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骇人听闻的校园伤害案一再发生,提醒我们同学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C.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了合作之趣,又享受到了天伦之乐。
D.那最嫩最小的花苞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愧怍(zà) 迸溅(bènɡ) 朦胧 颠沛流漓
B.晌午(xiǎnɡ) 渺小(miǎo) 幽寂 妇孺皆知
C.拖沓(tà) 炽热(chì) 稠密 鞠躬尽瘁
D.妥帖(tiē) 取缔(tì) 蔚然 历尽心血
写作。
题目: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痛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学校。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千年来,家国情怀始终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假如你参与学校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语录)
下面不是表现家国情怀的语句是( )
A.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B.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
C.位卑未敢忘忧国。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名片)
请在杜甫、岳飞、范仲淹、邓稼先中任选一位爱国名人,为其制作一张文化名片。
(3)(心声)
下面是一首小诗,请根据诗文内容填写恰当的内容。
家国情怀
情深似海
在拼搏中燃烧
。
没有家
我是无翅的小鸟
没有国
。
文中有五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招领启示
今天上午,某同学在操场上捡到一件校服,内有钥匙、水卡、人民币50元……等物品,请丢失者前来认领。
2017.09.27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执虚如盈
张丽钧
①每当听到学生们背诵《弟子规》中“执虚器,如执盈”的时候,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好喜欢这两个短句!一遍遍在心里默念它,被提醒的顿悟与被寄望的欣悦暖暖地包围了我。从字面上来看,它很好理解——就算你手里拿着的器物里空无一物,你也要当它盛满了东西一样,小心翼翼地捧着,不要生出半点轻慢不恭。
②我试图让自己潜入这两个短句的深层,轻轻叩问一下作者:先生究竟出于怎样的考虑,号召人们视“虚”为“盈”呢?难道说仅仅是为了爱惜器物,不使堕地吗?——当然不是。
③先生应该是十分看重那颗“恭肃的心”的。即使是捧着一只粗瓷的空碗,也当那里面盛满了佳肴美馔,不因“空”而生狎昵,恭肃的心,惴惴地悬了,让“盈”在这一刻成为“虚”的别解。
④我得承认,我是慢慢喜欢上那种“执虚如盈”的庄肃感的。在这个美好的提示面前,我郑重地将自己所打发走的日子归了类,分为“执盈如虚”“执虚如虚”“执虚如盈”三个阶段。
⑤在“执盈如虚”的岁月里,何曾知道自己正“执盈如虚”?生活将那么多盛满了琼浆的精美器物送到我手中,我却没想到它们都是需要我怀着一颗恭敬的心去珍爱的。这颗心,与其说是粗疏的,不如说是贪婪的,它惯于挑剔,惯于骄横,惯于在一朵花前遥想另一朵花。
⑥后来,生活或是恼了?竟粗暴地略去了“洽谈”的程序,劈手从我怀里掠走了一些,又掠走了一些。我不能呼告,不能悲鸣,只能默默注视着自己越来越空虚的怀抱,惊恐莫名。于是,赞歌喑哑,腹诽茁长。一双“执虚如虚”的手,注定逃不掉被荒漠吞噬的命运。
⑦感谢那个飘着海腥味的夏天,它使我幸福地读懂了“盈虚”的内涵。在那条仿佛被世界遗弃了的夜航船上,我站在甲板上看下弦月,一位写诗的大姐静静地站在我身旁。我叹口气说:“月缺的日子,总是多于月圆的日子——多像生活!”大姐却说:“换个角度想想,每一天的月亮其实都是圆的——你用光明的想象补充上那暗影部分就成了。”我把这说法进驻我的心的那一天看成节日,因为就是打从那一天开始,我渐渐修炼了一项将一弯金钩看成一轮玉盘的本领。
⑧那一年,在大昭寺,顺着导游的手指看去,我们看到了那么多塞在“牙柱”缝隙里的牙齿。导游告诉我们说,这些牙齿都是朝圣者的,他们不幸死在了朝圣途中,同行者便敲掉他们的牙齿,带到了这令他们神往一生的圣地。浩叹四起。我知道这些浩叹背后不乏鄙夷的同情,但是,我却忍不住朝那些牙齿深深鞠躬。想那毅然踏上朝圣之路的人,大概都曾预料过这样一个途中抛尸的结局,可这却没有成为他们逃遁的理由。甘心的生命,甘心的灵魂,将空虚的朝圣之旅装扮得一路花开。
⑨恭肃的心,充盈了器物;颖慧的心,充盈了月亮;虔敬的心,充盈了天地。说到底,真正空虚空洞的,既不是器物也不是生活,而是我们昏花的眼与蒙昧的心。
⑩——“执虚器,如执盈”,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境界啊!
1.第②段作者连用两个问句,有什么作用?
2.文中把“自己所打发走的日子”分为“执盈如虚”“执虚如虚”“执虚如盈”三个阶段,这样划分的理由是什么?
3.按照下面的要求,赏析这篇散文的表现手法。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的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2)对于塞在“牙柱”缝隙里的牙齿,“我”与众人的态度不同,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4.本文题目是“执虚如盈”,请联系全文,探究其中蕴涵着怎样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