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含泪奔跑的少年 在他的记忆里,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大...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含泪奔跑的少年

在他的记忆里,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大山,他今年初中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在城里,他这个年纪还是个孩子,还要在父母面前撒娇。然而,他俨然是个大人了,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冷暖过后,他仿佛一夜成人。

父亲在他初中毕业后第一个星期,突遭车祸,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肇事司机也在车祸中死亡,父亲的死没有得到任何赔偿。母亲天生患有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跛的,生活勉强能够自理。

起初,他和母亲商议着辍学,但母亲坚决不同意。为了下学期的学费,为了以后的生活有个着落,母亲决定带他到县城谋生。

进了城,他才知道,城市人山人海,高楼林立,但这些繁华不属于他们。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习来,也闻不到稻花的香甜。母亲在城市边缘,租了间铁皮房,用木板搭了张床,然后找两块红砖架个小铁锅,算是在城里落下了脚。母亲从工厂找到店铺,从店铺找到垃圾收购站,可没有人愿意收留一个瘸子。无奈之下,母亲做了个烧烤车,还给他钉了个刷皮鞋的木箱。

每天,他们从铁皮屋里出来,一个推着车,一个挎着刷鞋箱。趁着昏黄的路灯还没有熄灭,他们匆匆地赶到市里繁华的公园门口,占个地,摆个摊。等到公园里的最后一拨人散去后,他们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他心里其实有一万个不愿意,可是为了读书的梦想,他又能够说些什么呢。

大多数的日子,他就蹲在母亲的烧烤车边给人刷皮鞋。一天,他看到很多人在公园里,边看着孩子玩,边招呼人刷鞋,他心动了。他知会了母亲一声,便走进了公园深处。偏偏是这一天,城管突然来巡查,公园门口所有的小摊小贩一窝蜂地溜走了。走路一瘸一跛的母亲因为跑得慢了些,被城管逮了个正着。在和城管的纠缠中,烧烤摊被推倒了,烧得红彤彤的木炭倒在了母亲腿上,一股焦肉的味道让好心的路人愤怒了,城管见势不妙,很快怏怏离去。这天夜里,一对苦难的母子推着车,走着回家的路上,闪烁的街灯照在清冷的马路上,留下一对孤独的含泪的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苦抽搐的风景。

劳碌了一天的母亲,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而他却怎么也睡不着。

他看着母亲翻了个身,腿上被烧焦的皮肤通红一片,有些地方还留下了水泡。他用手触碰了一下,感觉连心的痛。所有的委屈化成了泪水,从他的眼里流到了嘴里,涩涩的。

时钟已经指向了夜里11点多,他还是睡不着。为了赚够学费,他和母亲除了一日三餐外,其它的开支减了又减,实在要买点什么,也是选一些地摊货。而,刚刚,母亲连一盒烫伤膏也舍不得买,硬说擦点酱油就好了。这样一想,他的心更痛了,他失去了父亲,他不能再失去母亲了。他穿好衣服,走上街,向附近的药店跑去。

他跑进药店的时候,药店准备关门了。他很快选定了一盒26元的烫伤膏,他把烫伤膏攥紧在手里,就在掏钱的时候,他才发觉自己只是带来了今天全部的劳务费15元。他站在柜台前犹豫了很久。

“你到底要不要买啊,我们要关门了。”店主催促他。

“要的,要的,只是……只是,我没有这么多钱。”他吞吞吐吐。

“那就明天来吧。”

“哦,不……我欠你11元钱可以吗?我明天下午一定还。”他快急哭了。

“那……”

“求求你吧……我妈妈她……”他心底的那点坚强终于崩溃了,泪雨滂沱,他把自己和母亲的遭遇说给了店主。

“那你,把药拿走吧,不够的钱,算是我资助给你的吧。”店主说,“快些回家吧,不要让妈妈等急了。”

母亲的腿上的伤很快就愈合了。他也如愿在县城读完高中,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

当他和母亲要离开县城,打算到省城继续谋生的时候,他整理好铁皮屋里所有的行李,突然一张药费单抖落了出来,他露出了笑容,他知道,上面写着--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是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

1.“城管巡查”导致母亲的脚受伤,作者安排这一情节的用意是什么?

2.请概括文中母亲的美好品质。

3.文章结尾说“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请谈谈这句话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1.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后文少年发现城市的“暖”做铺垫。 2.围绕“坚强、不向命运屈服”作答皆可。 3.这个世界有冷漠也有温暖(人生有痛苦也有温情),面对人生,我们不能一味消极悲观,要勇敢乐观地前行。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城管巡查”导致母亲的脚受伤,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他因为心疼母亲半夜出去买烫伤膏,但是钱不够。好心店主的善言善行,既解了少年的燃眉之急,更让他心生暖意。 2.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根据文中情节可知人物形象。母亲带他去城里谋生,可以看出母亲爱护子女、自立自强、忍辱负重、吃苦耐劳;他和母亲商议着辍学,但母亲坚决不同意,可以看出母亲目标远大,意志坚定;父亲去世后,母亲承担生活的重担,可以看出她勇于担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修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史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①物:自己以外的人。此处指群众的利益。②宽简:宽松简易。③便:安逸、安适。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高大的样子

B.醉翁之不在酒      意:意趣,情趣

C.路转            回:曲折、回环

D.及文章          尝:曾经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下列对甲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介绍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回”字“转”字,引出亭子,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之美。

B.文章第二段将“山水之乐”具体化。描写山间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景色,突出流连山中美景的无穷乐趣。

C.全文连用二十一个“也”,形成一唱三叹的吟咏句调,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

D.文章通过描绘游人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以此衬托太守的孤芳自赏。

4.甲文中作者描绘了“滁人”跟随太守出游的欢乐场景,请分析他们“从太守游而乐”的原因。

5.根据甲乙语段,说一说欧阳修的为官之道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①读书是长期的一个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②因此,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③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对下列复句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②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④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

A.递进        承接    并列    选择 B.递进    并列    选择    承接

C.并列        承接    递进    选择 D.承接    选择    并列    递进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半山腰的松柏根深蒂固,才显得枝繁叶茂。

B.这次的成功,让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还要不断学习,以免重蹈覆辙

C.这个人的出现吓了他们一跳,于是锤声戛然而止,钳中夹着的铁块也失落在地。

D.他得知自己的罪行已被揭发,面对前来拘捕的警察,不由得义愤填膺

 

查看答案

名句积累与运用

(1)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隐含哲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朗朗夜空下,我们望着一轮明月,总会情不自禁地吟咏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表达对远方友人的一份美好祝愿与思念。(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借“古仁人”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远大抱负。

(4)不管人生的航船会遇到怎样的风浪,我们只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勇气与自信,就一定会到达理想的彼岸。(李白《行路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