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①村路板桥斜。
妇姑②相唤浴蚕③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注)①竹溪:小溪旁长着翠珠。②妇姑:嫂嫂和小姑。③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称为浴蚕。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的开头就大有山村风味,山村地形使得居民点分散,即使成村,人户也不会多。“鸡鸣一两家”,恰好写出山村的特殊风味,渲染出山村热闹的景象。
B.次句显出山居的“深”来,在霏霏小雨中沿着斗折蛇行的小路一边走,一边听那萧萧竹韵,该有多舒适自在。
C.第三句诗人转而写到农事,在这淳朴的山村里,妇姑相唤而行,显得多么亲切,作为同一家庭的成员,关系多么和睦。她们彼此招呼,似乎不肯落在他家之后。那优美的雨景中添一对“妇姑”,显得格外有诗意。
D.第四句“闲看中庭栀子花”,事实上就是没有一个人“闲看”,但诗人偏不正面说,却要从背面、侧面落笔。
E.全诗处处扣住山村景象,从人写到景,从景写到境;农事的繁忙,山村的神韵,皆蕴于一个“闲”字之中。
2.请你对诗中的“闲”字进行赏析。
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
A.《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性散文的结集,1926年写成,共十篇,是鲁迅唯一一部散文集。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
B. 《朝花夕拾》里有充满趣味的童心世界,如《猫·猫·鼠》《无常》等;有童年的压抑与伤害,如《五猖会》中“背书”段,《琐记》等;有青年时代的探求、抉择,如《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有对亲人师友的怀念,如《阿长与<山海经>》、《范爱农》等。
C. 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使《朝花夕拾》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作者擅于描摹人物的神情心态,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D. 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2)人物名称变化,意味着身份改变。孙悟空在小说《西游记》中的名称变化依次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四个)
古诗文默写
(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刘禹锡《秋词》(其一)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夫学须静也,________________,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
(4)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孔子感叹时光流逝,启发我们珍惜时间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
“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身心的光合作用,带我们发现更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开启阅读之旅,多读书,读好书。
七年级一班正在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如果由你来组织本次活动,你准备开展哪些项目?请写出两个不同形式的项目。
(2)大家征集了很多关于读书的名言金句,请你仿照示例向同学介绍一则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示例: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莎士比亚
(3)请你向同学推荐一本好书并写一段推荐词。
下列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时节,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B.闹花灯是元宵节的传统节日习俗,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不一而足。“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这写的就是元宵节的景象。
C.“立冬”是一个寒冷的节气——北半球全年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数九寒天”的开始,从立冬到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
D.“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谷雨时节,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正是万物生长的最佳时节。这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目前,长沙地铁3号线、5号线都已加入最后的运行调试阶段,有望在12月底通车试运行,预计将于2020年7月初期运行。
B.被誉为“钢铁驼队”的中欧班列,架起了中部地区直通亚欧大陆,和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长沙新港、岳阳城陵矶一起见证了湖南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
C.随着冷空气的不断侵袭,湖南湿冷的“魔法攻击”已经上线。未来一周,湖南雨量、雨日将明显增多,有阶段性雨(雪)天气过程。
D.眼球经济时代,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不少媒体热衷于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或所谓的爆款文章来吸引眼球,这些内容迎合了大众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可降低了阅读者的思辨能力却在逐渐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