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也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一天又一天,我们感知世界的美好,享...

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也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一天又一天,我们感知世界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也体验深深浅浅的忧伤。回首过往,是否有某个时刻让你念念不忘?反思从前,是否有某些情景总萦绕心间?

请以“那天,如果        ”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参考例文 那天,如果 那天,如果风失去了云朵的爱情,那么她还有自由,还有去追逐幸福的权力;如果花朵折断了纤细的枝颈,无法再展开笑容,那么她还有梦在地下望着阳光,期盼春季雨后的再生;如果太阳不再升起,点燃夜晚期待的眼眸,那么世间还有如洗的月光,只要爱是辽阔的天空,迟早升起灿烂。 如果迷失在对玫瑰的痴恋中而错过了大好的夏季,那么还有成熟的金秋。采摘一枚果子,不论滋味如何,都要欣然地品尝。 那天,如果幸福不再降临,那么我还有美好的回忆,回忆的沉香是永远的伴侣在匆匆的旅程中惟一的慰藉。如果,我的归宿只属于苍白的极地,那么我还有保存热带棕榈的权力。我会悄悄带上海洋蔚蓝的目光,夕阳在天涯的微笑,还有热带季风的呼吸上路。我会最后一次沿着夏威夷洁白的海滩奔跑、呼喊,让它们记得我,记得曾有一个爱海爱得痴狂的女孩,在温暖夏日余辉中,悄然远去。我将带上对温暖的倦恋和一腔尚未冷却的激情,走进我的冰原,合上沉重的日记。会有一片棕榈在我僵硬的梦里摇曳,传递着热带的消息。 那天,如果,我失去了美丽的眼睛,再也不能看见蓝天的清高、云朵的悠闲、彩霞的霓裳和孩子纯真的脸,我还有一双手去感觉,还有耳朵能聆听。我会把双手伸向阳光,触摸那黑暗里的温暖。我会用指尖去寻找周围散落的情感,去迎接关怀与友谊。我可以抚摸微笑,于是善良便会托满掌心,我会把握每一丝从指尖传来的爱意,而不会让它冻死在冷落的眼神中。 我会摸索着靠近生活,大胆地拥抱她。秋的落叶凄凉吗?也许在世人的眼中是凄凉的。只有捧起它们你才会真切的感到那份充实,那植入泥土的希望。 我要用脚去寻问未知的前途,坚硬的路面会热情地指引我。我要侧耳聆听草生长的声音,花朵开放的声音,还有远道从草原、高山的那边风尘仆仆传来的风声。必定会感动于创物的奇迹,感动于天籁之声,感动于上天的仁慈,只要心中有一双闪亮的眼睛。 如果,没有人肯在黑夜里为我高举火把,甚至你,也不告而别。我会擦干眼泪,然后点燃心中的明灯,让它们同样是命运的恩赐。痛苦能让我成长,让我超然的面对,并学会珍惜。 如果……,如果我真是那么不幸,再不能用任何表情表达我的感激,再不能与朋友握手感觉到他们的温度;再不能欣赏叶雨中夜莺的歌声,甚至不能看看望着我和爱我的眼睛……静静地躺着等待,属于我的只有黑暗,孤独和寒冷。那么,我还有眼泪缓缓地流淌,它会向命运大声宣布我的存在,我还能爱,还能感动,还能感激…… 没有人能让我们真正的一无所有,即使明天死亡就会降临,那么今晚还拥有这世界并让世界拥有我的传奇。 【解析】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难度较大。“如果”表示一种假设,要补充的是对现实中本不存在或者无法实现的事物的假设,也可是对自己行为的一种反思。“那天”提示我们应该写过去的经历,可以从记忆中选择触动最深的事情。“如果……”提示我们,既可以写对自己所做事情的后悔,也可以表达缺乏实际行动的自责。无论选择哪种思路,精彩的心理活动描写是必不可少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要求作文

在躁动的青春岁月里,或许我们并不那么乖巧,或许我们并不那么顺从。率真、莽撞、叛逆、不计后果、不讲情理、盲目崇拜、遇到挫折、遭受打击……这些都是我们在青春路上留下的印迹。虽然这不是一条笔直的路,弯弯曲曲,但我们活出了青春固有的色彩。

请以“青春的印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文中不能出真实的人名和校名;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A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B,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到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B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A喝道:“你这两个撮鸟!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做肉酱!且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性命。”就那里插了戒刀,喝道:“你这两个撮鸟!快搀兄弟,都跟洒家来。”提了禅杖先走。两个公人那里敢回话,只叫:“B救俺两个。”依前背上包裹,提了水火棍,扶着B,一同跟出林子来。

(1)以上文段中写的是《水浒传》中_________的故事情节,文段中的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出现这一情节的前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A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2)《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描绘了一群士林的“群丑图”。他们或奸或诈,或贪或吝,丑态百出。试分析其中严致和的人物形象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悠长的铃声

毕淑敏

①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②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猪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③“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

④“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威,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⑤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

⑥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⑦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

⑧“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

⑨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⑩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傳,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

⑪当我仲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棱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⑫“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畴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⑬“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

⑭“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您快说嘛!侯师傳!”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

⑮“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

(选文有改动)

1.联系全文内容,谈谈小说取题为“悠长的铃声”有何深刻含义?

2.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按要求赏析。

(1)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文中的字“抽”,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2)“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这个画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结合上下文,对它作简要赏析。

3.读了文章,文中的老师傅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你对他作点评价。

4.这篇小说的情节发展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评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涵养几分静气

宋威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嘀嗒嘀嗒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③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因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泠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16日04版)

1.阅读全文,请谈谈如何才能做到“涵养静气”。

2.文章首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中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威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唐太宗)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以防已过。今魏征逝,一鉴亡矣!朕比使人至其家,得书一纸,始半藁,其可识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其大略如此。朕顾思之,恐不免斯过。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知而必谏也。”

(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

(注释)①鉴:镜子。②亡:通“无”,丢失,没有。③比:最近,近来。④藁:通“稿”。⑤止:通“只”。⑥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拿的一种长板,用象牙或竹、木等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恢弘志士之气________

(2)以陛下平明之理________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________

(4)可衣冠________

2.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创业未半中道崩殂/知必谏也

B.此诚危急存亡秋也/天下事有善有恶

C.塞忠谏之路也/人为鉴,可明得失

D.可识者曰/爱者止见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

4.(甲)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的第三条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魏征在遗书中给唐太宗所提的意思相近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5.从选文中看,你觉得诸葛亮和魏征有什么共同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