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仅传》)

(注释)①郭伋()始至行部:郭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讫:结束,完成。④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⑤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与友_______________    (2)相而去_______________

(3)事讫_______________      (4)止于野亭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中“门外”是名词作状语,译为“在门外”。

B.“待君久不至”一句中“待”前省略的是主语“家君”。

C.“则是无信”中“信”是名词,信用的意思;而《论语》中“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信”是相信的意思。

D.“友人惭”中的“惭”是意动用法,可译为感到惭愧。

4.甲文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行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5.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乙文侧重记叙。

 

1. (1)约定 (2)舍弃 (3)等,等到 (4)于是,就 2.(1)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2)郭伋认为(这样做)会对孩子们失信,于是停留在郊野外的亭子里,等到了约定的日子才进入(城里)。 3.C 4.他懂得“信”的重要性,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用“ 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5. 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 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注意“相委而去”意思是: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委:舍弃。“及事讫”意思是“等到事情完毕后”,及:等到。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字词:舍,放弃。去,离开。乃至:(友人)才到。乃,才。遂:于是,就。期:约定的日期。 3.C. 有误。《论语》中“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信”是守信用的意思。故选C。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甲文中,陈元方:①他懂得“信”的重要(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②他懂得“礼”的重要(对子骂父,则是无礼);③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④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5.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及表达方式的理解。《陈太丘与友期行》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郭伋守信的故事,启示我们做人要讲信用要有礼貌;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做人要言行一致。可以这样概括:启示我们做人要讲信用要有礼貌;做人要言行一致。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对话描写,乙文侧重记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边题目。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_________。诗中的“轮台”在这里代指_________

2.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查看答案

青春不息,学习不止;捧起书本,沐浴书香。你所在班级要开展“青春作伴好读书”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下图是李明同学为本次活动画的一幅关于“读书”的宣传画,根据画面内容说说多读书有哪些好处。

(2)同学们搜集了许多关于名人读书的材料。请写出对下面三则材料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明末大学问家张溥读书时先抄一遍,再读一遍,接着把书稿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焚,反复七次,直到烂熟于心,融会贯通。

材料二: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复习,他称之为“三复四温”式阅读法。

材料三:数学家苏步青主张读书要多读、精读。他读书时,第一遍一般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动你的诗词积累,写出连续的两句与读书有关的诗句,并为这次读书活动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你即将为本班同学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同学们:

我向大家推荐《朝花夕拾》这本书。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  ①  ;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   ②   ;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  ③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作者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无穷。

请将下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各选两项)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

H.《琐记》            E.《无常》   I.《藤野先生》    J.《范爱农》

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2)读过《西游记》,请遵示例按照唐僧收徒的顺序填空。

五行山收孙悟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句积累。

(1)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连用三个地名,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抒发对友人思念之

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友人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借菊寄托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浩瀚诗海,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乡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思乡之切;马致远面对夕阳,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饱含着思乡的泪水。

 

查看答案

口语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加点词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我前几日登门拜访,正巧您不在,令尊已经把您调离的事告诉我了。

B.今天是我们家搬入新居的好日子。酒席上,爸爸笑着对大家说:“各位高朋光临寒舍,是我们全家莫大的荣幸,在此身深表感谢!”邻居老张马上站起来说:“愚兄见外了,远亲不如近邻,咱们以后就是一家人啦。”

C.新开的超市大门上写着八个大字:“物美价廉,欢迎惠顾。”

D.你的语文老师应邀参加班上举行的活动,你对他说:“感谢您百忙之中光临指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