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文学常识、名著阅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用地名称人,苏轼又称苏东...

下列文学常识、名著阅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用地名称人,苏轼又称苏东坡;以官职称人,所以杜甫称杜少府;也用字称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就是刘禹锡阔别多年的诗友白居易。

B.《敬业与乐业》选自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强调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不二法门。

C.“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的常用词语。常用“迁客”一词,表示降职远调的官员。

D.艾青的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通过镜像来反观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D 【解析】 D.有误。应是:艾青的诗《镜子》通过镜像来反观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春天 pīng 婷走来,满园的春色摇在我们的眼。一转头,瞥见墙角的一簇三角梅生机勃勃的妖娆在春风里,顿时让倦怠的我们自惭形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pīng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自惭形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目:我的阅读之旅

要求:(1)回忆自己阅读书籍的经历,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2)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小明的同桌小军平时很少阅读书籍,小明想把以上两本书推荐给小军,如果你是小明,你会如何推荐呢?请任选其中一本书,从作者、主题、情节、人物等方面为小军做推荐。(至少写三个推荐理由,不得运用语段甲和语段乙中的内容。)

我要推荐《__________________》,理由如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小明是一位热爱阅读的同学,以下是他摘录的两段文字,请读后完成下列题目。

(语段甲)

我捉了几只木匠蜂,把它们分别装在瓶子里。又挑了一只又大又凶猛并且饿得正慌的狼蛛,我把瓶口罩在那只穷凶极恶的狼蛛的洞口上,那木匠蜂在玻璃囚室里发出激烈的嗡嗡声,好像知道死期临头似的。狼蛛被惊动了从洞里爬了出来,半个身子探出洞外,它看着眼前的景象,不敢贸然行动,只是静静地等候着。我也耐心地等候着。一刻钟过去了,半个小时过去了,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狼蛛居然又若无其事地回到洞里去了。

(语段乙)

我十三岁时,终于离开了小学堂,开始整天在地里帮长工干活,白天做—个全劳力的活,晚上替父亲记帐。尽管这样,我还是继续读书,如饥如渴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经书除外。这教我父亲很生气,他希望我熟读经书,尤其是在一次打官司时,由于对方在法庭上很恰当地引经据典,使他败诉之后,更是这样了。我常常在深夜里把我屋子的窗户遮起,好使父亲看不见灯光。就这样我读了一本叫做《盛世危言》的书,这本书我非常喜欢。

(1)语段甲摘自法布尔所著《____________》。

(2)语段乙摘自《红星照耀中国》,其中的“我”是____________(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心远地自偏

①喧闹的菜市场中,充斥于耳的是菜贩的叫卖声、家禽的啼叫声,挤挤蹭蹭的是来来往往运送菜蔬的商贩、挎着菜篮且走且看的主妇们……而他,一名年轻的菜农,却在一堆蔬菜前,在一片喧闹中,埋着头安静地看着摊开于膝头的一本厚厚的书,只有在有人跟他买菜时,他才会走出书外,招呼顾客。

②看他一张黝黑的面庞,一副结实的肩膀,一双粗糙的大手,就知道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若是硬要找出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便是他那身整洁的衣裳——为他增添了几分读书人的气息。他专注地盯着膝上的书,有如圣徒阅读《圣经》,双唇翕动,似在默诵。我俯身看了看书名:嗬!《陶渊明集》?你一位菜农,不看致富指南,不看通俗小说,竟然看古诗文?是精神出了问题,还是在虚伪扮酷?

③一连几天,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他在菜摊前埋头读书的情景,每次心底都会生出几分嘲笑,给他贴上“虚伪”的标签。

④直到我们又一次相遇——

⑤那天,我散步经过公园的广场。广场上一片喧闹,广场舞的常客在挥霍着他们剩余的精力。这时,我在广场边看到了一个很不协调的身影:他一手拎着一只水桶,一手提着拖把,正走向广场一角的一小块空地——巧了,原来又是那个“虚伪”的人!他又要干什么?

⑥我很好奇,只见他放下沉重的水桶,沾湿了拖把,水淋淋地拎出,地上留下了一摊水渍。我走上前,只见他单手握住拖把,娴熟地挥动起来,拖把在地面上嗖嗖游走,干热的地面上留下了一行龙飞凤舞的水痕。只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几行大字,个个遒劲有力,恢宏大气。我这才明白,原来他在练字呀!原来他读书不是在扮酷呀!原来我完全想错了呀!

⑦回到家,我依然心境难平。我愧疚地收起了那枚“虚伪”的标签,找出一份我珍藏已久的西安碑林拓本,准备明天送给他——就算是表达我的歉意与敬意。

⑧第二天,我去了菜市场。菜场一如往日地喧闹,他也一如往日,自顾自地默读着。旁边的摊主有玩手机的,有拉家常的,有东张西望的……他则如一泓清泉,静静地流淌在山林深处。难得能有这样一个人,在充斥着利益与欲望的世间,坚守着心中的一份宁静。我恭敬地把拓本递给他,他一脸憨笑,犹如春日的暖阳,明媚了整个世界……

⑨他执意要回赠我些什么,邀我到他的出租屋。路上他告诉我,他是个孤儿,在郊区租了块地,种菜卖菜维持生计,而读书写字给了他别样的生活。他住的屋子,只有一张床、一套桌椅,墙上贴满了他的书法作品,床头堆满了书籍和字帖。屋角处堆放着一堆奖牌、奖杯和获奖证书。屋外,车水马龙;屋内,墨香四溢。只见他铺纸研墨,屏气凝神,提笔蘸墨,在洁白的宣纸上行云流水般写下:“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憨笑着说:“送给你!”

⑩我恍然,种菜卖菜,为的是生存;读书练字,才是真正的生活。古典诗文和笔墨纸砚滋养了他的性情,给了他“心远地自偏”的定力。

1.本文记叙了年轻菜农的三件事,请简要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第①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3.第⑥段划线处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第⑦段文字可看出,“我”是一个懂得自省的人。

B.写“我”对年轻菜农态度变化,突出他的可贵品质。

C.写年轻菜农身边众人的表现,突出他们内心的浮躁。

D.第⑨段的各种描写,正可谓“陋室不陋,惟他德馨”。

5.简要分析本文标题“心远地自偏”在文中的妙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