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学校开展“致敬大国工匠”主题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是一位...

学校开展“致敬大国工匠”主题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大国工匠”的文字。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基本内涵。敬业是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状态,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甲)”。精益是从业者对每件产品和每道工序都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品质,“(乙)”说的就是这一点。专注是心无旁______地一头根下去,多年如一日地坚持后成为行业“领头羊”的韧性,中国早就有“艺痴者技必良”的说法。“工匠精神”还包含追求突破、推陈出新的创新内蕴。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们一直是世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1)下列加点字与文段中“扎”字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A.        B.猛子        C.辫子        D.进人群 

(2)填入文段横线处的汉字和对“匠”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骛  “匠”第二笔是竖折

B.骛  “匠”第二笔是撇

C.鹜  “匠”第二笔是撇

D.鹜  “匠”第二笔是竖折

(3)结合语境,依次填入文段中(甲)(乙)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敏而好学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B.发愤忘食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C.敏而好学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发愤忘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2.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板报上的一个专栏,如果给该段文字拟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为了让极品宣纸再现于世,毛胜利依循古法,采用更为传统的擦焙方式,再续传奇。孟剑锋依照古錾子上得到的启示,在厚度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錾出细致的纺织纹理,巧夺天工。王津参悟传统,谨遵先人教诲,终于让历史瑰宝“双马驮钟”扫尽尘封,再放异彩。

A.大巧若拙 B.大技贵精 C.大术无极 D.大艺法古

3.本次主题活动中,学校组织同学们体验了中国古老而伟大的发明——传拓技艺。以下是四幅碑刻拓片,对这四幅书法作品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李思训碑》的字体属于行书,用笔瘦劲,结字取势纵长,凛然有势。

B.《熹平石经》的字体属于隶书,横平竖直,字形纵势圆长,厚重古朴。

C.《断千字文》的字体属于草书,笔画繁复,线条动荡迅疾,狂放不羁。

D.《宣示表》的字体属于楷书,结体方正,笔画细若游丝,宽博浑厚。

4.学校组织同学们观看央视推出的八集系列纪录片《大国工匠》,下面是一位同学的观后感,请你据此完成各题。

《大国工匠》系列纪录片讲述了不同岗位的劳动者靠过硬的技术,用灵巧的双手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故事。片中的大国工匠们不忘初心、刻苦钻研,成为了国宝级的技师。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甲)彭祥华25年如一日坚守在祖国偏远地区,完成了无数次高铁建设中的隧道爆破;裴永斌用了34年时间练就了一双能够“测量”弹性油箱壁厚度的神奇双手;高铁转向架600毫米周长的环口焊,李万君一气呵成,不留任何痕迹;李峰在高倍显微镜下手工精磨道具,5毫米的公差也要“执拗”返工。勇于创新、淡泊名利,这正是大国工匠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中学生,我们要认真领会和用心传承“工匠精神”,努力学习,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1)这段文字(甲)处应填入的标点为        ,理由是       

(2)画线的句子作为总结句,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修改:

5.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用对联总结这次学习。下列对联既能概括学习内容,又能表明学习意义的一项是

A.吃苦耐劳齐筑千秋伟业        妙手奇思共展万世宏图

B.匠心筑梦再现绝世风采        泛舟学海续写明日辉煌

C.初心不忘精益求精成巨匠      使命永记技艺精湛扬美名

D.大国工匠承前启后创奇迹      盛世少年继往开来谱新篇

 

1.(1)C (2)B (3)B 2.D 3.A 4.(1)句号或冒号。“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者职业技能的极致化”这句话可以作为下文四个事例的总领句,下文的四个事例也可以作为“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者职业技能的极致化”这句话的具体阐释。 (2)将“勇于创新、淡泊名利”改为“持之以恒(不懈坚守)、精益求精(追求极致)”。 5.D 【解析】 1.(1)本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 A.扎针——zhā; B.扎猛子——zhā; C.扎辫子——zā; D.扎进人群——zhā。 故选C。 (2)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书写和汉字的笔顺。学生易把“心无旁骛”的“骛”和“趋之若鹜”的“鹜”弄混。“匠”的笔顺为横、撇、撇、横 、竖、竖折。 故选B。 (3)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敏而好学:天资聪明而又好学。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根据语境,这里应该选择“发愤忘食”。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意思是粗大的树木都是由小树苗长成的。比喻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这里用“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更符合上文的“精益求精”。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标题的拟写选择。根据文章“毛胜利依循古法”、“孟剑锋依照古錾子上得到的启示”和“王津参悟传统,谨遵先人教诲”可知,大师们都是采用古法再续传奇。所以用“大艺古法”更能概括文段。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对书法作品的分析。 A.《李思训碑》由李邕撰文并书,行书,李邕书法的个性特点比较明显,字体左高右低,笔力遒劲舒展,给人以险峭爽朗的感觉。 B.《熹平石经》——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是用隶书一体写成,字体方平正直、体态宽扁,中规中矩,极为有名。“字形纵势圆长”说法错误。 C.《断千字文》出自草圣张旭之手,其书体绝无不规则的涂抹,很多细微的笔画、字间过渡,都交代得清清楚楚,绝无矫揉造作之感。“笔画繁复”说法错误。 D.《宣示表》点画遒劲而显朴茂,笔法质朴浑厚,雍容自然,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征。选项“笔画细若游丝”说法错误。 故选A。 4.(1)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掌握。“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者职业技能的极致化”是对下文彭翔华、裴勇斌、李万君和李峰事例总领句,所以这里用句号,也可以理解为后面的四个事例是对这句话的阐释,可以用冒号。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通过上文的彭翔华、裴勇斌可以看出作者对他们身上的精神的赞美不是勇于创新,而是更明显的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从李万君和李峰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对他们身上的精益求精精神赞美。故把“勇于创新”改成“坚持不懈”、“淡泊名利”改成“精益求精”更能概括上文。 5.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内容的理解。根据题干信息“既能概括学习内容,又能表明学习意义”,使用排除法,应该选择“大国工匠承前启后创奇迹,盛世少年继往开来谱新篇”,上联概括了学习内容“致敬大国工匠”,下联表明了学习意义,通过学习活动,我们应该学习大国工匠身上的精神,谱写新的篇章。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了让同学们正确交友,七年级各班要开展一次“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是活动筹备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标语)

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班长根据下面语段拟出了标语的上联,请你根据划线句帮他写出下联。

真正的友情是在你悲伤无助的时候,给你安慰与关怀;在你失望彷徨的时候,给你信心与力量。友情就像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如果你在人生路上交到一个真心相待的朋友,请你一定要珍惜,要让这真挚的友谊像日月一样永存心间。

上联:恩泽润心如雨露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活动)

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①举办“友谊伴我成长”作文竞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办一期“友谊天长地久”手抄报

(3)(真诚劝告)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中学生:“不许进入营业性网吧”,但你的好朋友李涛仍背着家长和老师上网吧,有一次他约你一起去,你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材料)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说说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鲁迅与瞿秋白相识于1932年春夏之间,彼此一见如故,十分相契。从此后他们为推动革命文化运动而并肩战斗,结下深厚友谊。在白色恐怖中,瞿秋白避难于鲁迅家中,后鲁迅为瞿秋白安置住处,让他用白之的笔名发表杂文。鲁迅曾亲笔题写了由瞿秋白拟写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赠给瞿秋白。在瞿秋白就义后,他仍坚持抱病为之友编印《海上述林》,以此表达深切的悼念。

材料二:德国伟大文学家歌德与席勒是亲密的朋友。尽管他们在年龄上相差很大、并且性格气质也有很大不同,但是共同的追求和对文学的热爱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席勒写《威廉·退尔》的剧本。歌德便将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全部提供给席勒。而歌德的《威廉·麦斯特》的写作,也得到了席勒鼎力帮助。席勒英年早逝后,歌德无比悲痛地写道:“我失去了一个朋友,同时也是失去了我生命的一半。”

材料三:马克思主义的两位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自1844年在巴黎结识时起,两个人共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努力奋斗,在斗争中结下真诚而无私的友谊。40年间,他们精诚合作,亲密无间在一切重大问题的看法上保持了高度一致,共同撰写了许多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著作。即使分隔两地,也通信联系,交流思想感情,相互支持。两个人都为结识对方而自豪,他们的友谊超越了一切古人,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佳话。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清]袁枚《苔》)

看见的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等你们长大,你们会因为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升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地忘了自己的珍贵。

(《无问西东》)

以上材料会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呢?请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阐述观点,也可……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能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集,是他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章。请你写出一句话的书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某同学读《朝花夕拾》的感受,请你在横线上补充相关内容。 

读《朝花夕拾》,我认识了严谨治学的老师____;读《朝花夕拾》,我走进了鲁迅先生童年生活过的____和三味书屋;读《朝花夕拾》,我从阿长身上感受到了____的关好品质;读《朝花夕拾》,我感受到了作者关心儿童的真挚情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疑人窃履

[明]王守仁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

注①踵:到,走到。②缪:通“谬”,错误,荒谬。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友人来(  )

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     C.错误,过失    D.访,探望

(2)逾年而事( )
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突然 D.欺凌,损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3.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读出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