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①。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修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②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①嶷(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②便:便利。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杂然而前陈者 (2)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
(3)至于再三 (4) 而事不弛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行者休于树 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
B.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微斯人,吾谁与归
C.醒能述以文者 以荒远小邑
D.至于负者歌于途 吾所谓宽者
3.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
方 贬 夷 陵 时 无 以 自 遣 因 取 旧 案 反 复 观 之
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5.(甲)文中欧阳修能“与民同乐”,这与他为政的思想密不可分。请从(乙)文中找出能证明这种思想的依据,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出来。
阅读下则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
青年当永葆家国情怀
周德睿
①诗人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也可说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②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家国情怀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戚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回溯既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事实证明,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难言个人的尊严。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
③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堪称一种精神坐标。邓小平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真挚的话语,饱含着爱与真情,这正是浓厚家国情怀的写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体现在行动之中。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事迹为什么感动了亿万人?就在于她们以行动诠释爱国情感,为祖国守护神圣土地。对于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更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可以说,家国情怀需要我们爱国、奉献、担当、作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升华爱国奋斗精神。
④今天,家国情怀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奋进在新时代,亟待我们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决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扬青春、崇尚奋斗,当代青年才能不负使命担当,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⑤“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的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为青年提供了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厚积薄发、久久为功,当代青年必将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人民日报》2018年11月07日09版)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引用艾青的诗句,说明了家国情怀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种质朴的情感。
B.家国情怀深植于我们的灵魂,内化于行,外化于心,既体现为民族大义,又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
C.第④段作者论述的内容是:今天的年轻人应该承担时代责任,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D.文章整体由古代到今天,由民族传统到当代实践,逐层深入,呈现出总分总结构。
2.阅读文章③—⑤段,说说下面这段文字放在哪一段最合适?并说明理由。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究成下列小题。
(甲)众猎户打起胡哨来,一霎时聚起三五十人,都拿了挠钩枪棒,跟着A,再上岭来。此时天大明朗,都到山顶上。远远望见窝边果然杀死两个小虎,一个在窝内,一个在外面;一只母大虫死在山岩边,一只雄虎死在泗州大圣庙前。
(乙)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B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两边看的人惧怕B,谁敢向前来劝。郑屠当不过,讨饶。B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酒家便饶你了!你如今对俺讨饶,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全堂水陆的道场,磐儿、钹儿、铙儿一齐响。B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B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B寻思道:“俺只指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1.(甲)文段中所说的A是_______________(人名),他杀死老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段描写的是《水浒传》中的精彩故事: _______________ (填故事名称)。选段中对B的描写生动、传神,表现了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语文实践活动
(1)读下面的文字,谈谈你读后的看法。
汉服是具有比较鲜明汉文化特色的服饰,峨冠博带,广袖长抱。当下,“汉服热”升温,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尤其是热门旅游景点,越来越多的人身着汉服出行。有人因汉服外观好看而对其着迷,也有人热衷于其背后的深厚文化内涵,认为穿汉服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承,要求恢复汉服,在生活和工作中都穿汉服。
你认为传承传统文化有必要恢复汉服吗?
(2)学校决定于1月1日下午4点在报告厅举行“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题报告会,出席对象是九年级全体教师和各班班长,请你将这则通知转告给张老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
②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
③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
④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
A.①②④③ B.④①③② C.④①②③ D.②④③①
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痕迹消失”。
B.“阳光明媚”“差得很远”“治国理政”“传承家风”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乡试中举,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亚元”。
D.《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是吴敬梓,清代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