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①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汉字是中华...

    ①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②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两个方面的挑战。在中小学课程中,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 另外,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从这些方面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种种现象表明,对汉字教育面临的问题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③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④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有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⑤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摘编自王殿卿《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有删改)

1.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①段论述了汉字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将汉字教育作为战略工程的观点。

B.文章第②段阐述了汉字教育实践中遭遇的两大问题,从反面论证了加强汉字教育的必要性。

C.文章第③段将汉字与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作对比,对汉字教学采用拼音法提出了疑问。

D.文章第④段列举了近年来有关汉字教学的一些实验方式,属于举例论证,阐明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英语学得好就可以改变命运,这导致有些人忽略汉语学习。

B.汉字教育关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但当前汉字教育遇到了一些挑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C.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进行汉字教育并不符合汉字的规律和特点,这值得汉字教育者深思。

D.许多学者不断探索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解决了当前汉字教育面临的问题。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挑战,并针对文中画线句所列情况提出两条改变这种不良现象的建议。

 

1.C 2.B 3.概括: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二是面临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挑战。建议:让青少年认识到汉字书写有着电脑打字不可比拟的优点和特点,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应对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高度重视,社会、家长、学校要相互配合,齐抓共管, 促进青少年汉字书写能力的提高。(其他建议合理也可) 【解析】 1.C.表述错误,第3段介绍了汉字的特点,提出了对拼音教学的思考,并没有把两者作对比,故选C。 2.A.英语学得好就可以改变命运”与原文不符,原文第二段是“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 C.“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进行汉字教育并不符合汉字的规律和特点”分析错误,原文第三段说“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并无不符合汉字的规律和特点之意; D.“解决了当前汉字教育面临的问题”分析错误,没有依据,说法太绝对。 故选B。 3.根据②段提示语“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两个方面的挑战”,“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另外,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可概括两点挑战是:英语教育的冲击和信息化技术的冲击。划线句子在说明信息化对汉字的冲击,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社会对汉字书写要重视,应出台相关法规;学校要采取措施,比如开设书法课或者开展书法比赛;家庭要配合,促进孩子汉字书写能力的提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蹇叔哭师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注释)①管:钥匙。  ②孟子:对孟明的敬称。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潜师以来/不必余之手录 B.公使之曰/此之大丈夫

C.晋人师必于肴/虽乘奔 D.师以袭远/ 无案牍之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3.秦师和蹇叔儿子最终的命运如何?蹇叔为什么这样判断?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查看答案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尔而与之_______(2)为身死而不受 _____(3)是亦不可以______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用比喻论证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进行了正反对比论证。

B.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

C.文章第二段通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来阐明人不应该为物欲而丧失本心。

D.作者认为有些人丧失了“羞恶之心”是为物欲所蔽,要做到“舍生取义”,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12月7日,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珠海市、澳门两地青年联合会主办的澳门回归纪念石揭幕仪式在珠海市澳门回归纪念公园举行。此块纪念石由珠海青联和澳门青联共同制作,以此作为两地青年友谊长存的象征、新时代继续筑梦前行的见证。珠澳两地青年代表约100人参加。珠海青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一系列有意义、有意思、青春洋溢的活动,不断促进珠澳青年交往交流、交心交融,在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澳珠极点建设中不断开拓创新、奋发有为。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

(2)请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八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中国梦 镌刻 坚石 两地情 青年 共筑 携手 见证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据悉,目前只有部分省市推行高考招生新政,该“阵容”包括由上海、湖北等省市组成,且队伍日趋壮大,加入的省份数量呈上升趋势。(“包括”和“由……组成”去掉一个)

B.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将“多方面”与“多领域”互换位置)

C.通过央视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删去“通过”)

D.今年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改善。(将“加强”改为“提高”)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漫野的绿色填补了生活的空白,缥缈的七彩洋溢着青春的风采。

B.父亲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C.近年来,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络绎不绝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惶恐不安。

D.电视纪录片《老广的味道》播出后,粤菜成为美食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