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命题作文 请以“生命中的那条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

命题作文

请以“生命中的那条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3)文中不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范文 生命中的那条路 在山脚下站定,阳光从茂密的树叶罅隙间透过,在山路上留下斑斑点点,晃得我眼睛一跳一跳的疼。 正值盛夏,山间的树木欢快地晒着太阳。微风吹过,干燥的树叶“沙沙”地摩挲作响,可它们似乎依旧乐不可支。我徒劳地喝着水,即使喝下去的水下一秒就可能变成蒙在皮肤上的汗。妈妈在不远处催我快点跟上。我无奈地叹口气:这山,看样子是不得不爬了。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却坚决不同意这句话。不信,你看看刚爬了几分钟山就已经累瘫,一屁股坐地上的我就明白了。正午的太阳可不是闹着玩的,火辣辣地投下来,将整个身体包得发烫。我的心情就如这正午的阳光,懒懒的、烦烦的。看着我们的队伍渐渐离我远去,我边狠狠地用力站起来边想:这样坐下去也不是办法,掉了队就不行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一口气爬一段再说。 就这样爬爬停停,在我感觉精疲力竭,累得身体好像不是自己的时候,终于发现山顶变得清晰了。我心中暗喜:还好,仅剩下一段阶梯了。我的双腿酸疼得厉害,倒不是像灌了铅一样,只是脚踝酸胀难忍,头皮甚至可以感受到汗珠的涌出、滚动、滴落。我趴在山路旁树荫下的石桌上,贪婪地享受片刻的清凉。 妈妈稍作休息后对我说:“都到这儿了,干脆爬到山顶再休息吧!”我看她也已经累了,脸颊边挂着汗珠。山顶?可那最后的一段阶梯长而曲折,周围也没有树木的遮挡,必是更加酷热难当的。心中打着退堂鼓,却又有些不甘心。既已到了这里,又何必轻言放弃。我咬紧牙关,努力站起来,腿愈加地酸疼,心中稍作犹豫。但几秒后又坚定了信念,直直走向阶梯。 我埋着头,故意不去看剩余多少路途,只是一个劲儿地走,即使每一步都那么沉重。渐渐越发力不从心,正在心中叫苦不堪时,我一步踏空,没有阶梯了,我到山顶了,我竟然爬上来了,心中莫名的兴奋,累和酸痛似乎都没有了。我向山下看去,透过淡淡的云层,可以隐隐约约看见刚刚走过的山路。那是怎样曲折的一条山路呀!可也正是这条路,教会我坚持不懈,终会成功。 这不真是生命中那条曲折又险的路吗?有了今天,自此我不会再为困难而止步了,因为我坚信:坚持终会带来为之奋斗的一切。即使会有困惑、遗憾,也不会停下我的脚步。 我会一直朝着生命中那条路的终点奋力奔跑,拼搏前行。 【解析】 本题为命题作文。喻体为一,化身万千:路可以是现实生活中“乡间阡陌小路、城市水泥大路、山间盘旋石路……”,也可以由实而虚,展开联想和想象,联想为人生“追梦路、强国路、爱心路、成功路……”。也可以将乡间土路上父母的叮咛与在外打拼时的不屈结合,铺就动人的亲情之路;如将天路“天路”行走的艰难和守边战士的为国奉献的"福路",谱写出动情的爱国之路等。这实际生活中的路与精神、心灵中的“那条路”衔接在一条线上,成为一个共同的主题。写作时可以将生活中的“那条路”的风景作为环境背景,渲染路边花的鲜润,树的长成。并将自己在路上的“行走”过程描摹出来:可以是直达某个目标,可以是迂回抵达心中的理想,并延伸自己的思想,将自己对生命的感受与“那条路”紧密相连,将人生感悟贯穿其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小到大,我们经历过无数次约定:与父母约定取得进步后得到奖励,与老师约定远离不良的习气,与伙伴们约定一齐努力达到心中的目标,与自己约定实现超越自我的梦想……敞开心扉说说吧,你曾有过怎样的特殊经历?

请以“我与            有个约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处填入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感情健康真实;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500字;5.文中请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查看答案

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中国作家曹文轩说:“希望有更多的人像我一样,利用中国经验,利用中国资源,讲述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故事。”小英、林子、阿莲决定以“讲述我们的中国故事”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他们选定的话题分别是:中国文学、中国制造、中国力量。

(小英统计的数据)

历届“国际安徒生奖”获奖统计表

时间

地区

1956-

1966

1968-

1976

1978-

1986

1988-

1996

1998-

2006

2008-

2016

总计

中国

0

0

0

0

0

1

1

日本

0

0

0

0

1

1

2

美国

1

2

1

1

1

0

6

欧洲

5

5

2

2

2

2

18

其他

0

0

2

1

1

1

5

 

(林子写成的新闻)

中国航天已呈领跑之势。2016年,“天宫二号”发射成功,成功对接“神舟十一号”飞船,并与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对接成功,计划于2020年初步建成中国载人空间站。届时,或将是人类唯一的在轨太空家园。不仅如此,中国高铁也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截至目前,国内运营里程已达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总体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中国高铁正在走进俄国、美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

(阿莲搜集的材料)

中国目前承担的国际维和经费仅次于美国,为世界第二。中国派出的军事维和人员达2720人,居世界第一,在冲突不断、疾病肆虐、气候恶劣的地区,都有中国维和军人的身影。

1.读小英提供的图表,说说你的发现。

初读图表,令人惊喜的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读图表,引人深思的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

2.林子写成的新闻还差一个标题,他想采用对偶句式,请你帮帮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奶奶的粽子

韩逸萌

①“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的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②奶奶的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③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④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

⑤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却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⑥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里。我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做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

⑦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裹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⑧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1.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围绕这个线索,作者依次写了奶奶为包粽子做精心准备、奶奶包粽子的灵活、煮粽子的漫长、我睡醒后吃粽子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联系语境,揣摩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轻轻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

(2)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

4.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查看答案

蚂蚁的群体智慧

彼得·米勒

①我曾以为蚂蚁做什么事都心中有数。那些列队爬过我厨房台面的小家伙们看上去是那么信心十足,于是我猜想它们早就订好了计划,知道要去哪儿,要做什么。不然的话,蚂蚁又怎能做出组织行军路线、建造复杂蚁穴、发动大规模突袭等奇妙的行为呢?

②结果我错了。蚂蚁毕竟不是聪明的小工程师、建筑师或武士——至少单个蚂蚁不是。当需要决定下一步怎么做时,大多数蚂蚁都毫无头绪。

③那我们又该怎么解释地球上已知的大约1.2万个蚂蚁物种的繁荣呢?它们在1.4亿年的进化中一定学到了什么。

④蚂蚁并不聪明,但聚在一起就聪明了。蚁群可以解决对单个蚂蚁来说不可思议的问题,比如寻找通往食物源的最短路径,分派工蚁做不同的工作,或保卫领土不受邻居侵袭。落单的时候,蚂蚁可能就像个小傻瓜,但聚成蚁群就能对环境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这是因为它们拥有一种被称做“群体智能”的东西。

⑤个体的简单行动怎样组合成了群体的复杂行为?如果几百只蜜蜂中间有许多不同意见,它们如何做出关于蜂巢安置的重大决定?是什么使得一群鲱鱼如此精确地协调行动,能在瞬间改变方向,仿佛是单一的银色有机体?这些动物中,没有哪一个能够看到全局,但每一个都为群体的成功出了一份力,它们集体表现出的能力甚至让那些最了解它们的生物学家都感到神奇。

⑥蚁群运作的要诀之一是:没有哪只蚂蚁执掌大权。没有将军来指挥武士,没有经理来使唤工人。蚁后只负责产卵。哪怕蚁群中有50万只蚂蚁,也能无需管理而正常运作——至少不需要我们所熟知的那些管理形式。它们靠的是个体之间的无数次互动,共同遵循着一套简单的经验法则——科学家称之为“自组织系统”。

⑦蚂蚁是用触觉和嗅觉进行交流的。两只蚂蚁相遇时,就用触角互相嗅一嗅。觅食蚁每天离穴之前,一般都要等早晨的巡逻蚁回来。巡逻蚁进入蚁穴时,会和觅食蚁简短地碰碰触角。与巡逻蚁的接触是一种刺激,驱使觅食蚁出门。觅食蚁通过与巡逻蚁相遇的频率来判断出门是否安全。如果巡逻蚁回巢的频率正常,就该出去觅食了。如果不正常,就最好再等等。外面可能风很大,也可能有一只饥饿的蜥蜴等在那里。一旦有蚂蚁开始觅食并带回食物,其他蚂蚁就会根据自己与返回的觅食蚁碰面的频率,陆续加入觅食的行列。

⑧没有一只蚂蚁能够看到全局。没有一只蚂蚁指挥别的蚂蚁做事。归根到底,它们是不需要领导的,即使是复杂的行为也能通过相对简单的互动来协调进行。

(选自《智慧背囊》,有删节)

1.作者为什么曾以为蚂蚁做什么事都心中有数呢?

2.文中运用了不少疑问句,疑问句的运用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3.蚂蚁并不聪明,为什么说聚在一起的蚁群就聪明呢?

4.文章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野有麦场   _____

(2)一狼其中  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文共有五段,请在下面横线上各填上一个恰当的动词(限一个字),使之成为各段的大意。

遇狼→________狼→_______狼→_______狼→_______

4.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