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植树的牧羊人》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

阅读《植树的牧羊人》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páo      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听到这儿,我开给琢磨牧羊人的年龄。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第三天,我和牧羊人道了别。

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我应征入伍,在军队里待了五年。战争结来了,我只得到一笔微劳。好想去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啊!不由得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这一带乍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不过,A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从昨天晚上开始,我又想起了那个植树的牧羊人。我想,那一万棵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

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lǎng      。现在,他不再放羊。他说,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

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那一大片橡树也长得很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了;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他还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他是对的。B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选自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

1.阅读选文,根据读音书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1)páo_______根问底  (2)微________  (3)________劳  (4)硬lǎng_______

2.阅读选文,从下列语句中任选一句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A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B.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3.阅读(链接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链接材料)

儿子出生时,他在邮运路上;家人春节团聚时,他在邮运路上;面对抢劫的歹徒,他怒吼:“不准砸油车。”为了保护邮件,他身中17刀,4根肋骨被打断,甚至伤及头盖骨……在伤势复原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他没有放弃,顽强地造了生命的奇迹,回到了他热爱的岗位——小小邮车。其美多吉在雪线邮路上用生命坚守工作了29年,行驶里程相当于绕赤道35圈。他驾驶的邮车行驶在海拔5000米以上,夏天常有塌方、泥石流,冬天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积雪半米多深甚至会遭遇雪崩,但他从未发生过一次责任事故,圆满完成了一次次邮运任务,他是当之无愧的雪域高原的忠诚信使。

(1)选文和(链接材料)中都出现了“奇迹”一词,它们分别指什么内容?

(2)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植树的牧羊人和其美多吉的共同品质。

 

1. (1)刨 (2)bó (3)chóu (4)朗 2.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灰色薄雾比作铺在高原上的地毯,借远望之景表现牧羊人种树之多,赞美了牧羊人凭一己之力创造的奇迹。 示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白桦树比作笔直站立的少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桦树鲜嫩、挺拔的外形,展现了五年前种在谷底的白桦林的勃勃生机,表达了对植树牧羊人的赞美。 3.(1)示例:①选文中的“奇迹”是指牧羊人用大半辈子的时间种树,把荒漠变成了绿洲,使荒废的山村重新焕发了活力。②【链接材料】中的“奇迹”是指其美多吉在伤势复原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凭着对事业的热爱,坚持不放弃,顽强地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2)示例一:两人都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牧羊人遭受家庭变故后,选择一个人生活,坚持种树,把荒漠变成了绿洲;其美多吉不畏恶劣的自然环境,顽强地战胜伤痛,坚守岗位,圆满完成了一次次邮运任务。 示例二:坚守、默默奉献的精神。牧羊人数十年来靠个人的体力和毅力,把荒漠变成绿洲,为人类造福;其美多吉舍小家舍自己护邮件,用生命坚守工作29年,圆满完成了一次次邮运任务。 【解析】 1.刨根问底,拼音是 páo gēn wèn dǐ,意思是比喻追究底细。微薄,拼音:wēi bó。指收入少。酬劳,拼音是chóu láo,给出力的人的报酬。硬朗,拼音是yìng lǎng指身体健壮、强硬有力。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首先判断要赏析的句子是环境描写句还是人物描写句,其次判断是运用了修辞手法还是表现手法,最后分析其作用。“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这些白桦树……,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显然都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前者的写作对象是“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借远望之景表现牧羊人种树之多,后者的写作对象是“白桦树”,“鲜嫩、挺拔”展现了白桦林的勃勃生机。两句话都表达了作者对植树牧羊人凭一己之力创造的奇迹的赞美。回答其作用,依据比喻修辞的答题模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xx的……特点”进行答题。语言生动形象。 3.(1)本题考查炼字。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文本,“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就是证明,……那一大片橡树也长得很茂盛”“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据此可理解一处“奇迹”的意思;链接材料中,“在伤势复原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他没有放弃,顽强地造了生命的奇迹,回到了他热爱的岗位——小小邮车”“从未发生过一次责任事故,圆满完成了一次次邮运任务”,据此理解二处“奇迹”的含义。 (2)本题考查比较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方面解答:典型事件,人物的正面描写,作者评价和侧面烘托等。此题找出文本和链接材料中二人的相同点即可。如文本的“一个人种着树” “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和链接材料的“他身中17刀,4根肋骨被打断,甚至伤及头盖骨……在伤势复原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他驾驶的邮车行驶在海拔5000米以上,夏天常有塌方、泥石流,冬天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积雪半米多深甚至会遭遇雪崩”都写出了两人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文本的“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那一大片橡树也长得很茂盛”“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和链接材料的“其美多吉在雪线邮路上用生命坚守工作了29年,行驶里程相当于绕赤道35圈”都体现了二人坚守自己的事业,为人类默默奉献的精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游记》中取经之路漫长而曲折。其中一些经历堪称“取经之最”。你眼中的“取经之最”是什么?请从下面任选一角度或自写一个角度,结合相关故事情节(三调芭蕉扇除外)说说理由。

备选:①最难缠的妖怪        ②最厉害的宝物

选择(或自写):

理由:

 

查看答案

《朝花夕拾》中的许多人和事都对鲁迅产生了很大影响,促使他不断思索、进取。请任选其一,结合相关内容谈谈其对鲁迅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狼》和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甲)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豚泽之人养蜀鸡,有文而赤翁。有群雓周周鸣。忽晨风过其上,鸡遽翼诸雓,晨风不得捕,去。巳而有乌来,与雓同啄。鸡视之,兄弟也。与之上下,甚驯。乌忽衔其雓飞去。鸡仰视怅然,似悔为其所卖也。夫巫峡之险不能覆舟,而覆于平流。羊肠之曲不能仆车,而仆于剧骖。此无他,福生于所畏,祸起于所忽也。

(选自宋濂《宋文宪公全集》)

注:①(翁)鸟颈上的羽毛。②(雓())鸡雏。③[晨风]鸟名,一种猛禽。④(遽())立刻。⑤(仆)倒下。⑥ (剧骖(cān))七面相通的大道。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一狼径      后乃至 B.禽兽变诈几何哉      国人道

C.而赤翁    与儿女讲论 D.夫巫峡之不能覆舟    躁则不能治性

2.下列加点字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苫蔽成 B.狼不敢 C.一狼其中 D.鸡遽诸雓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一犬坐于前。

(2)鸡仰视怅然,似悔为其所卖也。

4.阅读(甲)(乙)两文,理解“福生于所畏,祸起于所忽也”一句的意思。屠户的“畏”指的是______________,“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蜀鸡的“忽”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祸”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①②空用自己的话概括,第③④空用原文回答)

 

查看答案

阅读《潼关》,完成下面小题。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这首诗用“高云”烘托出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_____”突显了潼关城的寂寥与辽远,从视角和听觉角度渲染出潼关独特的氛围。

2.诗人借助河山的“犹嫌束”“不解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3)《〈论语〉十二章》中表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