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提示,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周恩来总理曾在浙江绍兴题词“勿忘鉴湖...

根据提示,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周恩来总理曾在浙江绍兴题词“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赞颂了秋瑾女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这种巾帼不让须眉的男儿气概。(秋瑾《满江红》)

(2)89岁的时代楷模卢永根,是中科院院士,他入党70年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生前裸捐了全部家产880多万。“布衣院士”卢永根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奉献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榜样。(无题《李商隐》)

(3)“学习强国”中的影视剧《可爱的中国》感人至深,方志敏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用自己的生命印证了“__________________”舍生取义的精神气节。(文天祥《过零丁洋》)

(4)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开班式上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古语指出封建王朝开始顺乎潮流,任人为贤,民心归附,功业大成,天下太平,但未能摆脱盛极而衰的历史悲剧。(诸葛亮《出师表》)

 

身不得 男儿列 心却比 男儿烈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亲贤臣 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 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解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注意抓住题干中重要的提示词语,这些关键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暗示、限制了答案;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容易写错的字词有:列、烈、蜡炬、汗青、倾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日:“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成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日:“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竞不顾,述深以为恨。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B.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C.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D.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后为父误刮去之  安陵君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B.羲之自为序申其志  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C.固求之  能谤讥于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D.羲之欣写毕  则北通巫峡(《岳阳楼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2)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

4.下列关于内容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文中太尉选择王羲之为女婿,是因为他泰然自若,面对诱惑淡泊从容。

B.“会稽山阴之兰亭”中的“阴”是指山的北面。在古代把“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作“阳”。

C.“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中的“东厢”为古代庙堂东侧的厢房,后泛指正房东侧的房屋,东厢房的等级高于西厢房。

D.王羲之认为书法家张芝临池学书非常勤奋,就算后人都像他那样学习,书法水平也一定无法超越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芳心苦·杨柳回塘

[宋]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牟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绿萍涨断”句,从侧面表现了回塘偏僻,环境清幽,传达出无人问津的寂寥和落寞的情绪。

B.这首词咏杨柳,以鸳鸯和莲花来陪衬。杨柳立岸,鸳鸯戏水,莲花散发芬芳,一幅杨柳水墨图。

C.“红衣脱尽”,是指花瓣飘零;“芳心苦”,是指莲心有苦味。将花比人,一语双关,道尽了志不得行,才不得展的苦楚。

D.“当年不肯嫁春风”,表明她具有一种不愿意和其它花一样争妍取怜的高洁、孤芳自赏的性格。

2.结合词句,说说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学会欣赏

李建永

①生活里需要学会欣赏。

②我们欣赏大千世界,首先要从欣赏身边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开始;这当中,又首先要从欣赏朝夕相处、休戚与共、“一个锅里搅稠稀”的家人开始。

③记得女儿读小学二年级时,用“辛苦”一词造句。她写下:我们上学最辛苦。我问,为啥说上学最辛苦?女儿说,我早晨起床上学,爸爸还在睡觉;我晚上回家写作业,爸爸躺在床上随意看书。我觉得我比爸爸辛苦。我哈哈大笑说,说得好。

④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女儿写暑假见闻类作文,写到奶奶家的鸡栖息在院子里的果树上,老师一句批语:“只有你奶奶家的鸡才会上树”,女儿既委屈又沮丧。我耐心地对她说,爸爸认为你这篇作文真实生动,写得很棒;但是,由于老师的闻见所限,不熟悉农村的真实生活,也不知道古诗词中“鸡呜树巅”所在多有,比如汉代《鸡呜》诗即有“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三国时期阮籍的《咏怀》诗有“晨鸡呜高树,命驾起旋归”,西晋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云“虎啸深谷底,鸡呜高树巅”等等,所以老师的这句评点不足为训。女儿诧异地问,老师也有不知道的?我摸着她的小脑瓜说,知识是无穷尽的,莫嫌知事少,只欠读书多,你要好好读书。

⑤前几天,妻子拿着一幅饶宗颐先生的篆书,问我这几个字怎么念。我说,应该是“曾三颜四,禹寸陶分”吧。她问,啥意思?我说,前者讲“克己复礼”,后者说“爱惜光阴”。孔门弟子曾参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同为孔门弟子的颜回亦云:“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为“曾三颜四”。《淮南子》记述:“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晋书·陶侃传》记载:“(陶侃)常话人日: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是为“禹寸陶分”。妻子感叹道,原来如此,短短八个字,包含这么多思想内容。

⑥其实,妻子原本是不喜欢提问的。也许是年轻时太爱面子,她当年对不知道的东西从来不问,即使我问她“这说的是啥”,她也会用“你说呢”反客为主,试图“蒙混过关”。那时,我经常借用朱子的话对她说,学如叩钟,小叩则小鸣,大叩则大鸣,不叩则不鸣;心里有疑问,却疑而不问,疑问就永存心中,怎么可能释疑明道呢?就这样“婆婆妈妈”地说教着,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就月将,渐次影响,妻子知道我心下欣赏的是提问者,才慢慢启齿发问,才有了长足进步。

⑦“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也许一个欣赏的眼神,即可化作一种莫大的鼓舞。由于我对提问者特别欣赏,鼓励了妻子提问的积极性,乃至激发了探索其他技能的可能性。不认识的繁体字,她问;不知道的典故,她问;不了解的草木虫鱼等百科知识,她问;不理解的哲学命题,她问……遇到我所不知道或不能够确切解答的,我们就及时查阅,现场作答。多少年走过来,妻子与我“问答相长”,释疑解惑,共同进步。她已经从原来的临渊羡鱼者,变成后来的退而结网人。当初,她觉得能写一手好文章的人,那是高山仰止,何等了得。而今,她自己就能写一手不错的文章。当初,她看着我和女儿一起练毛笔字,万般艳羡,只是怎么都不肯拿起笔来写下一撇一捺;而今,她天天提笔临帖写字,而且已经写得有模有样,把我和女儿甩在了后面。这些点点滴滴的进步,都是和日常生活中家人的陪伴、赞赏和鼓励分不开的。

⑧其实,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不同程度的欣赏和鼓励。只要你适当地给予家人、亲戚、朋友和同事以赞许和肯定,他们就能从你的善意中获得鼓舞和力量。歌德说过,最真诚的慷慨是欣赏。千万不要忽略了欣赏的价值和意义,正确的欣赏可以给人以正能量甚至可以塑造人。

⑨能够正确地、从容地欣赏别人的人,必然是一个明智的人,自信的人,宽厚的人,有担当的人,谦逊的人,同时还是一个向上、向善、向美的人。不然的话,一个心胸褊狭、鼠肚鸡肠、喜欢搬弄是非、见不得人好的人,怎么可能颔首微笑、慷慨大方地去欣赏别人呢?

⑩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只有睁开眼睛看到他人的“寸长”,欣赏他人的美善,才有可能补足自身的“尺短”,补齐自身的短板。一个人能够经常看到别人细微的长处,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长处,这是一种境界和能力。

(《人民日报》(2019年11月06日20版)

1.文章第三段讲述女儿用“辛苦”造句的趣事,有什么作用?

2.请结合选文,说说下面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即使我问她“这说的是啥”,她也会用“你说呢”反客为主,试图“蒙混过关”。

3.请从文章构思的角度说说第⑦段不能和第⑥段调换顺序的原因。

4.联系上下文,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当初,她看着我和女儿一起练毛笔字,万般艳羡,只是怎么都不肯拿起笔来写下一撇一捺;而今,她天天提笔临帖写字,而且已经写得有模有样,把我和女儿甩在了后面。

5.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理解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呵护青年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新论)

施郁

①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科学始终提供着基础性的原动力和普惠性的推动力。经历了几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后,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重要性。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迅猛发展,人类又一次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对于青年科研工作者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②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在给2019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的贺信中指出:“让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施展抱负、成就梦想,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共创人类发展的美好未来!”科技的未来在青年,如何才能让矢志投身科学探索事业的青年人才心无旁骛、潜心研究,如何让他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轻装上阵”,是一个重要课题。

③从科学家成长历程来看,青年成才离不开各方助力。“科学探索奖”发起人之一、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在颁奖典礼上说,一个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困难时期,是获得博士学位以后的5到10年期间,在此期间要选择一个领域,要在这个领域里做出来一个能够站得住的工作,这是一个挑战。这番话引发科研工作者的共鸣,也让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科研工作者。

④真实的科学研究没有那么浪漫写意,科研工作者的生活也不像影视剧里那么丰富多彩。科学前进的每一小步,背后都耗费了大量的心血。科研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受得起失败,每天实验室、家、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很可能就是职业生涯的常态。这个时候的科研工作者,可能就是一位“孤独的旅行者”。在寻求创新而又尚未取得最终突破的关键时期,是最难熬的日子,也是最容易放弃的阶段,他们需要雪中送炭的帮助,需要一点光,照亮他们继续攀登科学高峰的路,呵护他们不断追寻未知的科学探索精神。

⑤科学事业发展有赖科研人才兴盛,因此也需要对人才的充足支持。青年人才把人生最美的时光运用好,才能在通向重大成就的漫长道路上,真正把潜力发挥出来。目前,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近期引发讨论的一些“卡脖子”问题,也让全社会对基础科学研究以及前沿核心技术探索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期待更多的力量加入进来,为青年科研工作者们提供更多助力,这对于鼓励青年科学家深入探索基础科学前沿科技,具有重要的意义。

⑥让科学家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让科学探索成为公众尤其是年轻人的追求,让科研工作成为一种新时尚,是默默奉献的科研工作者们的美好愿望。在科学的星辰大海中,希望能极多的同行人,在科学探索的大道上,为科学家摇旗呐喊,在更多人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让更多人在年少时许下成为一名科学家的愿望。如此,方能在未来静待这颗种子慢慢发芽、开花、结果。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2日09版)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下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这个时候的科研工作者,可能就是一位“孤独的旅行者”。

3.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近期引发讨论的一些“卡脖子”问题,也让全社会对基础科学研究以及前沿核心技术探索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为研发自己的操作系统“鸿蒙”这一核心技术,可以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

B.作为投身科学探索事业的青年人才,只有心无旁骛、轻装上阵,才能更好的面对挑战。

C.选文③、④、⑤段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呵护青年科学家探索精神的原因,很有说服力。

D.选文结尾运用文学性语言,号召人们为科学家摇旗呐喊,在更多人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静待花开。

 

查看答案

请以“一个    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