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以“这天,又听到那熟悉的声音”为题,叙写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1)不得抄袭...

请以“这天,又听到那熟悉的声音”为题,叙写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1)不得抄袭、套作。(2)不少于500字。(3)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符合题意即可。 范文: 这天,又听到那熟悉的声音 初中以后,我最怀念的,便是那小学门口的叫卖声。 令人兴奋的放学铃声响起,我小跑出校门。校门口真热闹:车水马龙,叫卖声不绝于耳。走在这一条不宽不窄的大街上,听着这些熟悉的声音,心里便有了一份踏实感。 那时,兜里揣着三四块钱,就觉得知足。我可以一下买两个吃的,一手拿一个,幸福感油然而生。酱汁在我的嘴边沾着,一向都注重形象的我自从听到叫卖声就收不住了,早就把什么淑女形象抛到了九霄云外。我的下颌一上一下,眼里那种对食物的欲望熊熊燃烧。 回到家,站在门口,我赶紧把省吃俭用“省”出来的口香糖塞进嘴里,嚼了又嚼,用来清除嘴里残留的垃圾食物的味道。美好的一天就在这样一段轻松而愉快的时光中度过了。 “一次考试代表不了什么,我考了132名我还没哭,你哭啥?只要我们稍微一努力,就可以进步个几十名。”我劝着同学。嘴上坦荡,心里纠结。初中以后的我不再像小学那样轻松,一下从班里的尖子生沦为差生,这给了我重重的打击。我担心,担心家长会上妈妈看到成绩后的失望,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会一直停留在这个地步……我始终相信,妈妈会理解我,但没想到换来的是妈妈的眼泪。我焦躁不安,担惊受怕,整天活在忧虑当中…… 今天,我重回到这条大街上,熟悉的路,陌生的人,我鼓起勇气穿过这条大街。“竹筒粽,黑米粽,白米粽”“兰花串夹馍,肉夹馍……”一阵又一阵熟悉的叫卖声传入我的耳朵,随之,我的忧虑也不复存在,那种踏实感如利剑一般把脸上的积云割开,绽放出久违的笑容。我拿着几块钱蹦蹦跳跳地买吃的去了。 我拧着电动车把,头也不回地离开。是的,我要适应新生活了,我又找到了心里的那份踏实感,并不断地蔓延,直至内心深处…… 【解析】 这是一道既有很强的限制性,又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的题目。说它具有很强的限制性,在于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我们不需要自己取题目,体裁也只能写成记叙文或记叙性散文,在文章中我们只能写出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这声音是熟悉的。说它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在于“熟悉的声音是什么”,我们可以自由选择,任何我们自己熟悉的声音都可以写。 这是一篇典型的命题作文。文章的题目的中心词“声音”明确了这篇文章的写作对象,修辞成分“熟悉”则起到了限制作用,“这天”强调了时间,说明这个声音是之前就已经熟悉的,今天再次听到,勾起了自己的某些回忆。 首先,确定好“声音”的主人。十几年的人生经历中,这熟悉声音,可以是父亲的教导,也可以是母亲的“摇篮曲”;可以是老师的批评,也可以是同学的规箴之语。当然,我们也可以写自己弹奏的小提琴发出的美妙乐音,还可以写家里的小狗病愈后发出的鸣叫……应该说,这篇文章的选材范围是相当宽泛的。 着力体现“熟悉”。正因为这“声音”让自己熟悉,才一直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才值得我们用语言表达出来。写作时,一定要力图体现这个声音的特点。可以运用铺垫、欲扬先抑、对比等手法,可以写“熟悉的声音”带给我的感受、影响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片段阅读。

五猖会(节选)

鲁迅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有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有删改)

1.选文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下面三幅插画与此书内容相关,请根据画意,填写对应文章篇名。

A.《无常》  B.《阿长与<山海经>》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①          ②          ③

2.根据选文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补相关情节或“我”的心情。

____,兴奋激动→被父亲叫去拿书时,②____→被父亲勒令背书,难受恍惚→可以去看五猖会了,③____

3.选文里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朝花夕拾》里还有不少鲜明的人物形象,请你找出一位你印象最为深刻的人,简要概述与之相关的情节及其性格特点。

4.制作读书卡片是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请你认真阅读选文,发现精彩,探究品析,完成属于自己的读书卡片吧。

 

读书卡片

摘抄(好词,佳句):________

品析(推荐策略:推敲词义/修辞/句式,标点):________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文章通过记叙“我”在双腿瘫痪后陷入了①____的境地,母亲带病照顾“我”并先离“我”而去,“我”受到极大震憾,重新②____

2.赏析词句。

(l)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是永远诀别。(赏析加点词语)

(2)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3.文中出现了两处“好好儿活”,请分别说说它们的含义。

(1)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2)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4.联系全文,说说《秋天的怀念》这个题目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面的加点字。

(1)君子____

(2)非学无以广____

(3)淫慢则不能____

(4)与日去____

2.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非 淡 泊 无 以 明 志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险躁则不能治性。

4.文申说“非志无以成学”,联系实际,说说你对“志”与“学”的关系的理解。

 

查看答案

古诗词阅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歌题目“龙标”与诗句“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依序分别指________

2.诗歌首句以“杨花”“子规”起笔,从全诗看,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查看答案

进入初中一个学期了,我们认识了不少新同学,在和谐的大集体里,我们需要朋友,寻求友谊,共同探讨交友之道。期末,班级围绕“交挚友,共成长”开展了一次学习活动。

(1)解读“朋友”

为了读懂“朋友”的内涵,同学们找到了以下材料:

名称

内容

材料一

这是“友”字的小篆写法,它像两只同时伸出来的手,两手相交表示握手。

材料二

甲骨文的“朋”字看起来像并列的两串贝壳,这种并列关系表达了“朋”平等的内涵。后来有志同道合为“朋”,情趣相投为“友”之说。

材料三

唐代文学家韩愈,才华横溢,但不能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失检点,喜欢赌博,他的好友诗人张籍并不因为韩愈才名远播,就对他姑息迁就。他一再给韩愈写信,直言不讳的忠言规劝,终于使韩愈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幡然悔悟,后来把张籍当做平生第一至交。

 

根据上述探究,写出你对“朋友”的理解和感受。

(2)友谊之光

友谊可以跨越种族、国界。图中的外国人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请结合本学期所学的课文内容,写出相关的人物和故事。要求80字以内。

(3)共学互勉

真正的朋友心灵相交,相互勉励。请用你所学知识选择下面的词语,将对联补充完整送给这个学期结交的好朋友。

上联:愚者同行无裨益  下联:贤友相伴明   

A.道理  B.真情  C.方向  D.是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