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萝卜花是一个女人雕的,用料是胡萝卜,她把它雕成一朵一朵...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萝卜花是一个女人雕的,用料是胡萝卜,她把它雕成一朵一朵月季的模样。花盛开,很喜人。

(2)女人在小城的一条小巷子里摆摊,卖小炒。一个小气罐,一张简单的操作平台,木板做的,用来摆放锅碗盘碟,她的摊子就摆开了。她卖的小炒只三样:土豆丝炒牛肉,或炒鸡肉,或炒猪肉。

(3)女人三十岁左右,瘦,皮肤白皙。长头发用发夹别在脑后。惹眼的是她的衣着,整天沾着油锅的,应该很油腻才是,却不。她的衣极干净,外面罩着白衣。衣领那儿,露出里面的一点红,是红毛衣,或红围巾的红。她有围裙,有袖套,过一会儿,她就换一下围裙,换一下袖套,以保持整体衣着的干净。很让人惊奇且喜欢的是,她每卖一份小炒,必在装给你的方便盒里,放上一朵她雕刻的萝卜花。这样装在盘子里,才好看,她说。

(4)不知是因为女人的干净,还是她的萝卜花,一到饭时,女人的摊前,总围满人。五块钱一份小炒,大家都很耐心地等待着。女人不停地翻铲,而后装盘,而后放上一朵萝卜花。整个过程,充满美感。于是,一朵一朵的萝卜花,承载着五味调和百味香,就开到了人家的饭桌上。

(5)我也去买女人的小炒。去的次数多了,渐渐知道了她的故事。

(6)女人原先有个很殷实的家。男人是搞建筑的,很有些钱。但不幸的是,在一次建筑中,男人从尚未完工的高楼上摔下来,被送进医院,医院当场就下了病危通知书。女人几乎倾尽所有,抢救男人,才捡回半条命——男人瘫痪了。

(7)生活的优裕不再。年幼的孩子,瘫痪的男人,女人得一肩扛一个。她考虑了许久,决心摆摊卖小炒。有人劝她,街上那么多家饭店,你卖小炒能卖得出去吗?女人想,也是。总得弄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罢?于是她想到了雕刻萝卜花。当她静静坐在桌旁雕着时,她突然被自己手上的美好镇住了,一根再普通不过的胡萝卜,在眨眼之间,竟能开出一小朵一小朵的花来。女人的心,一下子充满期待和向往。

(8)就这样,女人的小炒摊子,摆开了,并且很快成为小城的一道风景。下班了赶不上做菜的人,都会相互招呼一声,去买一份萝卜花吧。就都晃到女人的摊前来了。

(9)一次,我开玩笑地问女人,攒多少钱了?女人笑而不答。一小朵一小朵的萝卜花,很认真地开在她的手边。

(10)不多久,女人竟出人意料地盘下一家酒店,用她积攒的钱。她负责配菜,她把瘫痪的男人,接到店里管账。女人依然衣着干净,在所有的菜肴里,依然喜欢放上一朵她雕刻的萝卜花。菜不但是吃的,也是用来看的呢,她说,眼睛亮着。一旁的男人,气色也好,没有颓废的样子。

(11)女人的酒店,慢慢地,出了名。大家提起萝卜花,都知道。

(12)生活,也许避免不了苦难,却从来不会拒绝一朵萝卜花的盛开。

1.认真阅读文章,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最适合做本文题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

A. 夫妻情        B. 卖小炒的女人        C. 萝卜花       D. 小城风景

(2)从全文看,文中(6)(7)自然段的记叙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使女人命运发生变化的两个情节。

3.简要分析结尾“生活,也许避免不了苦难,却从来不会拒绝一朵萝卜花的盛开。”的作用。

4.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女性形象?

 

1. (1)C (2)插叙 交代上街卖小炒的原因,突出人物形象。 2.抢救男人(丈夫瘫痪;女儿几乎倾尽所有抢救男人);摆摊卖小炒(卖小炒赚钱) 3.篇末点题,揭示文章的主旨,赞美了女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4.文章运用了心理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写出3种即可),表现了女人自强不息、坚强、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特点。 【解析】 1.(1)本题考查文章标题。本文是以“萝卜花”为行文线索,“萝卜花”贯穿全文始终,和主旨相关联,赞美了人物美好的心灵。所以,选“萝卜花”做本文题目最适合。 (2)本题考查插叙的作用。插叙,是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的叙述方式。插叙有如下作用: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完整;推动情节发展,更好的突出人物形象;突出主题。联系前后文看,本题第(6)(7)自然段属于插叙,交代了女人的丈夫瘫痪的事情和女人决心摆摊卖小炒的缘由,突出女人面对逆境不怕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2.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对文章情节的概括能力。文中女人的命运发生变化的段落是第六段和第七段。仔细阅读两段,发现第六段的情节重点是“女人的男人瘫痪了”。第七段的情节重点是“女人决心摆摊卖小炒”。 3.本题考查分析结尾语段的作用。语段的作用注意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尾语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结尾的“萝卜花”也与开头形成照应;内容上的作用是:点题,揭示文章的主旨。通过面对生活苦难时,一朵萝卜花坚强的盛开,赞美了女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4.本题考查的是人物描写手法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女人三十岁左右,瘦,皮肤白皙。长头发用发夹别在脑后”属于外貌描写。“这样装在盘子里,才好看”属于语言描写。“女人不停地翻铲,而后装盘,而后放上一朵萝卜花”属于动作描写。本文通过对女人勇敢地面对生活苦难的描写,表现了女人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自强不息、乐观坚强的精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海燕》节选

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波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

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地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是被带入晶莹的天空中了。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隽逸地从容地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A)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B)小燕子却从容地憩着了。它们展开了双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双翼如浮圈似的支持着体重,活是一只乌黑的小水禽,在随波上下地浮着,又安闲,又舒适。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

在故乡,我们还会想像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

海水仍是平贴无波,许多绝小绝小的海鱼,为我们的船所惊动,群向远处窜去;随了它们飞窜着,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划起的长痕。这小鱼是我们小燕子的粮食么?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

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1.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

2.说说画线句分别运用的修辞手法。

3.语段中“乡愁”,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轻烟似的”说明这种思乡之情很淡,不是很浓。

B.“一缕两缕的”说明作者的思乡之情不是很强烈的。

C.轻烟可挥去,一缕两缕可剪断,理出头绪,说明作者看轻这份感情。

D.作者的思乡之情,像烟雾缭绕,像乱麻“剪不断,理还乱”。这是一种举重若轻的写法。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B.可爱者甚(多)

C.陶后有闻(少) D.乎众矣(适宜)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两狼之并驱如故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无丝竹之乱耳

3.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5.翻译下列句子。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查看答案

诗词赏析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秋思》这是一首小令,作者是_________,“天净沙”是_________

2.文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是_________

3.马致远用极简单的文字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每年四月是我国的“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材料二 湖北省著名的百岁将军童陆生,他的健康经验有“三乐”,即心宽为乐,读书为乐,助人为乐。他深知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延缓衰老。至今,他除了读医学、文学杂志外,还整理出多个诗集和回忆录。

材料三 《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1.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概括出一个共同的结论。

2.针对材料三中的中学生读书现象,学校准备开展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

①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让你去请材料(二)中的童陆生将军到学校为全校师生作报告,你准备怎样对他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

(4)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惊心动魄的战斗的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5)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相类似的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