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山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以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甲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涯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矣。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能寐。以付过。东坡翁。

(苏轼《记游白水岩》)

[注释]①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②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③山烧:野火烧山。④击汰:划船。⑤馀甘:即橄榄。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无与乐者               (2)相与步于中庭

(3)其源殆可以物           (4)以付过

2.下面各项中朗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乐者 B.庭下如/积水空明

C.与幼子过/游白水山佛迹院 D.水涯/有巨人迹数十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顾影颓然,不复能寐。

4.乙文在进行景物描写的时候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请写出一个比喻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5.对两篇短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

B.甲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C.乙文善于抓住特征写景,“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八字写出了江水湍急的景象。

D.乙文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顺序,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1.(1)考虑,想到(2)共同,一起(3)使……熟(煮熟)(4)写 2.B 3.(1)只是少了像我们两人一样的闲人罢了。(2)回头看看影子中衰老的自己,再也睡不着了。 4.比喻句: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文章将瀑布水花四溅的形态和颜色比喻为雪,将下落至水潭时的巨响比喻成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的高和潭水的深。(比喻句: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文章将水中倒映的月比喻为珠璧,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江水的平静。) 5.C 【解析】 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熟”形容词语的使动用法,“使……熟”;“念”是古今异义词,“考虑,想到”的意思。 2.考查句子的朗读节奏。B.“庭下如积水空明”的意思是: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依据主谓间句读,正确的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故B项的划分是错误的。 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但(只)、闲(清闲)、耳(罢了)”几个词是重点。 (2)句中的“顾(回头看)、颓然(精神不振作)、复(再)、寐(睡觉)”几个词是重点。 4.考查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其作用是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简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有时兼具作者的感情色彩。如:“雪溅雷怒,可喜可畏”的意思是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喜又惊。作者将将“潭水形态和颜色”比喻为“雪花般飞溅”,将“潭水发出的声音”比喻“雷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的壮观和恢弘的气势。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文章中的比喻句还有“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表现其水的清澈和平静。选其作答亦可。 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击汰中流,掬弄珠璧” 表现其水的清澈和平静,不是“江水湍急的景象”。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2)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3)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4)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6)或王命急宣,________________,暮到江陵。(郦道元《三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新闻,完成下列小题。

新京报讯   9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是我国首次对流失文物回归工作进行全景式展现,从15万余件回归文物中遴选25个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回归案例,统筹调集全国12个省市、18家文博单位的600余件文物参展。

从1949年至今,我国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抢救征集等方式,成功促成了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回归。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进入了全方位发展、多层次提高的崭新阶段,文物回归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此次展览重点展品包括《伯远帖》、《五牛图》、王处直墓浮雕石刻、龙门石窟石刻佛像、秦公墓地金饰片、皿方罍、圆明园青铜虎鎣、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等珍贵回归文物,展览挖掘讲述了文物回归的曲折历程与故事。这些展品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至11月中下旬。

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序章“圆明梦归”,以圆明园兽首铜像由散到聚的今昔对照为引线,折射中华民族从屈辱危亡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

第一单元“革故鼎新  昔往今归”,通过前苏联和前民主德国返还《永乐大典》与义和团团旗、从香港抢救征集珍贵文物、华人华侨捐赠文物等代表案例,展现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迅速扭转鸦片战争以来珍贵文物大量流失的局面,开启流失文物回归的序幕。

第二单元“多措并举  殊途同归”,通过从英国追索三千件文物、从美国追索王处直墓浮雕石刻、颐和园文物回归、龙门石窟石刻佛像回归等典型案例,表现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立足双边合作,探索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的有效途径。

第三单元“协和万邦  四海归心”,通过从法国追索秦公墓地金饰片、从英国追索圆明园青铜虎鎣、意大利返还文物、从日本追索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等重要案例,展示近年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取得的突破与发展

为保证文物安全,部分珍贵书画将交替展出真迹与复制品,《伯远帖》《五牛图》《潇湘图》《祥龙石图》等四件书画真迹各展出一个月,《中秋帖》《韩熙载夜宴图》目前正处于文物休眠期,此次展览展出复制品。

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          )

A.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 B.70年归国流失文物600余件现国博

C.归国文物展展品展出至11月中下旬 D.国家博物馆展出600余件文物

2.对这则新闻的体裁和结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则消息,简洁明了地报道了事件的主要内容,主要使用的表达方式是议论。

B.“新京报讯”放在文稿正文的开头,表明新闻的发稿单位。

C.第一段是新闻的导语,围绕新闻的基本要素概括介绍了此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D.导语后面的内容是这则新闻的主体部分,详细介绍了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

3.对这则新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自然段中罗列了许多准确的数字,目的是突出“此次展览是我国首次对流失文物回归工作进行全景式展现”。

B.新闻的主体部分依次叙述了七十年文物回归的成就、此次展览的重点展品、此次展览的组成部分,最后补充介绍部分珍贵书画的展出情况。

C.这则新闻客观、真实,但是读者依然可以从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中体会到作者的态度,例如文中加点的“突破性成就”“迅速扭转”“突破与发展”等。

D.整篇新闻的内容按照从次要事实到主要事实的顺序进行安排,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放在文章结尾,引起读者的注意。

 

查看答案

下面对《野望》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A.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人物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颌联以工整的对仗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景图,意境开阔。

C.颈联写牧人和猎人傍晚归家,表现了作者安宁恬淡的心境。

D.尾联诗人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和叔齐,希望与他们为伍。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华书局特推出点校本“二十四史”国庆七十周年纪念珍藏版,封面特别采用新疆尼雅遗址出土的汉代蜀锦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纹样。从《史记》到《明史》□共计241册,全书采用更大的开本、更清晰的文字印制工艺□更精良的纸张特别制作。

A.“     ”,、 B.《     》,, C.“     ”、、 D.《     》、,

 

查看答案

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常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②如何妥善处理这些垃圾,成了当前极为重要的问题。③这既需要人们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又需要依靠先进的处理技术使之“变废为宝”。④其实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居住环境的重要性了,发明了许多处理垃圾的妙招。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