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什么?

2.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并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3.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①母亲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②母亲进来了,在窗前·……

4.文章结尾写道:“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5.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1.①“看花”是全文的中心事件;②“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③“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2.示例一:“母亲喜欢花……”。①说明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②说明母亲为“我”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示例二:“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①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那步田地②体现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 3.“扑”表明母亲急切的心情.“挡”是母亲害怕“我”看到秋天的落叶而触景伤情,影响身体,这两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也突显了母爱的伟大。 4.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去面对生活了。 5.示例:不好。①“秋天”交代了时间,文中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黯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③“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文中多次写到“看花”,因为“看花”是文章的中心事件,这几次“看花”其中多数是母亲提出的,母亲希望通过春天看花,来让儿子感受到生机,希望通过秋天看花感受到菊花的坚强,所有这些都是母亲的良苦用心,最后一次是“我”和妹妹去看花,此时母亲已经去世,“我”真正理解了母亲,开始变得乐观,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也是母亲的希望所在。 2.此题考查的是插叙及作用。解答此类试题之前首先要知道记叙顺序包括:顺叙、倒叙、插叙。顺叙即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记叙;倒叙即先写出事件的结局,然后再讲事件的起因和经过;插叙主要是在文章中插入一段,起补充说明的作用。通常情况下,顺叙和倒叙是针对于整篇文章来说,插叙主要是针对文章中的某一部分来说,插叙通常起补充说明的作用,使文章内容丰富。示例“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补充交代了母亲对花的喜爱,但因为“我”的双腿瘫痪,母亲的全部精力放到了儿子身上,导致自己喜爱的花都死了,充分体现了母亲对“我”的爱。其他的插叙部分还有,例如“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3.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句中的“扑”表现了母亲动作的迅速,看到儿子的自暴自弃,母亲表现出了急切和焦急的心理。“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因为现在是秋季,窗外是簌簌的落叶,母亲这一动作很是细心,她不想让窗外的景色影响儿子的心情,生动地表现了深沉的母爱。 4.此题考查的是对结尾的理解。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此时“我”明白了母亲生前的期待和愿望,她希望“我”能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结合文章最后一句“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也可以看出“我”决心要与妹妹相互鼓励扶持,不辜负母亲的良苦用心,坚强地面对生活。 5.此题考查的是对题目的理解。题目中的“秋天”不仅点名了母亲去世的时间,而且象征了母亲艰难的一生和“我”经历的人生低谷。文章以此为题,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也突出了母亲对“我”一生的巨大影响。所以“秋天”一词不能删去。据此理解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让我们一起走进“酒香千古一一中国酒文化探究”专题实活动中去吧!

(1)(书法中的“酒”)

书法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下面是“酒”字的几个书法字体,分别代表的是

甲骨文、篆书、隶书。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看到以下书法字体的感受。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学中的“酒”)

如果你读读诗词歌赋、小说传记等文学作品,一定会为其中所散发的醇厚酒香而陶醉。请你写出与“酒”有关的一句诗文名句和一个故事(名称或梗概),与大家分享。)

诗文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的“酒”)

醇香的酒令人陶醉,但现实生活中,酒也可能坏事。奶奶生日那天,亲朋欢聚,举杯畅饮。宴会结束后,喝了酒的叔叔准备开车回家。请你说几句话劝阻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l)《西游记》中唐僧被红孩儿掳走后,孙悟空变的牛魔王,是因为什么引起红孩儿的怀疑并最终被识破的?

(2)《西游记》记述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艰险历程,有人说取经过程中悟空、八戒的功劳大,唐僧和沙僧的作用不大。请从唐僧和沙僧中任选一人,结合相关情节说说他的贡献。

 

查看答案

诗文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开阔画面。

(5)孔子教育我们学习和思考时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是那样的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     ;一阵杜鹃啼,     一阵风起 ,         

①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

②便让每一棵柳吐出一团团洁白轻柔的飞絮

③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③①②    D. ①③②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了《秋天的怀念》,我们无不被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动。

B.史铁生的作品《秋天的怀念》大约有2000字左右,被选录载中学语文教材中。

C.史铁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

D.母亲生长在戏剧之家,越剧对她一点都不陌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