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图1) (材料一) 门头沟区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商及...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图1)

(材料一)

门头沟区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商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址亦有发现。元初,存在过“大周朝元年”政权;明代宛平县在此派典史;清道光二年派县丞;1928年成立北平特别市;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改称门头沟区。现在门头沟区东部的龙泉、永定、潭柘寺三镇,均属战国时燕国设置的五郡之一的渔阳郡。约1万年前,东胡林人来到门头沟区清水河谷东胡林黄土台地居住、生活和繁衍。此外,在沿河城的大东宫村、斋堂镇柏峪村等地,还发现了这一时期古人类生活的遗迹。在军庄村一带的墓葬中,曾发现春秋战国时燕国的刀币、青铜剑、青铜戈等。公元250年,曹魏时期镇北将军刘靖屯兵幽州,于区境内三家店处引漂水(永定河)入高梁河,使蓟城南北灌田2000顷,这是北京历史上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晋憨帝建兴四年(316)在区境内修建佛教名刹潭柘寺。距潭柘寺不远的戒台寺,是我国北方保存辽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寺院。

1927年初,中共北京市委在门头沟矿区建立了第一个门头沟特别直属支部;1932年在西部山区田庄高小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成立了第一个中共宛平临时县委;到1949年建国前,中国共产党在门头沟区境内共建立了230余个支部,发展6700余名党员;“七﹒七”事变后,八路军邓(华)宋(时轮)支队到斋堂一带开辟平西抗日根据地;1938年3月,在东斋堂村建立了北京地区最早的人民政权——宛平县政府。

(材料二)

马栏村地处太行山余脉,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南部。村内文化底蕴深厚,有很多名人在此战斗过。如:萧克于1925年投笔从戎,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和长征等。1938年2月萧克将军在斋堂组建了冀热察挺进军,活跃在冀热察抗击日寇,为华北地区的抗战斗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白乙化于1939年春率领抗日先锋队从内蒙来到平西,与冀东大暴动的抗日联军合并,组成华北人民抗日联军。抗战时期的峥嵘岁月给马栏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被人们尊仰为京西第一红村。继承红色革命传统的“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落成于1997年7月7日,后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材料三)

从整个区域上说,门头沟环境好,空气好,“三山两寺一河一湖”的优质资源,更是让门头沟区的环境和空气得到极大程度的净化。不仅如此,门头沟区域先天的自然优势也是独一无二的,山地面积98.5%,平原面积1.5%,在很大程度上净化了周边的空气,打造了一个别样的世外桃源。此外,门头沟目前有三条快速路直达市区:阜石路、莲石路、长安街西延线(2018年开通),全程无红绿灯且不收费,路面交通非常便利;轨道交通方面,有北京第一条磁悬浮列车S1号线从石门营站到苹果园站,2017年底已通车;西起门头沟上岸村站,东至通州宋庄站的R1号线,全程16站,将在2020年通车。

1.请你结合(图1)的信息,以中心城为参照标准,从东南西北四个方面描述门头沟区的地理位置;阅读(材料一)的内容后,概括门头沟区的特点。

2.在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日子里,门头沟区开展了以“热爱家乡,担当使命”为主题的戏剧展演活动。展演分为“沃土热血”“使命担当”和“致敬英雄”三个板块。请你结合(材料二)的内容,用上“沃土、使命、英雄”三个词语,为这次戏剧展演活动写一段总结性的话语,以发出号召,鼓舞人心。(40—60字)

3.结合上面三则材料,请你从“传承与发展”的角度,写下你的感受。

 

1.门头沟区位于北京中心城区西南,其东部与海淀区、石景山区、丰台区为邻,南部与房山区相连,西部与河北省交界,北部与昌平区、河北省接壤。历史悠久;红色革命根据地。 2.答案示例一:马栏村,一个见证了烈士英雄足迹的地方,那里拥有浸透了烈士献血的红色沃土。烈士们,英勇无畏,不辱使命!我们,永远铭记! 答案示例二:萧克和白乙化,以实际行动保卫了马兰村这片沃土,他们,是具有使命感的英雄。让我们向英雄致敬。 3.门头沟区作为拥有红色历史的革命老区,不仅孕育了有使命感的英雄,更是以崭新的面貌,在生态和轨道交通方面,迅速提升与发展。 【解析】 1.第一问,结合图1的信息,以中心城为参照标准,从东南西北四个方面描述门头沟区的地理位置。描述时注意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观察图1,门头沟区位于北京中心城区西南方向。东部是海淀区、石景山区、丰台区,南部是房山区,西部是河北省,北部是昌平区、河北省。用简明连贯的语言描述即可。第二问可结合材料一的内容“门头沟区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商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址亦有发现……”“1927年初,中共北京市委在门头沟矿区建立了第一个门头沟特别直属支部……到斋堂一带开辟平西抗日根据地”概括门头沟区“历史悠久、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特点。 2.题目结合材料二的内容,用上“沃土、使命、英雄”三个词语,为这次戏剧展演活动写一段总结性的话语,以发出号召,鼓舞人心。结合材料二中“萧克于1925年投笔从戎,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和长征等。……白乙化于1939年春率领抗日先锋队从内蒙来到平西,与冀东大暴动的抗日联军合并,组成华北人民抗日联军。抗战时期的峥嵘岁月给马栏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被人们尊仰为京西第一红村。”可针对马栏村或者人物萧克、白乙化的英雄事迹拟写,表达出赞美,号召人们向英雄致敬,弘扬革命精神。答案不唯一。 3.开放性试题,要求结合上面三则材料,从“传承与发展”的角度,写下自己的感受。门头沟区是红色革命根据地,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浸透了烈士献血的红色沃土。结合材料三“门头沟环境好,空气好,……门头沟目前有三条快速路直达市区……路面交通非常便利”等拟写门头沟区的发展状况。答案不唯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知识就是力量。”请你结合一部名著阅读的内容,说说你在生活或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是如何从书中获得力量的。(1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甲)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乙)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丙)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于泉上者      渊羡鱼    阵脱逃    其境

B.者歌于途      不众望    荆请罪    如释重

C.往来而不    连绵不    弹尽粮    空前

D.杂然而前    出新    慷慨    代谢

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理【解析】
欧阳修因为山水而陶醉,所以更想饮酒,因为“酒”在他心中是最美的象征。

B.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翻译: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理【解析】
作者认为举行宴会,畅快喝酒最能表达心情,所以应该远离过于嘈杂的丝竹声。

C.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翻译: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阴,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

理【解析】
欧阳修以树林之静对比鸟儿之动。游人走后,鸟儿在林间鸣叫,体现出大自然是禽鸟乐园的特点。

3.欧阳修和苏轼虽遭贬谪,却能安然自适,寄情山水。结合上文和(链接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1)子瞻感到快乐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2)简要概括“太守之乐”和“子瞻之乐”的不同。

(链接材料)

子瞻于齐安,庐于江上……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选自苏辙《武昌九曲亭记》)

注:①子瞻:苏轼的字。苏辙是其弟。齐安,即黄州(今湖北黄冈)。当时苏轼贬谪黄州,苏辙贬谪筠州。迁:贬谪。③褰(qiān)裳:提起衣服。④撷(xié):摘取。⑤适意:合乎自己的心意。⑥中:内心。

 

查看答案

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是一首酬答诗,颔联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诗人运用典故,怀念逝去挚友,并描述自己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情景,表达了诗人____的感慨;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承接颔联而来,形象生动,赋予哲理,表现了诗人_____的人生态度;颈联中的诗句现在也经常被引用来说明_____的自然规律。

2.下列诗句中,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的态度不相同的一项是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查看答案

(1)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在新中国七十年奋斗的历程中,英雄的建设者们在世界的东方建设了一个富强之国……他们是这个伟大民族的脊梁。“____________。”诗人李白《行路难》中的这句话,把奋斗的号角再次吹响,它激励后来者,在先辈们的鼓舞下,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伟大祖国的建设中。

 

查看答案

2019年是长征胜利八十三周年,为了让同学们铭记历史,传承长征精神,学校组织开展了“讲长征故事,诵主席诗词”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ニ、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英勇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击退了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红军翻过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取得胜利。长征的胜利,是理想的胜利,是信念的胜利。这场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             

长征是二万五千里的奔波,也是二万五千里的意志。在这段路上,有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写下了《七律﹒长征》这首壮丽的诗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诗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的英勇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让我们铭记历史,传承长征精神,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1.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第一段结尾处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实现了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②开启了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征程

③宣告了敌人想要消灭红军意图的彻底失败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2.对毛泽东的这幅书法作品,评价恰当的一项是

 

 

A.笔法遒劲有力,结构简省,气势磅礴。

B.运笔自然洒脱,线条流畅,奔放自由。

C.字体大小参差,整齐方正,浑厚大气。

D.用笔收放自如,讲究布局,一气呵成。

3.毛泽东笔下的长征诗词,没有刻意描写长征经历的苦难和牺牲,而是洋溢着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其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写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和飞夺泸定桥时的惊险悲壮。下列选项中,与这句话所运用的修辞方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4.下面是王华同学为长征写的一幅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字,请你为他填入一个恰当的字。

金沙雪岭,金戈铁马,长征示红军铁骨。

赤水冰河,银枪冷箭,革命____战士英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