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莫。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téng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téng(_______)萝 嶙峋(________) 俯仰生姿(________)
(2)文中一个词有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________改为________
(3)文中“嶙峋”的意思是:________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________。
古诗词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4)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杜甫《春望》中写“望”中之所见,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清照的《渔家傲》中写路途遥远,时光易逝,比喻理想难以实现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渡荆门送别》写诗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看到江水浩瀚,景色壮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要求写作。
“一带一路”的倡议是推动亚、非、欧经济发展的纽带,挑灯备考时家人递上的那杯浓浓的奶茶是亲情的纽带,沮丧时老师的鼓励、跌倒时同学的搀扶、陌生人善意的微笑、风雨中的那把小伞……这些都是联系真情的纽带。
请以“纽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紧扣材料,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②不得套做,不得抄袭;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题目:记忆深处
要求:根据你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文章。①注意写出真情实感,诗歌除外,立意自定;②,不得抄袭;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⑤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市某中学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初三(2)班开展了“君子自强不息”的班会。请你写出一句相关的名言
2.学校决定邀请著名田子君女士到学校进演讲,如果派你去邀请,你应该怎么说?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给母亲以事业心
郑彦英
父亲去世后,我将母亲接到郑州,不让她回老家,因为那里保留着她和父亲太多的生活痕迹,这些痕迹会日复一日地让母亲联想到父亲。还有,母亲相信老家的一种说法,老夫妻走了一个,另一个不出三年也会跟着去。所以我坚持让母亲住在郑州,直到父亲三年的祭日过了,我才对母亲说:“明年春天,你可以回老家住几天。”
于是,去年母亲在老家住了三个多月,我接她回来后,发现她的身体明显好于在郑州时,我就问母亲原因,母亲说:“人是离不开太阳的。在城里,你整日寻着晒太阳,到乡里,太阳一直跟着你。”
但是过了几天,母亲对我说:“城里啥都好,就是心慌。”
“心慌”一词,在我老家有特殊含义,就是寂寞。
我一下子沉默了,觉得我作为儿子,太不孝了,母亲八十多岁的人了,你就不能把你的事情放下,多陪陪母亲吗?
话是这样说,但是落实到每天,很难。一个礼拜,也就能陪母亲三四次,跟她说话,听她叙述老家的家长里短,给她说笑话,说城里人的各种尴尬,还陪她到郑州有水有花草的地方散步,但是,这些还是太少了,母亲大部分时间,仍处于“心慌”中。
我突然想到了母亲年轻时做的工艺品,还有母亲那时给村里人婚嫁所画的绣花图案,就说我特别怀念母亲的那些工艺品,希望母亲给我做一套,作为我家的传家宝。
“那有啥好的?”母亲说,“你那单位全是画家作家,我这算不上好的。”
我说:“你这是民间工艺品,恰恰是城里稀缺的,珍贵得很,你弄出来,我在网上给你做个展览,让全国的网友知道,我妈妈是个民间艺术家。”
从这一天开始,妈妈像上足了发条的闹钟,整日沉浸在她的创作工艺美术品的事业中,用当下流行的话说——忙并快乐着。
从九月开始,一直做到春节前,母亲都在为这事忙碌着。弟弟对我说:“这就怪了,妈没事的时候,还有个头疼脑热的,一忙乎这事,吃得好,睡得好,精气神十足。”
春节前,我老家礼泉县的文化局长来郑州,专程来拜访我母亲,看到母亲做的工艺品,大为赞赏,说在关中道上,没有几个人能做出这么好的民间工艺品了。这是文化局长的赞扬,让母亲高兴得满面红光。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夏挽群和河南省民俗专家程建军看了母亲的工艺品后,以行家的眼光肯定地说:“你是真正的民间艺术家。”随后,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为母亲颁发了“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资格证书”。颁发证书那天,母亲将头梳理一番,换上鲜艳的衣服,握手、照相,一头银发加上一脸笑容,俨然一个“艺术家”的范儿。
但是,新的问题来了,这些工艺品,母亲做完了,作为作家,我知道,让母亲创作很有劲,如果重复,就变成劳动了,心理作用是大不一样的。
于是,我又想到,母亲刺绣也很好,我就对母亲说:“现在的中式服装,兴在上面刺绣,你还能扎能绣不?”
“当然能嘛!”母亲眼里透着兴奋的光芒。
我在母亲的兴奋中体会到:要给母亲尽孝,就给她以事业心!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最真切的感受是:给母亲以事业心,让她快乐幸福地生活着,这是报答母亲的最好方式。
B. 文章中的“我”是一位孝顺母亲、懂得报恩的人,是文中主要刻画的人物。
C. 文章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母亲住在城里觉得“心慌”,目的是衬托下文母亲沉浸在创作工艺美术品后的“忙并快乐着”。
D. 文章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开篇交代背景,中间叙事,篇末点题。
E. 文中弟弟的话从侧面表现了母亲开始做工艺品后身体和精神状态都有了明显好转。
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的孝心表现在哪些方面。
3.赏析文中句子的表达效果。
颁发证书那天,母亲将头梳理一番,换上鲜艳的衣服,握手、照相,一头银发加上一脸笑容,俨然一个“艺术家”的范儿。
4.通读全文,文章以“给母亲以事业心”为题有什么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