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浓浓麦香情
东方天际的一点亮还没有出来,父亲已经窸窸索索起床了。母亲朦胧中翻个身,眼睛都没睁开:“早起来干啥?”父亲回一句:“睡不着!”
村子还睡着。
昨天一个晌午,田里就变得苍黄。父亲站在村口,嗅觉因了眼前的朦胧而异常灵敏。在微明的清光里,田野里成熟的麦香浓郁醇厚,让父亲突然感觉胸腔里满满的。
十八岁那年,饥荒逼迫着他走向离村子十几里远的河滩寻找野菜。一阵风带来一丝久违的麦香!父亲拔腿向前跑去。只见一小撮麦子,长在河滩里!那个晚上,弟弟妹妹们躺在被窝里,一人几根麦穗,咀嚼了大半夜。
如今六十五岁的父亲,想起那撮麦穗,胸腔里那满满的东西溢出来,润湿了松弛的脸。父亲在地头蹲下,拿出儿子给他的纸烟抽起来。父亲很少抽烟,只是最近几个月,抽得特别凶。
儿子,是个好儿子。村里人都羡慕父亲。有几个做儿子的会花十几万元在城里买一套房子送给老父亲呢,儿子是十里八村独一个。
父亲不喜欢弯腰割麦,他蹲着。身子跟麦棵子一般高,麦穗就在他的鼻尖前方,浓浓的成熟的气息把鼻腔灌得满满的,父亲忍不住打了一个香香的喷嚏。左手满满握着干爽的麦秆,右手轻轻握着熟稔的镰刀,一镰一镰,“嚓嚓嚓……”六十五岁的父亲割得缓慢而富有韵律,不像在忙麦收,倒像在享受。
割了两个钟头,身后躺下的麦子整整齐齐地码在草绳上。父亲回头看看,把镰刀插进地里,开始捆麦。不一会,身后就有了一溜一般大小的麦个子。
太阳升高了,他站起身,眯着眼向河对岸望去。那里一片炫目的苍黄,苍黄的成熟的麦子挺起丰满的胸膛,骄傲地站成一片金色的海洋。让他想起村里四十年前的大丰收。他带着队上的小伙子们,一个晌午,就把河滩里十几亩麦子收割完了。对岸也有一队收麦的人,队伍里的母亲,正是被那时的父亲吸引了。
此时,父亲突然冲动地脱下了上衣,光着膀子加快了镰刀的挥舞。干爽的麦子在镰刀和手臂间舞蹈,整整齐齐地倒在新鲜白亮的麦茬上,而汗珠,也在父亲的后背和脸上欢快地流淌。成熟的麦腥味和着干燥的土腥味,田里的气息更浓了……
母亲送午饭来了,“你咋像个小青年啦!今天你是发疯了么!”母亲的嗔怪里含着欢喜,父亲这几个月,从来没有这么酣畅过。她似乎又看到了当年公社里那个“割麦突击手” 的影子。
父亲拿几个麦个子,做成一个舒服的麦床躺下:“以后,再光膀子就没机会了。你说到了城里住,六月里不割麦,不流汗,忙种还过个啥劲?要那样,我们住城里,不是等死吗?”
母亲恼了:“你个榆木疙瘩。儿子孝顺你,你不知道好歹,难道你儿子给你买了房子, 就是接你去等死的?你个老不死!”骂完了的母亲哈哈笑了。父亲也跟着“嘿嘿”笑。
午后,母亲没有听从父亲的催促回家,她想最后捆一次麦子;父亲在麦床上满满的睡了一觉,本来半天割完的麦子,直到天黑透,才把最后几垄放倒。他们直起腰,站在地头, 默默的看着自家的麦田。也许,还望着所有的麦田。
昏黄的月亮升了起来。
“还是跟儿子再说说吧,好不?”在父亲商量的口气里,母亲听出了乞求和难过。要是前些日子,她早就要骂死老头子了。今天,在月光下凝视着麦田的母亲没有反驳,轻轻地应一声:“嗯。”
夜,有了凉意。父亲和母亲,一前一后,在清亮的月光里走着,在浓浓的麦香里走着……
(选自《百年百部微型小说经典》,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时间为顺序,叙述了父亲一天的劳动,中间插叙了父亲年轻时的经历。
B.开头用“村子还睡着”,与父亲“睡不着”形成对比,突出父亲内心的不平静。
C.父亲最近几个月抽烟很凶,是因为儿子叫他进城,他害怕自己不适应城里的生活。
D.小说与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一样,都表达了对土地的一片赤诚之爱。
2.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父亲”的形象特点。(写出两点即可)
3.作者写母亲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4.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1)苍黄的成熟的麦子挺起丰满的胸膛,骄傲地站成一片金色的海洋。(赏析句子)
(2)干爽的麦子在镰刀和手臂间舞蹈。(赏析加点词)
5.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题目“浓浓麦香情”蕴含着父亲哪些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古者谏①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②,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③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④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 选自《谏院题名记》宋·司马光)
(注)①谏:指向君王提批评建议。②工商:从事手工业和从商的人,代指市井百姓。③萃(cuì):聚集。④汲汲:急切的样子。
1.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
(1)(名)A.彼汲汲于名者 ( ) B.名之者谁( )(《醉翁亭记》)
(2)(去)A.其间相去何远哉( ) B.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 B.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
C.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 D.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
(2)汉兴以来,始置官。
4.作者认为身为谏官应该怎样做?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词以风趣幽默的笔调,抒写词人和朋友出游时突遇风雨的所感所思。
B.“何妨吟啸且徐行”中“徐”字刻画出词人在风雨中高声吟咏、悠然行走的形象。
C.“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词人经历风雨之后的喜悦。
D.整首词于简朴中见深意,内蕴丰富,景、理、情水乳交融,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2.词中“风雨”隐喻什么?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请概括。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五四运动是现代中国的青春记忆。这场记忆,似春风①拂.(A.fú B.fó)过红墙绿柳,也拂过当代青年的思绪。回首百年,中国高擎五四精神的旗帜,一路(甲) (A.披荆斩棘 B.披星戴月),以奋勇之姿创造了举世②zhǔ(A.嘱 B.瞩)目的伟大奇迹,用青春的力量(乙) (A.锻造 B. 铸就)了青春的中国。青年一代是国家使命的担当者,面向民族复兴的广阔征途, ,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勇于担当,不负韶华,不辱使命。
(1)为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__________②处___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
(3)在文中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
A.当代青年更需要敢于有梦、勤于圆梦、勇于追梦
B.当代青年更需要勇于追梦、敢于有梦、勤于圆梦
C.当代青年更需要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敢于有梦
D.当代青年更需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看到小明认真学习的样子,使妈妈感到很欣慰。
B.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从根本上处置了我国粮食自给的难题。
C.语文学习不仅要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李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看上去大概 40 岁上下。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________________?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5)大雪三日,________________。(张岱《湖心亭看雪》)
(6)________________,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鱼我所欲也》)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体现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规劝老友不要因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