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下面的要求写一篇文章。 请以“这样玩,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

根据下面的要求写一篇文章。

请以“这样玩,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2)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范文: 这样玩,真好! 见过宏伟壮观的故宫,走过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草原,走过繁华喧嚣的大都市,我逐渐意识到旅行的意义——在虚浮繁忙的生活中抽出身,感受不一样的世界,欣赏不一样的美景。 在我眼中,旅行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是大自然给予我的精神上的馈赠。最初的旅行,只是坐着汽车回爷爷奶奶家,看看沿途的乡间景象罢了,但对于幼年足不出户的我来说,这仍是一次新奇的体验。趴在车窗上目不转睛望着窗外的我,总会被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和辛苦干活的老农勾起无限兴趣。 慢慢地,认识了一些字,我便喜欢看一些游记,但我并不满足于在书中摸索旅行的模样。第一次长途旅行是在河南的平顶山,那时正值冬季,满山都是光秃秃的林子,同团的姐姐们都在抱怨,但我不这么认为。这儿的山总是带些荒凉、孤寂、神秘,令我心生向往与好奇,山顶的滑雪场更是让人期待。第一次在远离家乡百里之外的河南,我发现夜里的繁星数不胜数,比起污染严重的荆门,这里的夜更寂寥、宁静。 一年前,我又来了一次长途旅行,没有预定的计划,没有目的地,只有一颗浪荡的灵魂随心飞扬。比起青山秀水,繁华的都市亦有一番风味,如春笋般节节拔起的大楼,令人心生向往的小吃街,还有无数人追梦的光明大道……大都市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般冷漠,它更像一个拼搏向上的青年,热情接纳每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 走过了那么多路,见过许多水,但我仍觉得九寨沟的水最令人心动,湖水澄净透明,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湖中静静沉睡。碧波荡漾,洗涤了人的灵魂。如果说黄河的水是从天上来,那么九寨沟的水恰好相反,它是大地深情的馈赠。 旅行,是一次美妙的体验,喜、怒、哀、乐在旅行的过程中不断沉淀,心也变得安然沉静。在旅行中学会处世之道,阅人情冷暖,感人世辛酸,自由的灵魂在旅行中寻找最好的归宿。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拘泥于眼前的困境,不如把眼光放长远些,让心去旅行,你会由衷地感叹:这样玩,真好! 【解析】 考查全命题作文,审题可知,“这样玩”是写作内容的重点。“真好”是文章需要表现的主旨。“玩”,就是玩耍,就是游戏,是放松心情,消遣的一种方式。可以是课间十分钟,可以是周六周日,可以是寒暑假。要注意,这里说的“玩”,不是简单的玩耍,而是有着教育意义或某种深意的游戏或消遣、放松形式。在玩中学,在玩中悟,在玩中感受到人生的某种道理。题目贴近学生生活,写作难度不大。可从生活中取材,写出真情实感。适合写作记叙文。文章开头可采用倒叙,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在叙事时事情的经过要详细生动,运用伏笔,可以用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等,把事情写得真实可感。最后段要点题:这样玩,真好!与题目相呼应,使文章首尾圆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书房的窗子

杨振声

①唉,先生,我是连一间书房都没得,你可别见笑。正因为没得,才想得厉害,我不但想到书房,连书房里每一角落,我都布置好了。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

②说起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它给你清风与明月,它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它给你安安静静地坐窗前,欣赏着宇宙的一切,一句话,它打通你与天然的界限。

③但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陆放翁的“一窗晴日写黄庭”,大概指的是南窗。我不反对南窗的光朗与健康,特别在北方的冬天,南窗放进满屋的晴日,你随便拿一本书坐在窗下取暖,书页上的诗句全浸润在金色的光浪中,你书桌旁若有一盆腊梅那就更好。腊梅在阳光的照耀下荡漾着芬芳,把几枝疏脱的影子漫画在新洒扫的蓝砖地上,如漆墨画。天知道,那是一种清居的享受。

④东窗在初红里迎着朝暾,你起来开了格扇,放进一屋的清新。朝气洗涤了昨宵一梦荒唐,使人精神清振,与宇宙万物一体更新。假设你窗外有一株古梅或是海棠,你可以看“朝日红妆”;有海,你可以看“海日生残夜”;一无所有,你还可以看朝霞的艳红。

⑤“挂起西窗浪接天”这样的西窗,不独坡翁喜欢,我们谁都喜欢。然而西窗的风趣,正不止此,压山的红日徘徊于西窗之际,照出书房里一种透明的宁静,苍蝇的搓脚,微尘的轻游,都带些倦意了。人在一日的劳动后,带着微疲放下工作,舒适地坐下来吃一杯热茶,开窗西望,太阳已隐到山后了。田间小径上疏落地走着荷锄归来的农夫,隐约听到母牛哞哞的在唤着小犊同归,山色此时已由微红而深紫,而黝蓝。苍然暮色也渐渐笼上山脚的树林。西天上独有一缕镶着黄边的白云冉冉而行。

⑥然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

⑦说到光,我有一种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徽”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阴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月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我当然更喜欢月光,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那般的素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比之“枝头春意”更富深情与幽思。

⑧这里不只是光度的问题,而是光度影响了态度。强烈的光使我们一切看得清楚,却不必使我们想得明透;使我们有行动的愉悦,却不必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使我们像春草一般的向外发展,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合一般的内向收敛。强光太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象的距离。强烈的光与一切强有力的东西一样,它压迫我们的个性。

⑨以此,我便爱上了北窗,北窗的光强,这不必说;就是东窗和西窗也不如北窗,北窗放进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隐约,反射而不直接。说到反光,当然便到了“窗子以外”了,我不敢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反光,那太奢望了。我只希望北窗外有一带古老的粉墙。你说古老的粉墙?一点不错。最低限度地要老到透出点微黄的色;假如可能,古墙上生几片青翠的石斑。这墙不要去窗太近,太近则逼窄,使人心狭;也不要太远,太远便不成为窗子屏风;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如此古墙上的光辉反射在窗下的桌上,润泽而淡白,不带一分逼人的霸气。这种清光绝不会侵凌你的幽静,也不会扰乱你的运思。它与清晨太阳未出以前的天光,及太阳初下夕露未滋时湖面上的水光,同是一样的清幽。

⑩假如,你嫌这样的光太朴素了些,那你就在墙边种上一行疏竹。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赏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雨,它给你平添一番清凄;有雪,那素洁,那清劲,确是你清寂中的佳友。即使无月无风,无雨无雪,红日半墙,竹荫微动,掩映于你书桌上的清晖,泛出一片青翠,几纹波痕,那般的生动而空灵,你书桌上满写着清新的诗句,你坐在那儿,纵使不读书也“要得”。

(原文有删改)

1.作者笔下不同朝向的窗给人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阅读全文,填空。

南窗带给我①_____________之感,→东窗带给我②_____________之感,→西窗带给我宁静、舒适,让人感到惬意的感受,→北窗带给我③______________之感。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⑩段的画线句子。

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赏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雨,它给你平添一番清凄;有雪,那素洁,那清劲,确是你清寂中的佳友。

3.作者独喜欢北窗,写南窗、东窗、西窗的文字能否删去?说说你的理由。

4.作家彭定安说,本文作者对窗子的认识“已经进入审美的态度和境界,而不是纯实际的和实用的”,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某校初三(1)班将开展以“传播正能量,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最近快手、微视、抖音中一系列短视频深得广大消费群体青睐,但是随之而来的大尺度、恶搞、侮辱英烈等视频也充斥大众眼球,对于这些“负能量短视频”你会怎么看?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含标点限80个字内。

(2)(故事链接)右图描画了一个关于正能量的故事,请你简要复述这个故事,含标点限60个字内。

(3)(对联续写)根据上联,结合故事材料,补出下联。

上联:钟扬积劳成疾,传递正能量

下联: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空。

(1)窈窕淑女,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3)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4)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5)《〈论语〉十二章》中表明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完整默写陆游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查看答案

张良拾履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注释)①下邳:地名,故址在江苏邳县东。②圯()上:桥上。圯,桥。③长跪:蹲下身子。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谓良曰 顾:_____(2)良所 至:_______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父以足受,笑而去。

3.读了这则短文,你觉得张良的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

 

查看答案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汝心之固,不可彻  我非子,不知子也

B.命夸娥氏二子二山  至于者歌于途

C.杂然相  潭中鱼可百

D.而山不  牺牲玉帛,弗敢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九十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B.箕畚运渤海之尾          所欲有甚生者

C.寒暑易节,始一反      得为大丈夫乎

D.甚矣,汝不惠              子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人力之少、运输工具简陋,运输路程遥远等方面表现了移山的艰难,衬托愚公移山的毅力和决心之大。

B.邻人京城氏死了父亲的男孩尽管才七八岁,却能热情地帮助移山,写出了愚公移山这一行动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与支持。

C.愚公的妻子质疑愚公移山的可能性与智叟嘲笑愚公移山的行为,尽管他们说话的语气不同,但都对愚公移山持否定态度。

D.愚公不畏艰难、子孙相继挖山不止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知难而进,奋斗不止的伟大精神和坚定信念。

4.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