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健康阅读势在必行 ①唯有书香能致远。健康阅读可以熏陶我...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健康阅读势在必行

①唯有书香能致远。健康阅读可以熏陶我们的心灵,可以涵养我们的气质和自信,进而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我国自古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而今,全民阅读工程也被列入“十三五”时期文化重大工程之一。

②然而,数字化时代,阅读陷入了令人尴尬的境地。

③随着数字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们阅读的数量的确远高于过去,但阅读的质量正面临严峻挑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6年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62.21分钟。一位网友这样讲述自己的阅读经历:“我一度沉迷于手机阅读,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还包含许多冷门,无厘头……我整天抱着手机,乐此不疲,浪费时间而不自觉,有时一直熬到大半夜。”这种阅读就是一种碎片化浅阅读。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你好像吸收了很多信息,其实更多的是信息占有了你,你失去了自我思考和价值判断的可能。”当下流行的碎片化浅阅读,追求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使人形成了一种惰性化的依赖,加剧了社会浮躁。

④而健康的阅读应该是形与神、心与思的对话。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张鸣教授所说:“阅读能够使人充实、明理、智慧,是一个人成长的阶梯,阅读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发育、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

⑤那么,在碎片化浅阅读风行的当下,该如何重塑健康的阅读呢?

⑥首先,要提倡整本书阅读。快餐式的碎片化阅读,会造成我们知识结构凌乱、松散,坚持整本书阅读能使我们的知识结构更系统、更完整、更优质,可以提升我们的阅读质量和思维水平。其次,无论是数字化阅读,还是纸质图书阅读,都可以从经典开始。蜜蜂采蜜,要采花蕊中最精华的部位,读书也同理。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是一个时代人类思想的精华。最后,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学校和社区要积极开展读书交流会、图书展览、经典诵读等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老百姓,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搭建阅读的平台,营造阅读的氛围。

⑦我们相信,当深入阅读、经典阅读得到落实,全民阅读得以实现。我们的阅读会出现更加健康的局面,到那时,阅读也将成为我们社会的一种自觉。

(根据李志雄《重构我们的阅读生态》改编)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中第③段网友的话和余秋雨的话分别说明了什么?

3.对于健康阅读,作者提出了哪些建议?请分条概括。

 

1.健康阅读势在必行。 2.①网友的话说明了碎片化浅阅读的特征和表现。②余秋雨的话说明了碎片化浅阅读的危害。 3.建议有:①提倡整本书阅读;②无论是数字化阅读,还是纸质图书阅读,都可以从经典开始;③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解析】 1.这道题考查的是提炼概括中心论点的能力。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要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看法,且是正面的观点,态度很明确。其次,中心论点是一个完整而明确的判断句。提炼中心论点可以先看文章题目,再看开头,然后看结尾。仔细阅读文章,从“健康的阅读应该是形与神、心与思的对话”“该如何重塑健康的阅读呢”“我们的阅读会出现更加健康的局面”等语句可以明确,文章题目“健康阅读势在必行”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2.这道题主要考查对论据作用的理解。从网友的表述“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还包含许多冷门,无厘头……”可以看出,他“这种阅读就是一种碎片化浅阅读”。因此,引用网友的话主要说明了碎片化浅阅读的特征和表现。从余秋雨的“你好像吸收了很多信息,其实更多的是信息占有了你,你失去了自我思考和价值判断的可能”可以看出,他话说明了碎片化浅阅读的危害:表面上你接受到了很多信息,实质上你会逐渐失去自我思考和价值判断的能力。 3.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筛选概括的能力。筛选要点,归纳概括有三个步骤: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通读文章,抓住第⑤段的“那么,在碎片化浅阅读风行的当下,该如何重塑健康的阅读呢”和第⑥段的关键词“首先”“其次”“最后”,从“首先,要提倡整本书阅读”“其次,无论是数字化阅读,还是纸质图书阅读,都可以从经典开始”“最后,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即可分别概括提炼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当你在森林小径散步时,可能会看到一片不起眼的枯叶,但你的脚还没有踏上去,“枯叶”却突然飞起,瞬间变成一只闪耀着墨蓝色光泽的美丽蝴蝶。它翩然飞去,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是罕见的枯叶蝶。

你或许还会看到一只虎甲在路上迅速跳动,细看却觉蹊跷——“虎甲”竟然长着超长的触角!原来这是一种螽斯的若虫,它模拟虎甲的体色、外形和跳跃行为,以防被猎食。直至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它就会成为一只巨大的螽斯,前翅宽阔,脉络清晰,像一片树叶。

③这就是大自然里奇妙的拟态!

④拟态,表现为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很高,简直难以分辨,可以保护其中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这种相似性可表现在外形、颜色、气味、鸣声和行为等方面。拟态非常神奇,也很常见,在动物、植物和真菌界都存在,也吸引了很多科技工作者探究其原因和机制。

⑤已有的科学研究认为,一方面,大自然的“进化接力赛”促进了不同物种之间互惠互利的协同进化,导致了拟态;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相似的选择压力而导致的平行进化也会促进拟态的发生。研究者推测导致拟态的生物机制可能是这样的:第一步是与调节形态变化有关的修饰基因发生突变;第二步是具更小表型影响的基因受到了选择,导致相似性程度增加。事实上,亲缘关系很近的动物并不都采用拟态的对策适应环境。相似的基因组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表型变异和分化?更多物种的拟态及其机制仍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

⑥拟态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大自然的馈赠,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神奇、复杂和美丽,使自然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多样和有序。拟态的美学特征也经常让我们深感意外,同时也让我们领悟到它存在的道理,从而激发我们的好奇心。

(选自《大自然》总第183期,有删改)

(注)①螽(zhōng)斯:一种昆虫。②若虫:蝗虫等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在卵孵化之后,翅膀还没有长成期间,外形跟成虫相似,但较小,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这个阶段的昆虫叫做若虫。

1.阅读①—④段,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枯叶蝶和螽斯都有外形和______两个方面的拟态,而螽斯的拟态还表现在_____方面。拟态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2.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答出一种说明方法即可)

3.从全文看,拟态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乙)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 B.天子动   父时

C.已而细柳军  赵将马服君赵奢 D.中不得驱驰   括死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2)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赵括的母亲评述赵奢的为将之道的用意是运用对比手法说明赵括不可为将。

B.汉文帝亲自慰劳军队将士,体现了他对将士的关心,因而将士忠心护主;而孝成王不听从他人意见,最终兵败。

C.两段选文在塑造人物时都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甲文以天子的态度侧面表现周亚夫的性格;乙文写括母分析赵括父子是侧面表现括母仁智。

D.甲文中周亚夫的治军使得细柳军纪森严、富有战斗力;而乙文中赵括的治军使得军队涣散,不堪一击。由此可见,领导者的觉悟与素质决定着军队的战斗力。

4.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析周亚夫和赵括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甲)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两首诗都反映了战争的内容,但表达的主旨不同,(甲)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乙)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两句诗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晏殊《浣溪沙》)

(4)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通的树枝。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有的咬紧蝉的腿尖,有的拖住它的翅膀,有的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群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

——节选自《蝉和蚁》(有删改)

(1)上面的文段选自被誉为“昆虫的史诗”的《      》,作者是法国的     

(2)请结合文段画线语句,说说为什么这本书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学经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