,亚当斯得知戒指对老人的重要意义后自掏腰包买戒指给老人,老人去世后将戒指赠送给亚当斯,可见“戒指”的文章的线索,同时彰显出亚当斯的心地善良的品质。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尽管亚当斯很缺钱,但当他得知老人“时间不多了”的一瞬间,决定免费送老人这一程,可以看出亚当斯是个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人。老人找不到戒指,向亚当斯询问,老人笃信落在亚当斯的车上,恳求他归还戒指,亚当斯没有分辩,用辛苦赚来的一半积蓄定制了戒指,可以看出亚当斯是一个主动担责的人。当亚当斯看到老人因找不到戒指而悲痛欲绝,得知戒指对老人的重要意义后自掏腰包买戒指送给老人,可以看出亚当斯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兰州的冬

兰州的冬似乎是很讲规矩的,它遵守自然界约定俗成的法则,总是在季节最后一个登场,从不越雷池一步。

兰州的冬又是最不讲规矩的。别看它姗姗来迟,却派头十足。就像舞台最后出场的明星大腕,千万不可小瞧,那可是压轴的台柱子,牛着呢!兰州的冬不登台则已,一登台就占了秋的色,挤了春的艳。兰州的秋和春便如匆匆过客,抑或是电影中的群众演员,在四季的镜头中,似乎只闪了那么几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冬则在兰州这个舞台占据着绝对的主角位置,二十四节气对它是没有多大约束力的。“立冬”的时间还未到兰州,冬就提前赶来赴约了,而“立春”的时间早过了,它还赖在兰州不走,你说霸道不霸道?!人们不得不在十月底就开始将暖气烧得热热的,这一烧就是近半年光景,直到来年三月底,冬的脚步才磨磨叽叽地离开兰州,春这时才能怯怯地走进兰州的大门。

兰州的冬是个性格古怪的家伙,总让人猜不透,摸不着。兰州的秋还在展示着它迷人的色彩,尚未来得及鞠躬谢幕,冬就开始骚动不安、急着要登台亮相了。你瞧,身着绿裙的柳枝还在跳着摇摆舞,杨树浓绿的枝叶还在唱着欢快的歌,银杏正表演着金色的时装秀,枫叶刚绽露出火红的笑脸,红的、粉的、黄的秋菊们正争奇斗艳,月季还在吐露着芳华。金城兰州,秋色正浓呢!冬就派风这个急先锋来为它摇旗呐喊、扬威造势来了。那风像《水浒传》中的李逵、《三国演义》中的张飞,一副暴脾气,逮着谁收拾谁,不给任何人留面子,像跟兰州人有新仇旧恨似的。几天前还温柔着呢,突然就变了脸,如来无影去无踪的侠客,“呼”的一声从你身边掠过,你还没反应过来,脸上便像有无数把刀子“刷”地划过。那痛是实打实的,本能地用手一摸,却什么也没有。刚一愣神,“呼”地又过来了,忙双手捂脸,躲过又一波攻击。那头发早已如一蓬衰草,又如一团黑色的火焰在头顶燃烧。那太阳也助纣为虐,看似明晃晃照着,但就是出工不出力,故意隐藏了几分热、收敛了几分暖,向风谄媚讨好。人们为抵御风寒,不得不将本该继续酣眠的围巾、口罩、手套、大衣、羽绒服等提前唤醒,让它们履行自己的职责。

你不得不承认,兰州的冬又是有魅力的,因它的到来,连黄河的水都一改沧桑的容颜,变得少女般清澈迷人起来,再没了其他季节的狂躁不安,那涛声也变得那样柔和优美,像一首浅唱低吟的抒情诗、小夜曲,与风的摇滚形成不同的风格。那沙滩也因水位的降低而裸露出来。这也是兰州人捡黄河石的好时机,人们不畏冬的寒冷,成群结队来到沙滩上,眼睛紧紧盯着黄河石,不时用脚踹踹,用手摸摸,发现有独特造型和优美图案的,顿时来了兴致,取下戴在手中的皮手套或棉手套,将石头从沙堆中搬出来,再抱到黄河边,沾着冰冷的黄河水将石头打湿洗净,黄河石上的图案便变得更加清晰起来。如果石型或图案漂亮,有收藏或经济价值,便会如获至宝,赶紧抱到岸边的布袋中装好。这时双手十指冻得像十根细细的红萝卜,居然感觉不到冷。然后带着幸福满足的笑,将石头搬回家。生活在黄河岸边的兰州人都以家中有几块黄河石为荣。这是黄河的馈赠,也是冬天的馈赠。

兰州的冬,是冷酷的,亦是温情的。

1.作者开篇写到兰州的冬“似乎是很讲规矩的”“又是最不讲规矩的”,如何理解?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对文中划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3.联系全文简要说说最后一段在内容与结构上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对诗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客路”开笔,后写“行舟”,表明了人在他乡、漂泊羁旅。

B.颔联写景体现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描写景物和节令,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心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描绘这两句诗展现的画面内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B.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C.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D.得一/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途中两狼,行甚远(紧跟) B.屠乃奔倚其下,担持刀(放下)

C.目似腰,暇甚(神情) D.转视积薪后,一狼其中(洞穴)

3.“而”作连词有表示顺承和转折的用法,下面句中“而”与其他三项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有闻而传之者

4.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寓言的故事情节发展过程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B.“惧”“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和侥幸心理。

C.“耽耽相向”“径去”犬坐”“洞其中”等表现了狼贪婪的特点。

D.文章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应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

5.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②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正确默写诗文原句。

①《观沧海》中通过丰富的想象构想宏伟境界,体现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明了作者虽年老体弱,但仍心系边疆、报效祖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论语>十二章》中曾子每天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 ?传不习乎?

④《诚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性情急躁不利于个人修身养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班级开展“文学部落——编写班级黑板报”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以农历春节为内容办黑板报,请你来参加。

(1)拟定标题:同学们拟定了以下三个标题:①春节的味道;②恭贺新春;③过年啦!请你从其中选定一个标题并说说理由。

(2)设计板块:请在横线处为黑板报再补充两个板块内容:

(一)春节习俗;

(二)                 

(三)                 

(四)春节感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