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潼关》,完成下面小题。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

阅读《潼关》,完成下面小题。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这首诗用“高云”烘托出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_____”突显了潼关城的寂寥与辽远,从视角和听觉角度渲染出潼关独特的氛围。

2.诗人借助河山的“犹嫌束”“不解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 示例:①潼关城的雄伟 ②秋风吹散马蹄声(或“马蹄声”) 2.示例:表达了诗人摆脱束缚、勇往直前、追求自由的思想情感。 【解析】 1.“终古高云簇此城”意思是千年的高云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借高云烘托潼关城的高大雄伟,“秋风吹散马蹄声”意思是阵阵秋风吹散了“得得”的马蹄声,突显了潼关城的寂寥与辽远,前两句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渲染出潼关独特的氛围。 2.本题考查诗人情感。三、四句,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借景抒情,融进了诗人要求冲破约束的奔放情怀,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追求自由的心态的外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3)《〈论语〉十二章》中表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为了领略北京的城市风貌,学校团委组织了“居北京·识北京”的文化专题活动。

1.(登城楼·品威仪)

你了解天安门吗?下面是同学们查找的有关天安门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坐落在北京城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原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最初名“承天门”。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后更名为“天安门”,有“受命于天,治国安邦”之意。

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甲)城台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乙)城楼歇山重檐,造型典雅、金碧辉煌。城楼前碧波粼粼的金水河和雕琢精美的汉白玉金水桥、  ①  巧妙地配合,使天安门成为  ②  。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城楼又经过多次修缮,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国家举行重大庆典和集会的场所。天安门,以其500多年厚重的历史内涵,高度浓缩的中华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成为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

(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写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冒号        (乙)逗号            B.(甲)破折号        (乙)逗号

C.(甲)冒号        (乙)分号            D.(甲)破折号        (乙)分号

(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挺秀的石狮和雄健的华表            ②完美的一座建筑艺术杰作

B.①挺秀的石狮和雄健的华表            ②一座完美的建筑艺术杰作

C.①雄健的石狮和挺秀的华表            ②完美的一座建筑艺术杰作

D.①雄健的石狮和挺秀的华表            ②一座完美的建筑艺术杰作

2.(进剧院·赏国粹)

走进剧院,同学们看到了“京剧之窗”中介绍行当的相关材料。阅读这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京剧舞台上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在京剧里叫做“行当”。

生,扮演净、丑角以外的男性人物,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旦,扮演女性人物,有青衣、武旦、老旦等区别。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粗     ②     豪放或阴险奸诈以及相貌特异的男性人物,面部化(zhuāng   ①   用脸谱,唱用宽音或假音。丑,扮演滑稽人物,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舞台上的每一个行当都有其独有的表演特色和艺术魅力,都体现了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

(1)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化(zhuāng______   粗______   

(2)下面是同学们找到的京剧《芭蕉扇》的图片,请根据作品中人物的特点与上面的京剧知识,指出图片中的人物形象及其角色类型。

人物一:____________    角色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二:____________    角色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

3.(逛胡同·寻古迹)

胡同,是北京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同学们走进胡同,寻找历史文化的踪迹。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①胡同,是北京城的“血脉”,也是北京人的情结。②北京的胡同洋溢着        (浑厚    浓郁)的民俗风情,这里曾飘荡着老北京人        (浑厚    浓郁)的沿街叫卖声,高亢的嗓音悠然划过天际,        (唤醒    激活)了多少疲惫的神经,也        (唤醒    激活)了多少寡淡的味蕾,温暖了多少孤寂的心灵……③走进南锣鼓巷,你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元代胡同院落肌理,可以体会到规模最大、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的特色。④走进烟袋斜街,你可以寻美食,看古玩,赏书画,可以感受民俗商业街的风貌,体会老北京的市井风情……⑤胡同,始终是最富典型意义的北京传统地方特色的象征,是活着的北京民俗风情博物馆。

(1)根据语境,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浑厚    浓郁    唤醒    激活        B.浑厚        浓郁    激活    唤醒

C.浓郁    浑厚    唤醒    激活        D.浓郁        浑厚    激活    唤醒

(2)下列对文段中的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句把“胡同”比作北京城的“血脉”,突出了胡同对于北京城的重要性。

B.第②句将“沿街叫卖声”拟人化,生动地写出了“叫卖声”清脆嘹亮的特点。

C.第④句用排比句写出走进烟袋斜街的多样民俗生活,表现了胡同文化的魅力。

D.第⑤句将“胡同”比作“活着”的“博物馆”,展示了北京胡同民俗风情的鲜活与丰富。

(3)很多作家都有在北京胡同里生活的经历,如老舍、冰心、郭沫若、史铁生等。下列对这些作家及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等。

B.冰心,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C.《雨的四季》的作者郭沫若,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等。

D.《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史铁生,代表作有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等

 

查看答案

请以《你是我生活的阳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文章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狼(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行甚远________        (2)担持刀________

(3)意________          (4)狼亦________

(5)止增笑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其一犬坐于前。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比较多,请任意写出3个。并想一想,从这些成语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怎样的?

4.狼很狡猾,但最终自取灭亡,这则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仙人掌的味道

仙人掌带刺,我总是不敢去碰它,那一身密集尖细的小刺,仿佛有着一种神秘的吸引力。

小时候有人对我说,仙人掌是很坚强的植物,它生长在大沙漠,在水分极少的情况下都可以顽强地存活。

他说:“人活着,不能是温室里的花朵,而要像仙人掌一样。”

真正了解仙人掌,是小学二年级的一个冬天。这个冬天的记忆,没有了打雪仗和堆雪人,而是疾病陪伴着我。

那天放学,是他骑着那辆黑色的老式横梁自行车带我去看病。

北方的冬天,风一吹起来,冰冷又干涩。我坐在自行车后座,尽管有他宽阔的后背帮我尽量挡着那不通人情的寒风,可我脸上还是硬生生的疼。

自行车顶着风行驶,时间久了他开始骑得有些吃力。他转过头来,略微喘气地对我说:“手冷的话,把手伸到我的棉衣里就暖和了。”至今,我还记得拽着他腰间皮带扣的温暖。

记忆中,他是个过于严肃的人,总会板着脸对我说:“要坚强,要坚强”。所以那时候,我即便是生了病也不敢撒娇耍赖。

在医院,医生确诊了我和班上其他小朋友一样,也是得了“腮腺炎”,然后给我开了一大堆药片,热水、防传染什么的话又叮嘱了一大堆,末了说:“回去买些仙人掌,把刺去掉,仙人掌捣烂给孩子敷在脸上。”

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仙人掌不只是“坚强”,它还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他很快买来了仙人掌。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仙人掌的肉,翠绿翠绿的,捣碎后的糊溢出很多晶莹碧透的汁,看上去美丽娇嫩,和它外表尖锐枯老的刺竟完全不同。

那些仙人掌肉被他捣碎后弄到一张膏药贴上,好让我因病而肿胖的腮帮敷着方便。

脸烫烫的,仙人掌带来的感觉却润滑清凉,高高肿起的腮帮果然就舒服很多。有时候仙人掌的汁会跑出来流到我嘴里,那苦苦涩涩却又清新的味道,很久以后我都还记得。

我忘记自己贴了多久,才把那些给我消了肿、却也给我带来闷痒和不便的仙人掌膏药摆脱掉,但是我清楚地记得,因为做膏药要仔细地剔掉仙人掌的刺,他的双手经常被扎得红红的。

多年以后,成长带着我离开了这个地方、这个人,回忆也在时间中慢慢被淡忘。

我又病了,而这次,身边却没有了会骑着自行车送我去看病的人。

生病的日子,只能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一不小心,一行泪流到了嘴角,凉凉的,凉凉的……仿佛,让我触碰到了当年仙人掌的清凉。

我想起了他,那个虽然总板着脸要我坚强,但也会骑自行车带我看病,又细心地替我捣碎仙人掌、替我敷药的人。

小时候受委屈,便对着妈妈撒娇。在他面前,却只敢坚强。

那种感觉,就像面对长满刺的仙人掌。

多年以后,我一个人在没有他的地方默默生病,才明白,一直以来,这个长满“刺”的人给了我一个多么美好的梦乡。

多年以后,也许我们会爱上某个温柔的男生,却难以永远在这样的温柔中感受这样的幸福。

难怪有人开玩笑说:“姑娘,别痴心妄想了,这辈子最爱你的男人,已经娶了你妈!”

这个男人,或许是比仙人掌更神秘的生物,他比仙人掌那一身刺更懂得隐藏和伪装。

他,就是爸爸。这就是仙人掌的味道。被他那一身刺骗到的人,永远不懂得他的柔软和清凉。

1.通读全文,请简要概述他为“我”做了哪些事情?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他转过头来,略微喘气地对我说:“手冷的话,把手伸到我的棉衣里就暖和了。”

3.“但是我清楚地记得,因为做膏药要仔细地剔掉仙人掌的刺,他的双手经常被扎得红红的。”一句中,“我”为什么会清楚地记得“他的双手经常被扎得红红的”?

4.文中作者写自己小学二年级的一个冬天里生病和多年以后的一次默默生病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5.全文多次写“仙人掌的刺”,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