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邻居赵五(安谅) 明人和老王等几个人站在医院门口,迟疑...

阅读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邻居赵五(安谅)

明人和老王等几个人站在医院门口,迟疑不决。又有两个邻居匆匆走来,见着他们,神情颇为诧异:“怎么不进去?难道赵五他,走了?”“别瞎猜,听说已苏醒,脸部烧伤外,其他没有问题。”明人连忙制止。“那你们怎么不进去探望呀?”其中一位疑窦顿生了。“这,这……”老王开口了,吞吞吐吐:“有人说,这场火是他引发的。他在家打牌抽烟……”现场一片静寂。好一会儿,老王说:“我看可能是他,他就喜欢喝酒、搓麻将,每天晚上都要闹到半夜。夜里,我们都在睡梦里,谁会发现着火了呢!”“这么看来,是他自己惹了祸,然后怕出人命,逐个敲了我们的门?”有人跟着嘀咕了一声。

赵五家里排行老五,五十多岁了,前些年提前下岗了,无所事事,就爱找人在家喝大酒、搓麻将。喜爱清静的邻居对他很有意见,常常向物业投诉。物业找上门几次,赵五有所收敛,可玩耍的习性未改。

昨天半夜,明人和邻居们的房门被赵五敲响。赵五本有结巴,这回更严重了:“快,快,快走了,着,着,着火了!”果然就嗅到一股刺鼻的烟味。在一片慌乱中,楼上楼下的几十户居民,大人小孩,都匆忙下了楼道,人们大都睡眼惺忪,衣衫不整,有的甚至就裹着毯子,扶老携幼,惊慌失措。赵五却没下楼,还蹬蹬蹬往楼上跑。明人问他上哪儿,他说,他去楼上通知其他人。“你自己注意安全!”明人提醒着他,扶着邻居一位老人下楼,看他急如星火地与自己擦肩而过。

大家安全撤到了楼下,消防车已呜呜地赶到。十五六层高的楼烟雾滚滚。明人四下找寻,仍不见赵五的身影。坏了,他一定被困在楼里了。明人连忙找到一位现场消防指挥员,告知这一情况。指挥员迅速问明情况,拿着对讲机下了命令。只见几位消防战士像蜘蛛人似的,飞速攀爬到了楼上。高压水龙头的水柱也射向了烟雾和火海。

当消防员把赵五从楼层的烟雾中救下来时,他已昏迷不醒,面目全非。很多邻居当场就哽咽不止。载着赵五的救护车,飞驰而去。

“多亏了赵五呀!不是他敲门,我们都生死难料!”邻居老王感叹了一句,其他邻居也附和着,点头称是。不少人泪挂双颊,既为赵五的行为感叹,也为他目前的状况揪心。

火很快扑灭了。不幸之中的大幸,除赵五外,楼内没有别的人伤亡。由于救火及时,大火只在楼道一时猖獗,并未殃及各家室内。只有赵五家的门被烧成一团黑。

一清早,明人提议去探望赵五。赵五是英雄,没有他一一敲门,后果不堪设想。他们抵达医院门口时,碰到了一早就在忙乎的邻居刘大妈。她说,她想了半夜,这场火来得蹊跷,很有可能是赵五自己在家里抽烟燃了火,要不,他怎么会最先知道,而且也只有他家的门被烧毁了。这一说,令大家都震惊了,连老王都嘟囔道:“这个说法有道理。”

大家犹豫了好久。又有几拨邻居过来了,他们也都是赶来探望赵五的。这场面确实有点尴尬。

沉吟了一会儿,明人开腔了:“在事情未弄清之前,这还只是猜测。何况,赵五也是为救大家才烧成这样的。我们去看看他,是应该的。”

躺在重症病房的赵五,脸被包扎得很严实,只露出了嘴巴、两颗眼珠和两个鼻孔。鼻孔里还插着一根管子,护士正在给他进食。

赵五的妻子抽泣着说:“这两天赵五身体不好,他们早早熄灯睡了。突然,赵五从床上跳了起来,吓了我一跳。他使劲嗅了嗅,说声:‘糟了!’连忙开门观望,又赶紧回屋,把我从床上拖了起来,一起下了楼。刚下一层,他又独自返回了。我拉他不住,他说他要叫醒邻居们……”

在场的邻居,都听着,好半天都不吭声,有的人欲言又止,老王、刘大妈则表现得似信非信。

只有明人再三说道:“谢谢赵五,真的谢谢赵五!”

几天后,调查结果出来了,火灾原因是楼道的电表间自燃。赵五的家门正巧紧挨着电表间。

“赵五真是英雄啊!”老王、刘大妈挨家挨户串门,说要推荐他为见义勇为的英雄。媒体来采访了,老王、刘大妈又抢先在镜头前露脸了:“赵五是英雄,我们早就看出来了……”

——2019年9月《中学生阅读》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2.小说开头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3.结合文章中有关描写邻居老王是个怎样的人?小说中“明人”这个名字有何用意?

4.本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你能结合全文分析一下吗?

 

1.赵五因帮助邻居脱离火灾而受伤,邻居们先感激后来却怀疑赵五造成火灾,真相调查出来后邻居又赞美赵五。 2.倒叙,将邻居对赵五的怀疑放在前面写,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也引出下文对赵五的经历的介绍,使文章情节波澜起伏。 3.邻居老王先赞叹赵五舍己为人的壮举,后来听了刘大妈的分析后他又认为赵五是火灾的始作俑者,真相大白后又抢着在电视上露脸,可见老王是个没有主见,人云亦云,对人有偏见,又喜欢出风头的人。“明人”这个名字暗示“明人”是邻居中唯一的明白人,他头脑清醒,能客观冷静地分析问题。 4.文中赞美赵五的见义勇为,却在第2段介绍了赵五的经历,表现出赵五身上存在不少的陋习,使得邻居对他有成见,也为下文邻居对他的怀疑做铺垫,这就是“先抑”;到最后真相大白,赵五确实是舍己为人的英雄,这就更加突出了普通百姓身上的英雄情结,人物形象真实、丰满。这就是“扬” 【解析】 1.这道题考查对文章的内容梳理和概括。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从“当消防员把赵五从楼层的烟雾中救下来时,他已昏迷不醒,面目全非”可以概括出故事的起因:赵五因帮助邻居脱离火灾而受伤;从“又有几拨邻居过来了,他们也都是赶来探望赵五的”“这场火来得蹊跷,很有可能是赵五自己在家里抽烟燃了火,要不,他怎么会最先知道”可以概括出事情的经过:邻居们先感激后来却怀疑赵五造成火灾;从“老王、刘大妈挨家挨户串门,说要推荐他为见义勇为的英雄”可以概括出事情的结果:真相调查出来后邻居又赞美赵五。根据以上内容即可概括出答案。 2.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记叙文顺序的理解。记叙文的顺序主要有:顺序、倒叙和插叙。倒叙的作用:使叙述有波澜;造成悬念,引人入胜。这篇小说运用的是倒叙,先写赵五救火受伤住院,“明人和老王等几个人站在医院门口,迟疑不决”引出邻居对赵五的怀疑,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出下文对赵五因下岗无所事事喝酒打牌经历的介绍,增强了邻居对赵五引发火灾的怀疑,使文章情节波澜起伏。 3.这道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特征的分析概括。分析时,要结合文章人物的活动环境,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尽量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关于邻居老王,从“‘多亏了赵五呀!不是他敲门,我们都生死难料!’邻居老王感叹了一句,其他邻居也附和着,点头称是”,他先是赞叹赵五舍己为人的壮举;从“连老王都嘟囔道:‘这个说法有道理。’”可以看出,老王在听了刘大妈的分析后又认为赵五是火灾的始作俑者;真相大白后又抢着在电视上露脸。综合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老王是个没有主见,人云亦云,对人有偏见,又喜欢出风头的人。关于“明人”这个名字,从“沉吟了一会儿,明人开腔了:‘在事情未弄清之前,这还只是猜测。何况,赵五也是为救大家才烧成这样的。我们去看看他,是应该的。’”可以看出,“明人”是邻居中唯一有头脑,有主见,明白事理的人,他头脑清醒,能客观冷静地分析问题。 4.这道题考查对文章欲扬先抑写法的理解。欲扬先抑的作用是: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本文主题是赞美赵五的见义勇为,却在第2段介绍了赵五因下岗无所事事喝酒打牌的经历,表现出赵五身上存在不少的陋习。从“喜爱清静的邻居对他很有意见,常常向物业投诉”可以看出,因为赵五的陋习,使得邻居对他有成见,也为下文邻居对他的怀疑做铺垫,这是“先抑”;到最后真相大白,“几天后,调查结果出来了,火灾原因是楼道的电表间自燃”,赵五确实是舍己为人的英雄,这就更加突出了赵五的崇高品质。人物形象更加的真实、丰满。这是后“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用类文本阅读,完成各题。

诗意地生活

①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平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

②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人生三重境界。

③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略”。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到碧霄?

④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现世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

⑤收获,是第三层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奋斗之泉浇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这一片金黄的麦田,折射出一段闪亮的人生之路。且不论这“麦田”是大是小,也不说这收获是否等值付出,只要是收获,便已是一种结果,成功了,便收获鲜花与掌声,失败了,便收获一段经验几多教训,然后从头再来。就像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收获,是收获理想,收获奋斗,收获一段诗意的人生。

⑥我们的生活虽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但理想让它明亮,奋斗让它真实,收获让它有一片金黄的款款诗意。

⑦用执著打破命运的锁,把生活活出诗意,种下理想,不懈奋斗,相信终会有“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收获!

(摘自“百度文库”,有删改)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论点。

2.请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

3.文中第⑤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我们作为初三学生面临压力、焦虑,负担、责任……似乎毫无诗意可言。请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文章说说什么才是真正的诗意地生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快意事做不得

神宗时,以陕西用兵失利,内批出令斩一漕官。明日,宰相蔡确奏事。上曰:“昨日批出斩某人,今已行否?”确曰:“欲奏知。”上曰:“此人何疑?”确曰:“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臣等不欲自陛下始。”上沉吟久之,曰:“可与刺面③,配远恶处。”门下侍郎章惇曰:“如此,即不若杀之。”上曰:“何?”曰:“士可杀,不可辱。”上声色俱厉,曰:“快意事更做不得一件!”惇曰:“如此快意事,不做得也好。” 

(选自 高文虎《蓼花洲闲录》,有删改)

(注)①内批出令:皇宫下令。②漕官:管粮草运输的官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 欲奏知     ______       (2) 何  ______

2.用“/”划出下面句子的停顿。(停两处))

祖 宗 以 来 未 尝 杀 士 人 臣 等 不 欲 自 陛 下 始

3.翻译下列句子。

(1)可与刺面,配远恶处。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唐雎不辱使命》)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4.这是一个“士可杀不可辱”的例子,让无数学者感动过。请结合全文分析其感动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诗词,完成小题。

西江月   遣兴①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注)①这首词大约为辛弃疾后期闲居瓢泉时所作。

(1)这首词题目“遣兴”的意思         ;上片前两句写          ,后两句写        

(2)全词三见“醉”字,隐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1)诗歌中的意象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

中国,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这段文字题为《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选自《         》,作者这一时期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            ”和“             ”。

(2)名著中的人物

A    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怎生打扮?但见: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这是《水浒传》里的文字,请写出A、B两处人物名字。A          B           

(3)名家人物评论

清代金圣叹对这两个人物有如下评论:

A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

B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

①金圣叹评论人物A“精细”,请结合相关情节解说。

②金圣叹为什么说B“熬得住”“做得彻”?请结合相关情节解说。

 

查看答案

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班级想请你为主编来编写一本班史,取名为《花样年华——我们的初中生活》,内容可以分为哪几个板块?(至少写出三个)

(2)班委会正在筹备“岁月如歌”演讲比赛,请帮忙完成准备工作的分工。

选手:       ①        ,反复演练;

主持人:         ②                 

班主任:制定评选规则,设置奖项。

(3)请你为本次演讲比赛的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字数80字左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