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各一处)。

(1)是以分兵屯田。

(2)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耕于南阳

(2)先帝不臣卑鄙

(3)仰于官

(4)其所言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

4.说说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作用。

5.结合上面两段文字,具体说说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1.(1)是以/分兵屯田 (2)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 2.(1)亲自 (2)因为 (3)全,都 (4)按照,遵从 3.(1)我因此有感而情绪激动,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2)诸葛亮常常担心粮草接济不上,而使自己志愿不得实现。 4.侧面描写,通过司马懿这一老对手对诸葛亮的由衷赞赏,突出诸葛亮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 5.知恩图报,从“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可以看出;勤于政事,从“受命以来……深入不毛”可以看出;知人善任,“至于斟酌……允之任也”可以看出;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从“亮遗命……”和“亮自表后主”一段可以看出;有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从“今南方以定,兵甲已足”和与司马宣王相持百余日,以及去世后,司王懿对他的评价可以看出;治军有方,从“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可以看出。(答出四点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技巧:分句,句子成分,关联词,虚词。(1)是以(关联词,于是)/分兵屯田(命令士兵分别屯田)。(2)耕者(主语,耕田的士兵)/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谓语,混杂在渭水边的居民间)。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躬耕于南阳:在南阳亲自耕田。躬,亲自。 (2)先帝不以臣卑鄙:先帝不因为我地位、身份低微。以,因为。 (3)悉仰于官:完全由政府供给。悉,全,都。 (4)如其所言:果真和他说的一样。如,按照,遵从。 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由,因为。是,这。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遂,于是。许,答应。驱驰,奔走效劳。(2)每,经常。患,担心。申,实现。 4.本题考查情节作用。1)概括内容。司马懿称赞诸葛亮是一个奇才。2)分析。整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诸葛亮,这里通过司马懿的称赞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之出色。效果更加突出。 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1)知恩图报,结合“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可知,诸葛亮因为先帝的欣赏和礼贤下士,感受到先帝的诚意,从此以后一直为先帝所驱遣,看出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2)结合“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可知,诸葛亮在出征前安排好每个人的岗位,看出他是一个知人善任的人。3)结合“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可知,他是一个勤于政事的人。4)结合“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等句子看出,诸葛亮为北伐做好了准备,看出他是一个有杰出政治、军事才能的人。5)结合“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看出,诸葛亮的治理下,士兵没有影响百姓的生活,百姓生活的比较安定,看出他是一个治军有方的人。6)结合“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等句子看出,诸葛亮不在乎外物,他是一个廉洁自律、不重富贵的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溪

唐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①桃花溪:水名,在湖南省桃源县桃源山下。这是借陶潜《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写景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此时唐朝已经由繁盛走向衰败。张旭写这首诗时的心境颇似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心境。②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1.“隐隐飞桥隔野烟”一句中“隔”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试分析“隔”字有何妙处。

2.诗歌的后两句“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理想?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______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3)夕日欲颓,____________。(陶弘景《与谢中书书》)

(4)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6)晏殊《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出美好事物的消逝往往伴随着重现,表现了人们怅惘之间犹觉一丝欣慰的微妙情绪。

(7)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现古代仁人在不同处境中都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江海中学拟开展“阅读名著,体悟人生”主题活动,假如你是该校学生,请你积极参与。

(1)活动一:出版刊物

学校拟就本次活动出版专刊,请你为该专刊设计两个栏目。

(2)活动二:主题报告

学校就该次活动拟邀请南通籍著名作家黄蓓佳老师于1月28日来学校报告厅,就“名著阅读与人生修养”作一次主题讲座,请你以校学生会主席的身份电话邀请。请写出电话邀请的内容。

(3)活动三:阅读名著

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语言文字之美,还让我们体验到作者深邃的思想和社会责任。请结合《格列佛游记》中的某个具体情节,谈谈作者是怎样进行社会讽刺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xiè hòu一本好书,如同在春之暮野,令人心动。它为你打开一扇窗,临窗而望:塞北江南,任意chí chěng。看,北平的长春藤激发了反抗的意志 A 听,鼎湖山的泉声引起生命的xiá xiǎng……阅读, B (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着我们的心灵,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请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A处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B处。

B处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后作文

材料一: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材料二: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材料三: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艾芙。居里《美丽的颜色》)

你对“乐”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或者,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哪些关于“乐”的经历和感悟?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