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默写。 ①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

默写。

①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⑥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⑦《诫子书》中表现“躁”的危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天净沙·秋思》中最能触发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岛竦峙 随君直到夜郎西 归雁洛阳边 岐王宅里寻常见 夜阑卧听风吹雨 秋风吹散马蹄声 险躁则不能治性 小桥流水人家 【解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此题要注意“竦峙”“阑”“蹄”“躁”等字词的书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

一件事,时现脑海;一个人,感人心怀;一首歌,萦绕耳畔;一朵花,摇曳生姿……人生,总有许多东西难以忘怀。

请以“___________,我难以忘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选择骑电动车上下学,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引发关注。据教育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太原市目前约有 27 万中学生。另据太原市公安交警支队公布的事故数据,2014 年 1 月 1 日至 11 月 30 日,全市共发生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事故 322 起,受伤 364 人,死亡 38 人。针对此问题,记者专门做了采访。其中,涉及学生的事故 44 起,受伤 59 人,死亡 4 人。

(学生:省时省力很方便)

“放学的时间正好是车流量高峰期,电动自行车比普通自行车、公交车都方便,我骑电动自行车上学已经一年了。”初二学生小张告诉记者,他们班上有十几个同学骑电动自行车上学,部分骑自行车上学的同学表示也想买电动自行车。很多学生表示,电动自行车并不难骑,跟自行车差不多。“我们能驾驭得了,又不是很快,不会出现问题。骑电动自行车的话,我早上还能多睡 10 分钟。”某学校初一学生小林说。

(家长:“很危险”“无奈之举”)

“现在好多孩子骑电动自行车上学,有些孩子骑得飞快,而且经常在车流中钻来钻去,太危险了。”市民陈先生说。多数家长与陈先生的想法相同,担心路上车流量大、车速快,孩子骑电动自行车不安全。

但也有家长表示,选择让孩子骑电动自行车是无奈之举,学校离家远,坐公交车不方便,骑自行车太累,为了方便,只好让孩子骑电动自行车上学。“现在孩子学习很累,早出晚归,骑电动自行车可以节省些时间。”家长戴女士说,孩子以前骑自行车上学,夏天经常骑出一身汗。为让孩子舒服点儿,她给孩子换了辆电动自行车。

(学校:屡禁却不止)

采访中,一些学校的负责人表示,对于学生骑电动自行车上下学的情况,学校采取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但效果不佳。

“学校明令禁止不让骑电动自行车的学生进校园,在家长会上也多次强调,希望家长能配合学校工作。”某学校校长说,有些家长对此并不在意,一些学生跟打游击似的,把电动自行车停在校外,根本没办法禁止。

对于如何制止学生骑电动自行车上学,部分老师认为,学校在加强教育的同时,家长更应该正确引导孩子,“学生年纪小,安全意识不强,难免产生侥幸心理,如果家长不给孩子买电动自行车,加上学校的适当引导,那效果就不同了。”

(交警:未满 16 周岁禁骑电动车)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 12 周岁;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 16 周岁。“未满 16 周岁的孩子判断、反应等能力欠缺,再加上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弱,骑车速度难免过快,所以学生骑电动自行车上路会带来很多危险。而学生安全意识的缺乏,社会、学校和家长都免不了责任。”市公安交警支队杨警官坦言,16 岁以下的青少年是禁止骑电动自行车的,但是对于不够年龄的学生骑电动自行车,交警部门多是警告、教育。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围绕“中学生骑电动车隐患多”,搜集并整理了以上材料。

(1)请综合阅读以上材料,概括中学生骑电动车屡禁不止的原因。

(2)在活动中,有的同学说偶尔骑电动车上学没什么事;有的同学说自己骑电动车技术好,绝对不会出事。请你针对以上两种说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写作提示:①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思路清晰;③语言得体;④120 字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题目。

长途跋涉的肉羹(节选)

林清玄

在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看见爸爸满头大汗从外地回来,手里提着一个用草绳绑着的全新的铁锅。他一面走,一面召集我们:“来,快来吃肉羹,这是爸爸吃过的最好吃的肉羹。”他边解开草绳,边说起那一锅肉羹的来历。

爸爸到遥远的凤山去办农会的事,中午到市场吃肉羹,发现那个小摊上的肉羹非常的美味,他心里想着:“但愿我的妻儿也可以吃到这么美味的肉羹呀!”

但是那个时代没有塑胶袋,要外带肉羹真是困难的事。爸爸随即到附近的五金行买了一个铁锅,并向店家要了一条草绳,然后转回肉羹摊,买了满满一锅肉羹,用草绳绑好,提着回家。当时的交通不便,从凤山到旗山的道路颠簸不平,平时不提任何东西坐客运车都会昏头转向、灰头土脸,何况是提着满满一锅肉羹呢?

把整锅肉羹夹在双腿,坐客运车回转家园的爸爸,那种惊险的情状是可以想见的。虽然他是那么小心翼翼,肉羹还是溢出不少,回到家,锅外和草绳上都已经沾满肉羹的汤汁了,甚至爸爸的长裤也湿了一大片。

锅子在我们的围观下打开,肉羹只剩下半锅。

妈妈为我们每个孩子盛了半碗肉羹,也为自己添了半碗。

由于我们知道这是爸爸千辛万苦从凤山提回来的肉羹,吃的时候就有一种庄严、欢喜、期待的心情,一反我们平常狼吞虎咽的样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那长途跋涉,饱含着爱、还有着爱的余温的肉羹。

爸爸开心地坐在一旁欣赏我们的吃相,露出他惯有的开朗的笑容。

妈妈边吃肉羹边说:“这凤山提回来的肉羹真好吃!”

爸爸说:“就是真好吃,我才会费尽心机提这么远回来呀!这铁锅的价钱是肉羹的十倍呀!”

当爸爸这样说的时候,我感觉温馨的气息随着肉羹与香菜的味道,充塞了整个饭厅。

不,那时我们不叫饭厅,而是灶间。

那一年,在黝暗的灶间,在昏黄的烛光灯火下吃的肉羹是那么美味,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吃过比那更好吃的肉羹了。

(选自《林清玄散文自选集》少年版)

作为林清玄先生的铁杆粉丝,语文老师在“美文读写”课上,向同学们推荐了《长途跋涉的肉羹》,并布置了以下两个学习任务。

(1)半碗肉羹,成为作者心中最温暖的记忆。结合文本,谈谈你对结尾段划线句的理解。(50 字左右)

(2)2020 年 1 月 23 日是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日子,届时我市新闻频道《读书人生》栏目将举办一场“最好的幸福,最美的清欢”林清玄散文专场赏读活动,现向社会公众征集稿件,请你给本文拟写一段推荐语,向主编予以推荐。

写作提示:①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情感体验或写作手法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来写;②结合文章内容;③不少于 100 字。

 

查看答案

在 2019年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活动中,我市融媒体中心向广大网民发起了“‘文明美景在身边’随手拍”活动。其中有一幅图片得到了广大网友的一致好评。请你为这幅图片拟写一则恰当的标题,并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不少于 80 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主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乎?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毋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      ,      。      ,     

(注释)①马服君赵奢:赵奢,战国时赵国的大将。马服君是赵奢的封号。

1.为文中空缺处依次选择恰当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故卒不加诛 ②赵兵果败 ③王以括母先言 ④括死军覆

A.②④③① B.③②①④ C.④②①③ D.①④②③

2.《列女传》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行为的书,对后世影响很大。《赵将括母》的故事也被收录其中。文中通过对赵母呈书赵王的什么描写,表现出一个母亲对孩子、对国家的忧虑,由此可看出赵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