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 韩逸萌 ①儿时的记忆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

韩逸萌

①儿时的记忆里,奶奶的手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②想起奶奶的手,恍惚中就觉得香气四溢。在那个物质不甚充裕的年代,在那个并不富足的家庭里,我(奶奶的孙女)的童年却充满着香甜酥脆的回忆。

③暮春时节的榆钱,奶奶煮在粥里。我的碗里便漂了一片片的小荷叶,我像捉小鱼一样吞下,奶奶说,吃了榆钱,一生富足。初夏的傍晚,浓郁的槐花香笼着整个小院,我穿着奶奶做的豆绿色的小裙子,看她洗净采下的槐花,撒上盐和面粉,上锅蒸熟,晚上就能吃到唇齿留香的槐花饭。锅里还煮着绿豆稀饭,煮开了花的绿豆和大米也像一朵朵盛开的小槐花,令我小小的心里久久着迷。那时的夏天竟可以如此清香和清凉。

④冬天是我最爱的。奶奶用坏了的脸盆扣住火炉口,漏洞的地方用白菜叶盖住,不到饭点,烤地瓜的香味就把在街上疯玩的我“勾”了回来。滚烫的地瓜我拿不住,奶奶一边叫我小馋猫,一边帮我剥皮。“奶奶的手怎么不怕烫?”我奇怪。奶奶笑着说:“奶奶的皮厚啊!”那香喷喷的味道,时时想起,时时垂涎不已。

⑤奶奶的手如此灵巧呵!童年时,我是小伙伴里的孩子王,得此殊荣唯一的原因就是我有最多最好玩的玩具。我没有布娃娃,但我有奶奶缝的布老虎,张着大口,额头上用黑毛线绣着“王”字,那是我最喜欢的玩偶,高兴时才给别的小朋友抱一下。

⑥包装箱上的封条,奶奶一根根洗净攒着,攒得够多了,在一个木头盒上缠缠绕绕,一横一竖,不同颜色的封条就在奶奶的手指尖穿梭纷飞。奶奶编的篮子小巧精致,除了自家用,还送给邻里乡亲,整条街上的人都提着奶奶编的篮子去赶集。人人见了都夸奶奶编得好,有人让奶奶再编了就拿去卖。奶奶笑笑,再编好了仍旧是送人。

⑦在村里口口相传的还有奶奶做虎头鞋的手艺。亲戚里谁家生了孩子,奶奶总要做一双虎头鞋送去。鞋底是奶奶亲手纳的布底,小孩子穿着轻巧又舒服。奶奶做的虎头鞋针脚细密,“老虎”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珠是特意找了亮面的皮革剪下的,眉毛、胡子、耳朵,个个都精致。

⑧衣柜的另一个角落,塑料袋里装着一个枕头。枕头是金黄缎面的,上面绣了一朵莲花。那莲花真漂亮呀,花瓣层层叠叠,上面是粉紫色,下面是粉白色。我问奶奶:“我可以枕那个枕头吗?”奶奶用粗糙的大手摸摸我的头:“傻孩子,那是奶奶的送老衣啊!”我一直不明白什么是送老衣,后来才知道它的另一个名字叫作寿衣,那是念在嘴里都觉得心惊胆战的字眼啊!所幸,一直到现在,那个枕头依旧放在角落里,始终未用。只是每次看到,我都心酸到不行,不敢想,不敢想,一想几乎要窒息。

⑨这次回家,奶奶捧着我的手,像个孩子一样说:“妮儿的手真嫩,看奶奶的手,跟锉子一样。”“锉子”这个词刺痛了我,小的时候,我总喜欢让奶奶给挠痒痒,不用任何工具,奶奶粗糙的大手在我背上划拉几下,那种感觉最舒服了。

⑩第二天,我冒着四五级风,跑了三个金店,终于买到了一枚尺寸最大的金戒指。奶奶嗔怪:“这孩子,我年纪这么大了,你花这冤枉钱干什么!”我不说话,我只是想用一枚戒指装饰奶奶的手,这其实是一个华而不实的自我安慰。

⑪我拉过奶奶的手,给她戴上戒指,这么大的尺寸竟刚刚好。奶奶照例抓过我的手,给我暖手。我自小手脚怕冷,冬天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奶奶身边,奶奶就伸出她的粗糙的大手握住我冰冷的小手。温暖从她的指尖一点点传过来,我的心也暖和起来。那种温馨是我一生难忘的。奶奶,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可不可以,让我握得久一点?

(选自《意林》,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对奶奶手的描写运用了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手法,“整个村里的人都提着奶奶编的篮子去赶集,人见了都夸奶奶编得好。有人让奶奶再编了就拿去卖”这就是侧面描写。

B.文中第⑩段画横线处是说“我”只是想为奶奶尽量多做点事,以此得到自我的心灵安慰,表现了“我”因无法多为奶奶做有用的事的愧疚之情。

C.文章第⑧段写了奶奶的“送老衣”以及我看到“送老衣”时的心酸感受,这段文字虽然能更进一步表现奶奶的手巧,但与文章标题“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可以认为本段离题。

D.文中的奶奶是一个慈祥善良、勤劳能干、淳朴热心(大方)的老人。

2.品析下面的句子,从人物描写方法角度来分析其所包含的人物情感。

奶奶嗔怪:“这孩子,我年纪这么大了,你花这冤枉钱干什么?”

3.文章用“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为题目,有何妙处?

 

1.C 2.用神态、语言描写,写出奶奶假装发怒的样子,表现出奶奶对孙女懂得关爱老人的欣慰和感受幸福的高兴之情。 3.①奶奶的手是全文的行文线索,文章写了奶奶用手给“我”准备食物、给“我”缝制玩具、为“我”挠痒痒,奶奶的手指尖是“我”情感的生发点(答“奶奶的手是全文的行文线索”和“奶奶的手指尖是‘我’情感的生发点”中任意一句即可)。②以小见大(化大为小),使取材集中,立意更鲜明。③表达了文章主旨,表现了“我”对奶奶的感激之情。④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富有文采。(答到其中两点即可) 【解析】 1.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C错误,奶奶做的“送老衣”不但表现奶奶的手巧,更从中表现了母亲用“指尖”带给“我”温暖,与题目中“指尖”是密切相关的。故C项的理解是错误的。故选C。 2.考查对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对话)、心理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情感、心理)特征,或是衬托、突出……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感情。语句“奶奶嗔怪:‘这孩子,我年纪这么大了,你花这冤枉钱干什么?’”,“嗔怪”写奶奶的神态,“这孩子,我年纪这么大了,你花这冤枉钱干什么?”叙写姐姐的语言。通过对奶奶的神态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奶奶假装发怒,心里高兴喜悦的样子,用表现出“嗔怪”的神情,表现出奶奶对孙女懂得关爱老人的欣慰和高兴之情。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3.本题考查对题目作用的理解。解答时,通读全文,在对文章主旨进行分析和把握的基础上进行作答。当题目有使用了修辞手法的时候,对题目的分析要从修辞手法的运用、文章内容、表达作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文章的标题中的“你的指尖”的是指奶奶的手,文章围绕着奶奶的手,叙写了奶奶的手为“我”准备食物、缝制玩具、挠痒痒等具体的事,构成了文章的叙事线索,引发“我”对童年美好的回忆。通过奶奶用这双手给“我”带来许多温暖的回忆,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感激之情,暗示了文章的主旨。从表现手法看,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内容更加集中,更能突出文章的中心。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缓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

   (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材料二:以温度25℃、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35℃和湿度1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

(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

材料三: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应毛里求斯大使馆的要求和委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图书修整组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文件进行了实验性去酸和修复,方案如下:

(1)去酸方案

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为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性的方法。根据毛里求斯案文件的损坏程度和特点,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去酸法比较好,以氢氧化钙溶液去酸,可根据纸张酸化的程度调节去酸溶液的浓度和去酸时间,去酸彻底,可操作性强,在操作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使文件出现新的损坏。

(2)修复方案

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的修复法。用纸浆补书机修补书页,既不遮挡字迹又能增强纸张强度。但纸浆补书机也有其不足,如对书页的边缘残缺处和书口的断裂处补后的强度不够,主要原因是书口的断裂处及书页上的裂口缝隙过小,使得纸浆难以通过,边缘残缺处的纸浆与书页的连接方式属单侧直线连接,不够牢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显然是必要的。

档案文件修复后,纸张的强度和柔初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来一即碎的文件纸张,现在不但可以正常翻阅,甚至可以拿起抖动。对于文件修复前后的变化,毛里求斯大使馆人员表示惊讶,称之为“魔术般的变化”。

(摘编自周祟润等《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

1.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项是

A.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绣。

B.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

C.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

D.使用树脂黏合剂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性的方法。”这一句的主干是“人们研究方法”。

B.如果将温度25℃、相对湿度50%以下纸张的寿命定为标准寿命,当湿度不变、温度降低10℃时,纸张的寿命倍数就会达到5.81。

C.纸浆补书机修补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强纸张的强度,又不会影响字迹的清晰度。

D.国家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对毛里求斯形成于18世纪的档案文件的修复工作是可移动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

3.结合材料三的内容,请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转角便是晴天

人生千回百转,命运千奇百怪,人生中总是会出现许多个岔路口,许多个转角。俗话说:“不能一条道走到黑。”一个转角,可能就是海阔天空,“长风破浪会有时”,只待我们“直挂云帆济沧海”。

青鸟遭遇飞不过的高墙,转角,可能便是浩渺的天空;蚂蚁面临爬不上的玻璃,转角,可能就是一个逃生的缝隙。希望可能就在灯火阑珊处等你去发现。

转角,可以摆脱困境,绝地重生。美国CKN公司曾一度陷入困境,各位董事束手无策。此时,一位经理临危受命,他改变经营方式,重新调整计划,制订了一套全新的战略方案,打破以往一成不变的旧模式,终于将CKN公司拉出困境,迎来了经济的繁荣,此后,他便成为了CKN公司的董事长。不论是经营一家公司还是做一件事,当你在一种方法上行不通时,换一种全新的方式看待问题,以另一种方式解决事情,很可能就畅通无阻了。转角,就是换另一个角度看问题,那么绝地重生就不再是幻想。

转角,可以让你发现自己,成就自我。刘伟遭遇不幸失去了双臂,但他并没有绝望。他打破了一贯用手弹钢琴的常规,用脚趾弹奏属于他的华美乐章。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刘伟独特的演奏方式和高超的技巧获得了无数人的赞叹,成为第一季“中国达人秀”总冠军。他用另一种方式谱写自己的人生,成就了自己的辉煌。转角,就是换一种表现方式,让精彩的自我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转角,可以发现生命的本质,实现人生的价值。这就像幼虫吐丝作茧,蚕蛹羽化成蝶,最终获得新生。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16岁就在战斗中身负重伤,23岁双目失明,25岁身体瘫疾,只能终日蜷缩在床榻上。可是他不甘心躺在床上碌碌无为,为了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他转向了文学创作,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创作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享誉世界的名著。他也从一个革命战士转变成了一位文学巨匠。转角,让奥斯特洛夫斯基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启迪了一代代人思考生命的意义。

也许你正遭遇阴霾,切记不要消沉,也不要盲目执着不知变通,转角之处是一片晴空,正等待我们去发现。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转角,就是换另一个角度看问题。 B.转角,就是换另一种表现方式。

C.转角便是晴天。 D.转角,可以发现生命的本质,实现人生的价值。

2.下列对论证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伟遭遇不幸失去了双臂,但他并没有绝望,他打破了一贯用手弹钢琴的常规,用脚趾弹奏属于他的华美乐章。(对比论证)

B.青鸟遭遇飞不过的高墙,转角,可能便是浩渺的天空;蚂蚁面临爬不上的玻璃,转角,可能就是一个逃生的缝隙。(举例论证)

C.俗话说:“不能一条道走到黑。”一个转角,可能就是海阔天空,“长风破浪会有时”,只待我们“直挂云帆济沧海”。(引用论证)

D.转角,可以发现生命的本质,实现人生的价值。这就像幼虫吐丝作茧,蚕蛹羽化成蝶,最终获得新生。(比喻论证)

3.下列不能用作本文正面论证材料的一项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穷则变,变则通。

C.杨振宁放弃实证物理研究,转攻基础物理,最终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查看答案

作文。

如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拍下一张照片是最容易不过的事,照片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自拍照、旅游照、全家照、新闻照等,比比皆是,照片记录了生活点滴,照片呈现了大千世界,有的令人喜悦、感动,有的令人痛苦、惭愧,有的令人思索、回味……总有那么一张照片会让我们印象深刻。

请以“最难忘的那张照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说明:(1)要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生活体验和思考感悟,生活中取材,不得抄袭;(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3)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阅读记叙文,完成下列小题。

被父亲砍掉的枇杷树

流念珠

①前几年,哥哥在县城里买了一套房子。父亲不愿长住,且乡下还种着几亩薄田,所以他总是县城、乡下两边跑,农忙时在乡下种田,闲暇时就到县城小住。这次“五一”长假,我带着两个孩子没回县城新家,而是回到了乡下,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说起来,我已经很多年没在暮春时节回到这里了。

②回到老房子,我搁下行李就迫不及待拿起父亲特制的一根竹杆冲去果园,想采一些枇杷来吃。每年这个季节,乡下的枇杷已进入“扫尾”阶段,果子最是成熟、香甜。可到了果园我一看,呆住了:原本高大茂密的枇杷树不见了,如今只剩一截光秃秃的、差不多一米高的树桩立在那里。

③我两手空空回到家。没见父亲踪影,我便问母亲:“我爸咋把枇杷树给砍了?是因为它长得不好吗?”母亲说:“哪能呢?那棵枇杷树正是大生大长的时候,年年都结好多果,果子又大又甜。可大前年,你爸说砍就砍了,真是够狠心的……”

④我们正说着话,父亲从外头回来了。只见他手上捧着一大斗笠红红的小果子。“是野草莓!”我兴奋地喊起来。“刚经过菜园附近那块荒地时看到野草莓长得不错,就顺手摘了一些,你小时候不就最爱吃这玩意儿吗?”父亲笑眯眯地说。我忙招呼来两个孩子一起吃野草莓。那酸酸甜甜的味道,一下勾起了我童年所有美好的回忆。我一边吃一边想:父亲是爱物惜物之人,又如此疼爱儿女,连干活都不忘采野草莓回来给孩子,怎么会狠得下心,砍掉家里的枇杷树?他可一直都知道,我哥、我姐和我都十分喜欢吃枇杷的呀!

⑤我干脆开门见山问父亲:“爸,你为什么把枇杷树砍了?留着多好!”父亲正给他的两个外孙挑拣野草莓。他头也不抬,说:“正因为长得好、长得多,我才把它砍了!每年枇杷季,你们工作的工作,上学的上学,都没空回来吃枇杷。枇杷性凉,我的胃怕寒,不敢多吃。因此每天晨起、黄昏路过果园,我只能看着黄澄澄的枇杷果一颗颗掉落在树下。那滋味,可真不好受!”

⑥父亲的几句话,让我无言以对。

⑦枇杷树是很多年前父亲亲手栽种的,因为那时我们总馋别人家的枇杷。枇杷树渐渐长大后,年年都结很多果子。那时县城的房子还没买,“五一”假期,我姐和我都会带着孩子回乡下。我们都想爬上枇杷树现摘果子吃,父亲觉着危险,就特意制作了一根带着小篓子的竹竿给我们用。还别说,那根竹竿子特别好用,你瞅准了树上哪个枇杷,将顶端小篓子对准它,再轻轻一转,枇杷就掉进了篓子里。每次我们采的枇杷都不少,可树下的大小孩、小小孩总要争个输赢,非要抢到最大最黄的那一个枇杷。一旁的父亲见了只是笑,从不劝架,任凭我们嬉戏打闹。

⑧从前枇杷树下欢声笑语,如今树下冷冷清清,父亲心里怎能好受?所以他才冒出狠心的想法吧!既然孩子们都没空回家,不如砍掉那棵枇杷树,从此不见果子黄,不见果子落,心里也就不那么失落。

⑨长假最后一天母亲告诉我:“我刚听你爸打电话,应该是跟隔壁村老张头对话。他让老张头务必帮忙挑一棵好的枇杷树,说是要移栽过来。这老头子,也不知心里怎么想的,栽了砍,砍了又要栽。”

⑩我心里却偷着乐:看来我的话起了作用。就在前一天晚上,我偷偷跟父亲说:“爸,以后‘五一’我们都只回乡下,好不好?”父亲一句话没说,只是一个劲地点头,快乐得跟个孩子一样。

⑪临走前我特意到被砍掉的那棵枇杷树的树桩前站了一会儿。我知道,人到晚年,总是期盼能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父亲不过是想在每年的枇杷成熟季多看看儿孙齐聚树下抢抢食、斗斗嘴。他这小小心愿,我们怎么忍心辜负呢?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9年第18期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父亲砍掉枇杷树以及想要重栽枇杷树的原因。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父亲一句话没说,只是一个劲地点头,额头的皱被满心的欢悦填满,快乐得跟个孩子一样。

3.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⑦段的作用。

4.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

5.阅读漫画《家》,并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说说读了选文后你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完成下列小题。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文章题目“秋天的怀念”,那么作者都怀念了什么?

2.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3.文蒙第①段和第①段两次出现了“好好儿活”,分别有什么用意?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秋天的怀念”为题,不仅点出了文章叙事的时节,而且意味着对母爱和生命沉淀之后的思考与感悟。

B.文章第②段运用插叙手法,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已经十分重,又说明了母亲为了不让儿子伤心而强忍病痛做出了超常的努力,体现了她的无私和坚忍。

C.文章第③段加点字“挡”是母亲无意的动作,她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生情,产生伤感、痛苦甚至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D.文章第⑦段运用排比手法,描写北海的各色菊花,这象征着母亲的期望:无论遭遇怎样的厄运,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之路,都要相信生活中还有美好,都要活得坚忍,活出尊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