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秋明月出天山 梁衡 ①月亮给人的一般印象是温柔、朦胧、美丽的,但它也有雄浑、苍凉...

    秋明月出天山

梁衡

①月亮给人的一般印象是温柔、朦胧、美丽的,但它也有雄浑、苍凉、悲壮的一面。记得小时候读的第一首写月亮的诗是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眼中的月亮是苍茫、雄浑、伤感的。

②原来月亮之美也是有婉约和豪放之分的。有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有人望月问天拍遍栏杆。李白不愧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第一个将雄伟壮阔的天山和光明浩荡的月亮连接起来,展开了一个宏大的场景,从而也打开了我们心境的另一扇窗户,我喜欢这个意境,这和我的阅历有关。大学一毕业我就被发配到西北,那时,工作不定,常一个人在黄河边,看月涌大河流,不知人往何处去。

③我曾在一首诗里说到“从来豪气看西北,涛声依旧五千年”。虽然同是一个月亮,但我总觉得西北的月亮比江南的圆,圆得结实、明朗、直爽,不朦胧、不娇情。古来西北多为征战、流放之地,又加上自然条件的辽阔苍茫,人生存之艰难,所以在西北看月与在江南不一样,豪放多于婉约,家国情怀多于儿女情长,自有几分悲壮与苍凉。名句如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遞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如白居易的“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戊戍变法”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曾仗剑游西北,有诗云:“我愿将身化明月,照君车马渡关河。”林则徐是福建水乡之人,曾是惯看清风明月、渔歌互答的。但他一踏上被发配新疆的漫漫长途就悲从中来,豪气溢胸眼中的月色也为之变。他在伊犁过中秋时有诗:“雪月天山皎夜光,边声惯听唱伊凉.孤村白酒愁无奈,隔院红裙乐未央。”他出嘉峪关时感慨:“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毛泽东很喜欢这首诗,曾抄写,现还挂在人民大会堂的甘肃厅。就是毛泽东一到西部,其诗也有“长空雁叫霜晨月”式的悲凉。

④西北我去过多次,西北月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20世纪80年代初,石河子是一片刚开发的绿洲,全市人口平均年龄才20多岁,充满朝气,我在那里采访并过中秋,月光中的农垦新城像一位熟睡的少女。20世纪90年代访伊犁,夜色中庄严的林则徐纪念馆就是一座沐浴着月光的历史丰碑。前几年还去过一次帕米尔高原,群山起伏,明月朗照,我已分不清这是地上的山还是月亮中的山。

⑤其实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就是因为它照到了西北,照进了我的心房。不管走到哪里,当我抬头望月时,总会想起西北那雄浑的大漠,那连绵的天山,那一代一代的拓荒者、西北人,还有那里的葡萄、歌舞和馕

明月出天山,天山的月亮最圆、最纯、最明亮。

(选文有改动)

(注)①卢纶:唐代诗人,其诗多写军旅生活,风格雄浑,情调凄慨。②伊凉:古曲调名指《伊州》《凉州》二曲。③馕(náng):一种烤制成的面饼,是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主食。

1.依据选文,分别概括李白、“我”和卢纶等人对月亮的不同印象和感受。

2.文章中写江南的月有何作用?

3.联系上下文,说出第②段中“心境的另一扇窗户”的具体含义。

4.品味语言。

(1)赏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夜色中庄严的林则徐纪念馆就是一座沐浴着月光的历史丰碑。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不管走到哪里,当我抬头望月时,总会想起西北那雄浑的大漠,那连绵的天山,那一代一代的拓荒者、西北人,还有那里的葡萄、歌舞和馕。

5.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天山的月亮最圆、最纯、最明亮”。

 

1.李白:苍茫、雄浑、伤感的; 我:圆得结实、明朗、直爽,不朦胧、不娇情; 卢纶:悲壮、苍凉。 2.作者将西北的月与江南的月相对比,并引用大量的诗歌名句,突出西北月的雄浑、苍凉、悲壮,表达对西北拓荒者的深情赞美。 3.李白诗歌的雄浑与苍茫,让我明白了如何去面对坎坷,面对生活。 4.(1)“沐浴”一词,形象地表现林则徐纪念馆在月光的映衬下,更加的醒目、耀眼,暗示林则徐被发配新疆不屈精神给后人的启示,表达作者对他的敬佩与赞美。(2)这个句子运用象征的写法,借月写人,表达了作者对西北拓荒者的无私奉献,西北人所特有的坚强精神的赞美。 5.自古以来那些征战、流放西北的人们,那些开发大西北的拓荒者们,面对恶劣的自然与生活条件,他们都表现出一种坚强与豪迈,他们守卫并开拓疆土,为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精神是完美的、纯真的,引人注目的。 【解析】 1.本题考查内容概括。1)结合“李白眼中的月亮是苍茫、雄浑、伤感的”可概括:李白对月的印象是苍茫、雄浑、伤感的。2)结合“但我总觉得西北的月亮比江南的圆,圆得结实、明朗、直爽,不朦胧、不娇情”可概括:“我”对月的印象是圆得结实、明朗、直爽,不朦胧、不娇情。3)结合“所以在西北看月与在江南不一样,豪放多于婉约,家国情怀多于儿女情长,自有几分悲壮与苍凉。名句如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遞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可概括:卢纶对月的印象是悲壮、苍凉。 2.本题考查写作手法。1)找到江南月的相关句子。“虽然同是一个月亮,但我总觉得西北的月亮比江南的圆,圆得结实、明朗、直爽,不朦胧、不娇情”。2)分析。结合“但我总觉得西北的月亮比江南的圆,圆得结实、明朗、直爽,不朦胧、不娇情”可知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江南的月和西北的月对比,用江南的月来衬托、突出西北的月,突出了西北月的结实、明朗、直爽。结合“所以在西北看月与在江南不一样,豪放多于婉约,家国情怀多于儿女情长,自有几分悲壮与苍凉”可知,引用了卢纶等人的诗歌名句,突出了西北月的雄浑、苍凉、悲壮。3)感情。表达对西北拓荒者的深情赞美 3.本题考查句子理解。结合“李白不愧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第一个将雄伟壮阔的天山和光明浩荡的月亮连接起来,展开了一个宏大的场景”可知,李白把月和比较壮阔的景物联系在一起,赋予了月雄浑、苍茫的意境。结合“从而也打开了我们心境的另一扇窗户”可知,李白诗歌中月的雄浑与苍茫打开了“我”心境的另一扇窗户。结合“我喜欢这个意境,这和我的阅历有关。大学一毕业我就被发配到西北,那时,工作不定,常一个人在黄河边,看月涌大河流,不知人往何处去”可知,原因是当时“我”的处境比较迷茫,而李白诗歌中雄浑与苍茫的月给了困境、迷茫中的我力量、勇气。故“心境的另一层窗户”指李白诗歌中月的雄浑与苍茫,让我明白了如何去面对坎坷,面对生活。 4.本题考查词句赏析。1)本义。沐浴意思是洗澡,洗浴。比喻受润泽;沉浸在某种环境中。语境义。这里指林则徐纪念馆在夜色中受到月光的润泽。分析。林则徐纪念馆承受着月光的润泽,在夜色中非常耀眼、醒目,把林则徐纪念馆联想成历史的丰碑,突出了林则徐纪念馆的价值之高,林则徐纪念馆的地位耀眼来自于林则徐个人的品格,故“沐浴”写出了林则徐被发配新疆后不屈精神的可贵,给后人带来启示,表达作者对他的敬佩与赞美。2)手法。结合“当我抬头望月时,总会想起西北那雄浑的大漠,那连绵的天山,那一代一代的拓荒者、西北人”可知,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把西北的月和西北的拓荒者、西北人联系在一起,用月象征西北拓荒者和西北人。分析。结合“雄浑、连绵”“20世纪80年代初,石河子是一片刚开发的绿洲,全市人口平均年龄才20多岁,充满朝气”等词句可知,作者对西北人、西北拓荒者持赞美态度。感情。故作者借月写人,表达了作者对西北拓荒者的无私奉献,西北人所特有的坚强精神的赞美。 5.本题考查内容分析。1)明确“西北月亮”的含义。结合“不管走到哪里,当我抬头望月时,总会想起西北那雄浑的大漠,那连绵的天山,那一代一代的拓荒者、西北人,还有那里的葡萄、歌舞和馕”可知,表面上写的是西北的月亮,实际上写的是西北的人、西北的拓荒者。2)分析。结合“古来西北多为征战、流放之地,又加上自然条件的辽阃苍茫,人生存之艰难,所以在西北看月与在江南不一样,豪放多于婉约,家国情怀多于儿女情长”可知,西北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而西北的人、西北的拓荒者们却表现出一种坚强与豪迈。西北的月亮最圆、最纯、最明亮,西北的人和拓荒者们的精神是明亮的、纯粹的,结合“西北月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20世纪80年代初,石河子是一片刚开发的绿洲,全市人口平均年龄才20多岁,充满朝气”可知西北人和拓荒者们开拓疆土、守卫边疆,为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精神是完美的、纯真的,引人注目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晒晒鱼网又何妨

①中国有许多内涵丰富,设喻生动,寓含着深刻哲理的俗谚成语,读后令人深思;但也有一些褒贬偏激,扬抑失当的,今天应重新作辩证的分析。

②就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吧。它与“一曝十寒”同义,都是用来贬损那些工作与学习时常中断,不能持之以恒,以至一事无成者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所言极是。但反过来想想,天天打鱼,从不晒网,又当如何呢?且不说人的体力能否坚持下去,就是网,也会因长期浸泡得不到晾晒而霉烂。没有网,又怎么能打鱼?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既能调节人的体力,又能延长网的寿命,有利更长期、更大量地打到鱼,这岂不是一种科学的生产方法?

③既然人们常用谚语来比喻学习和工作上的情况,那不妨让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学习与工作是否需要“晒网”。我们知道,金属机件长时间、超负荷地运转,就会因“疲劳”而断裂,更何况有血有肉的人呢?生理学告诉我们,当人的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过于疲劳时,若不适当休息,就不能恢复功能、提高效率。学习与工作老是处于紧张、疲劳状态,往往事倍功半,难以取得最佳效果。可见,学习、工作不能排斥休息。晒网,就是为了保护鱼网,以利于多打鱼;休息、娱乐,是为了调节大脑和身体,以利于更好地学习、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④古今中外,许多在事业上有伟大建树的人其实也并不总是夜以继日地工作,适当的休息、娱乐正是他们更有成效地工作的开端,只不过他们“晒网”的方式各有特点罢了。大文豪鲁迅习惯于夜深人静之时秉烛而书,但他下午是必须睡觉以消除疲劳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常常在较长时间的写作之余,写几首小诗自娱,或演算几道数学题调节头脑;东晋文学家嵇康读书之余爱鼓琴;不少当代科学家都喜欢在余暇时间养养花。至于革命领袖们喜欢钓鱼,爱好桥牌,擅长弹琴……我们听到的还少吗?

⑤古人说得好:“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学习、工作与休息,也是一张一弛。“弛”是为了“张”,没有“弛”,又何来“张”?为了更有效地学习、工作,必要的休息又何妨呢?

(选自《换个角度看世界》,有改动)

1.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②段加点词“这个意义”指的是什么?

3.第③段中加点的词,“晒网”比喻的是_____________;“鱼网”比喻的是____________;“打鱼”比喻的是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过零丁洋

[ 宋 ]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请从修辞的角度鉴赏颔联。

2.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查看答案

《出师表》中,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你认为哪一条最重要?

 

查看答案

翻译(1)(2)句子,用“/”给第(3)句划分节奏

(1)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查看答案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1)所识穷乏者我与                (2)白玉之环

(3)肉食者,未能远谋              (4)寡人之耳着,受下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