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漫话对联 (1)对联大家都不陌生。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漫话对联

(1)对联大家都不陌生。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是古代劝学的佳对;“虽然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是理发店的妙联可见,生活处处有对联。

(2)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若有横批应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对联通常粘贴或悬挂在门上或壁间的廊柱上。

(3)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改写的“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_______联。鲁迅先生写给瞿秋白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情谊的______联。

(4)对联源于何时?可远溯先秦。A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B相传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C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这一民俗的形象反映。D到了元代,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很少。E晚清还出现了一些对联知识专著,如《楹联丛语》等。进入20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繁荣的景象。

(5)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如何撰写对联呢?

(6)首先,要根据对象和场合,选择清新流畅的语言,表达有意义的内容。例如:“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一代功”可以送给辛勤的园丁;“枝头喜鹊歌新曲,雪里梅花报早春”适合春节传达喜气;“皓月描写双燕影,寒霜映出并头梅”经常出现在结婚喜庆时。

(7)其次,撰写上下联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必须相连,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两联字数须相同,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但不能出现四海对五湖之类的词义雷同情况,更不宜有石对石这样的同字相对;句式结构形式要相同,彼此对称;字音声调平仄相对,使对联念起来有一种音乐美。

(8)对联还有一些特殊的写法,在此仅举两种。一是丛古今诗词曲赋中取两句组成,如“夕阳无限好,高外不胜寒”,上联出自李商隐诗,下联出自苏轼词,这叫集句。二是摘句,就是把诗中的对偶句直接拿来使用,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颈联。

(9)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字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了用汉字来写对联。据历史记载,光绪皇帝结婚时,英国女王送了一座自鸣钟,上面就刻有一副对联:“日月同明,报十二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富贵康宁”。小小的对联还真的融合了大文化呢!它展现出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我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朵奇葩奉献给世界,使其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

1.本文主要说明了对联的定义、对联的种类、________________意义与影响。

2.对联的真正鼎盛是在明清两代,到了康乾盛世,对联艺术日臻完善,涌现出纪晓岚、袁枚等对联高手。这一句话是从第(4)自然段中抽出来的,放在A、B、C、D、E哪处最合适?为什么?

3.第(8)段的划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作用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学以致用。

(1)细读第(3)段,区别下列对联的类型。

“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________联。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友谊的________联。

(2)学校艺术节要出一期美文、名画赏析壁报,主题为一副对联,上联:品美文若饮甘露,请拟写恰当的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对联的写法 2.E处,因为康乾盛世是清代,E处之后说的是晚清。 3. 举例子 具体直观地说明了对联特殊写法中集句的特点。 4. (1)自勉 题赠 (2)示例:赏名画如沐春风( 意对即可)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知和概括。文章围绕说明对象“对联”,首先写了对联的定义,③段写了对联的分类,④段写了对联的起源和发展,⑤-⑧段分三个方面写了对联的写法,最后总结全文,强调了对联的意义。 2.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的作用。面对此类试题,首先看看所给的材料说明了什么内容,然后看看与文章中哪个段落哪个句子说明的内容一致,就可以确定它的位置了。文章第④段写了对联的发展过程,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链接材料中写的是清代对联的鼎盛。所以根据时间不难判断,它应该放在E处,恰好后文写的就是晚清了。据此理解作答。 3.此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摹状貌等。可采用的答题模式是:说明方法+表达效果(具体准确,生动形象)+说明的内容(被说明事物的特点)。“一是丛古今诗词曲赋中取两句组成,如夕阳无限好,高外不胜寒,上联出自李商隐诗,下联出自苏轼词,这叫集句”该句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集句的特点。 4.(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文章第③段中写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分类,根据对联内容“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可以看出这是勉励自己努力读书的对联,所以这是一幅自勉联,根据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写给朋友的,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所以这是一幅题赠联。 (2)此题考查的是对对联。对联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字数相等 。 二是同类对同类,例如:颜色对颜色,食品对食品。三是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上联“品美文若饮甘露”中的“品美文”属于动宾短语,我们可以对“析佳作”,“若饮甘露”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我们可以对“如品佳肴”。据此理解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陶母责子

陶侃为东晋之大将军,于国为栋梁,于民若父母。世人重之。陶公时少,为鱼梁吏。尝以坩母。母封鲊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注释]①坩:盛物的陶器。②蚱:腌制的鱼类食品,如腌鱼。③饷:赠送。

1.解释加点字

(1)世人之:_________    (2)反责侃:_________

2.翻译句子。

于国为栋梁,于民若父母。

3.陶母为何拒收陶侃送给她的一罐腌鱼?

4.在你眼里,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2)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5)狼亦黝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狼》选自《_______》,作者是清朝的_______(姓名)。

2.解释加点字

(I)野有麦场:_______       (2)场主积其中: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本文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次北固山下》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王湾,诗中“客路”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淼、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送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查看答案

默写

(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秋词》(其一))

(2)___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

(4)________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查看答案

以“这一次,我选择了                ”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