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以“风景”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600字以上的文章。

请以“风景”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600字以上的文章。

 

范文 风景 初一那年暑假,我随爸爸去武当山旅游,在那里我遇到了最美的“风景”。 “滴答……滴答……滴答……”汗水随着秒针的转动不断滴落。旅游大巴车里,空气浑浊滚烫。汽车空调中途就坏了,发动机因行驶太久也变成了火炉,发出令人恼火的轰鸣声,毒辣的阳光透过玻璃在乘客们的额头上捏出了一个个“川”字。心烦意乱之时,突然我的耳畔传来一串稚嫩的童音:“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柔美的韵律像清风拂过柳梢,让我的心情平复了许多。突然,这阵柔美的声音戛然而止。 循着刚才的声音往后看,我看见一双澄澈明亮的眼睛噙满了泪水。一个小女孩被她的妈妈捂住了嘴,这位妈妈歉疚地赔着笑脸对周围的乘客说:“不好意思,打扰大家休息了,抱歉抱歉……”再看那个小女孩噘着嘴,满脸写着“我不高兴”,看着怪委屈的。就在这时,旁边一位大妈说:“小姑娘爱唱歌是好事,就让她唱吧,我正愁没人解闷儿呢!” 于是小女孩唱了一首又一首,在她的歌声中,阳光似乎不那么毒辣了,暑热似乎也消退了许多。渐渐地,小女孩停了下来。她拿出一瓶水,我以为她要自己喝,没想到她拿着水瓶跑到了车厢前面,对司机说:“叔叔,您开车开了这么久一定累了吧,这瓶水给您喝。”司机感动地说:“小姑娘,谢谢你。叔叔不渴,你喝吧。” 小女孩又看了看风挡玻璃---夏季的蚊虫特别多,所以有不少被车撞死的小虫子粘在玻璃上。迟疑了一会儿,她奶声奶气地说:“叔叔,您能开慢点儿吗?我们不著急,可是小虫子被撞死了多可怜呀!”我立刻被这天真的话语震撼了。 武当山终于到了,大家都忙着拿行李,小女孩迈开小腿先跑下了车。等我们下车时,发现她正蹲在一处角落,哭得伤心极了。刚才那位大妈忙安慰她:“小丫头不哭不哭,告诉奶奶咋回事呀?”“好多蚯蚓死了,它们好可怜呀!”“乖,别哭啦。天气太热,土里面更热,这些蚯蚓是爬出来乘凉的。”“真的?!”小姑娘惊喜地抬起头。“是呀!等会儿一下雨,蚯蚓们就活了。”大妈笑眯眯地回答。 不知不觉,乌云布满了整片天空,不一会儿就下起了瓢泼大雨。再看地上的那些蚯蚓,它们真的开始蠕动了。小姑娘看着活过来的蚯蚓,尽管被雨淋得全身湿透,但还是蹦蹦跳跳地说:“太好啦!它们果然只是睡着了……”看着这情景,我发自内心地笑了,那一刻,那个小小的身影是那么美。 因为雨天路滑,武当山里很多景点都关闭了,我们只好乘车返回。路上,车开得很慢,风挡玻璃上没有再出现蚊虫的尸体。小女孩安稳地躺在她妈妈的怀里睡着了。这一刻,一切都安静美好。 眼前的美景一定比武当山上的景色更迷人,我见到的是人性的纯真、宽容、善良。我见到的是世间最美的风景…… 【解析】 本题是命题作文。首先审题,风景可以包括来自于自然、社会、家庭、文化、生活以及生命中独有的经历等等。不同的风景能给人以不同的力量、快乐、启示等。首先是自然界的风景,一年四季中春天姹紫嫣红的鲜花,冬天粉妆玉砌的世界是风景;一天之中早晨喷薄而出的红日,傍晚映红天空的晚霞是风景;山川湖泊中山上高耸入云的树木,水中追逐嬉戏的鱼虾是风景;林中的鸟鸣、枝头的绿叶、湖中的夕阳……这一切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只要你仔细观察,认真描绘,你会写出一篇出色的写景记叙文或者散文。假如你能从这些寻常的美景中悟出深刻的哲理,抒发感人的情怀,那你就更能技高一筹,成为同类习作中的佼佼者了。本文适合写成记叙文。自然界里到处是风景,人类社会生活又何尝不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和睦相处的邻里是风景,安逸温馨的家庭是风景,积极进取的学校是风景,团结合作的集体是风景,勤奋学习,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爱岗敬业,热爱祖国……这一切皆可入文。假如你在行文的过程中能注意详略得当,记叙与抒情、议论相结合,同样能写出精美的习作。当然,你也可以写成议论文,由人们忽略身边的风景,揭示出心灵的麻木;由孩子忽略父母的关爱,告诫人们要学会感恩。注意以小见大,最后点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下列小题。

信任

尉克冰

①那年,我还在学校工作,教高中语文并担任班主任。我清晰地记得,那是高一新学期开学的头一天,学生把要交的五百多元费用从家里带来了。

②那天,我坐在教室的讲台桌前收费。大多数学生从家里带来的都是整钱。大量的找零工作,使我很紧张也很谨慎。接过钱,点两遍,找零,再点两遍,然后在花名册上做标记。学生们一个接一个走上讲台,很有秩序。一会儿,桌上便出现了几摞厚厚的百元大钞。

③这时,已经没有学生主动走上来交钱了,可是从花名册上可以看出,还有一个学生没有交。“王晓梅。”我低着头,边看花名册,边叫着那个没交钱学生的名字。没有人回应。我抬起头,朝向学生看了看。“王晓梅,哪位同学叫王晓梅?”我很纳闷,居然有这样不懂礼貌的学生,老师叫名字,应都不应一声。

④这时,一个瘦瘦的扎马尾辫的小女生从座位上慢慢站了起来。“晓梅,你把钱带来了吗?如果带来了,就交上来,免得给弄丢了!”我的语气里甚至带着一丝责备。她慢慢地从座位上挪开,朝我走过来,显得有几分迟疑和犹豫,头一直微微低着。快走近时,我才注意到,她手里紧紧攥着一个黑色塑料袋。

⑤她走到讲台桌前,将塑料袋轻轻放在桌子上,解开捆住袋口的密密匝匝的麻绳,一圈又一圈。随后,她缓缓地从袋子里掏出打理得整整齐齐的纸币,一沓又一沓。看得出,那些纸币原本皱巴巴的,却被尽可能地抚平铺展。其中,面值最大的是十元,最小的是一角。每沓纸币上都捆着一个纸条,写有数额。她又从大塑料袋中拿出两个小塑料袋,分别装着面值五角和一元的硬币,塑料袋上贴着标签。望着那堆打理得整齐有序的钱,我惊呆了,这完全是我始料未及的。

⑥这时,从讲台下传来一片唏嘘声,几十双眼睛同时朝这边看着。“老师,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本来,打算把这些零钱换成大票再交给您,可是去晚了,银行关了门……您清点一下吧……”她说话时声音很小,怯怯的,甚至有些发颤。我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女孩儿,她穿着一件很不合体的旧方格裙子,裙子很肥大,像一口布袋一样将女孩儿瘦弱的身体罩在了里面。她一直低着头,垂着眼睛,手不由自主地搓着衣角。当时,她虽然背对同学,但在那一刻,她一定能感觉到,身后有几十双眼睛一起盯着她。她也一定认为,那眼神里除了不解就是嘲笑。的确,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几百元的学费,不抵他们身上穿着的一套名牌,更不抵他们裤兜里装着的一部手机。

⑦我猛然间很懊悔,不该在课堂上让孩子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交钱。她那么迟疑,也一定是打算到办公室里单独交给我。我又把目光移向那堆钱,此时,在我眼中,它们已远远超出了人民币的概念。那是滴满汗水的艰辛劳作,是盛满亲情的沉甸甸的希望,是攒一分一毛就向胜利靠近一步的幸福和喜悦呀。我的眼角湿润了。

⑧钱依然放在讲台桌上。我没有清点,尽可能地维护着孩子的自尊心。“孩子,这钱不用点,我相信你!”说着,我将桌上所有的钱收了起来。为了凑够这些学费,孩子的父母不知道攒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在家里一定将这些血汗钱点了一遍又一遍,数了一遭又一遭。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它们分毫不差!她有些诧异,抬起头来,睁大眼睛望着我。我拉住她的手,告诉她说:“孩子,记住,你拥有世界上最值得敬重的父母,他们为你交上了一份最最珍贵的学费!你一定要懂得珍惜!”孩子的眼泪扑簌簌地掉了下来,冲着我使劲点点头。

⑨事后,我了解到,晓梅的姐姐和哥哥都读大学,父母要同时供养三个孩子读书。农忙的时候种地,农闲的时候拾荒。我的眼前顿时浮现出,两位年逾五十的老人,                     。他们用自己的艰辛劳作换回学费,实现了三个孩子的求学梦。

⑩当年那个怯怯的小女生如今就读于一所国家重点大学,品学兼优,还当上了班长。踏入大学校门的第一天,她给我发来了一条短信:老师,是您让我意识到自己拥有最值得敬重的父母;同时也是您的爱和信任,让我抛掉自卑,鼓足了前行的勇气!

(选自《文苑》,文章有改动)

1.在收王晓梅的学费的过程中,“我”的心理和态度不断变化着,阅读选文,用文中反映这些变化的词语填空。

纳闷 →  _________→ 惊呆  → ________→ 感动

2.结合文章内容品析句子。

(1)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看得出,那些纸币原本皱巴巴的,却被尽可能地抚平铺展。

(2)请对文中划线句子进行赏析。

她一直低着头,垂着眼睛,手不由自主地搓着衣角。

3.当时“我”为什么没有清点晓梅交上来的费用?

4.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展开想象,在第⑨段横线处补写出合理的情景。(不少于50字)

5.读完文章,你看到一个怎样的班主任?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列小题。

面塑

①面塑,俗称江米人,也叫面人,是一种用糯米粉或精面粉为原料捏塑动物、人物形象的手工工艺。

②我国的面塑起源于民间,在节令时候用面配以红枣、绿豆、胭脂花点等做的“喜饽饽”、“花点心”等,属于带有祝福含意的食品或祭祀祖先的供品。我国这种面塑食品起源应该相当早,因为南宋《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最晚在宋代民间就已经盛行。这种在节令前夕做“果实花样”的习俗,“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穿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实花样’”。宋代的“果实花样”很多,据《岁时杂记》等记载,当时面点,有“甲胄”人物,有“戏剧”人物,有“孩儿鸟兽”,有“飞燕形状”,可谓“奇巧百端”。

③我国古代的面塑跟节令风俗联系紧密且带有吉庆含意。比如,我国有的地区,春节的“花饽饽”要做成莲花、鲤鱼形,以祝福来年连年有余;端午节做成荷包、葫芦形,以避毒去害;小孩过满月,外婆家要送十二生肖的大面圈,或“麒麟送子”,以求“囫囵”圆满;婚礼上送的“喜饽饽”,则多是龙凤、鸳鸯、双喜、石榴,以祝愿新婚夫妇和睦相爱,多生贵子。其余像面佛手谐音“福”,面鹿谐音“禄”,面桃象征寿,塔形盘花糕象征步步登高,也都有吉祥的意义。

④“花饽饽”、“花点心”既好吃,又好看,又带着吉庆的祝福,很受人们喜爱。慢慢地,在面里掺糖,用模子或手捏成各种小人、小马到果市摆摊,或沿街叫卖的小商贩出现了。以后一些捏塑技术比较高的人专用彩色江米面捏制小面人,这种专供欣赏不能食用的小面人就成了一种民间工艺品。

⑤捏面人用的江米面大多是掺富强粉和石炭酸、蜂蜜、甘油等才能使用的,不然容易腐裂。用之前还要调色加工成彩面。捏面人的工具一般很简单,主要是小拨子、梳子、滚子和剪刀。面塑艺人用这些简单的工具,通过搓条、拨花、展片、润色、压珠、搓花条等造型技巧,干净利落地捏塑出千姿百态的人物和景物,既快且美,堪称一绝。

⑥面塑艺人大都生活贫困。他们常年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捏些小玩意逗孩子玩,借以为生,因此他们的名字很少能流传下来。传说我国最早的面塑艺人是光绪时天津姓张的一位老头,他早年替人抄录戏本,后来改学面塑,技艺精湛,晚年困顿而死。

1.文章围绕面塑——我国特有的民间传统工艺依次介绍了以下内容:

面塑的定义、_______________、我国古代的面塑跟节令风俗联系紧密且带有吉庆含意、面塑食品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我国面塑起源于宋代,它是带有祝福含意的食品或祭祀祖先的供品。

B.彩色江米人只可观赏不能食用。

C.我国古代面塑在节日和风俗中的角色带有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色彩,反映了人们追求平安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D.出色的面塑艺人动作干净利落,能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

3.第③段主要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⑤段中加点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

5.除了面塑,你还知道我国的哪种民间传统工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 ①上:指唐太宗 。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莫不/得之于艰难 D.玄龄与吾/共取天下

2.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胶鬲举于鱼盐 B.已而军细柳

C.故知创业 D.春冬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词。

(1)则无敌国外患者        (2)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

4.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

5.从乙文中找出能表达甲文观点的语句,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

(1)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富贵不能淫》)

(2)牧人驱犊返,_______________。 (《野望》王绩)

(3)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杜牧)

(4)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晏殊)

(5)_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透过《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7)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两个典故,写出了战士们舍生忘死,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查看答案

品读经典,陶冶情操。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跑了过来……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张开,它的翅膀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好像帆船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

(1)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___》,这部作品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

(2)本选段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螳螂________时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螳螂________的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