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有富人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佯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俟:等待。②遁逸:留下祸患。③贻患:留下祸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群犬呜呜作怒声 / 有而传之者(《穿井得一人》)

B.又如前 / 其一坐于前(《狼》)

C.不诬哉 /  日中不至,则是无(《陈太丘与友期行》)

D.野心不过遁逸耳 / 其人舍大喜(《杞人忧天》)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乃杀之取其革

A.不思则罔                 (《论语》十二章)

B.骨已尽矣,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C.择其善者从之               (《论语》十二章)

D.狼亦黠矣,顷刻两毙          (《狼》)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4.甲、乙两文都刻画了狼的形象,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阅读乙文你能得出怎样的启示?

 

1.A 2.C 3.野兽(这种情况)不值得一谈,这个人为什么还要养它,给自己留下祸害呢? 4.共同点:狼的形象狡猾、凶残。启示:大多数坏人和狼一样本性难改,要警惕像狼一样阴险狠毒的人,防人之心不可无。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本题是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考查,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A.闻:听到/听到; B.犬:狗/像狗一样; C.信:确实/信用; D.然:然而/……的样子。 故选A。 2.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本题是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考查,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例句:乃杀之而取其革。而:表承接。 A.表转折; B.表转折; C.表承接; D.表转折。 故选C。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不足,不值得;贻;留下。 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谈启示的能力。理解文章内容,结合题意,抓住关键句子回答。甲文的“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和乙文的“稍长,亦颇驯”“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都写出了狼的阴险、狡猾、奸诈;甲文的“两狼之并驱如故”“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和乙文的“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都写出了狼的凶残。谈启示,要结合文章主旨,乙文,“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点明了主旨,意思是这个人为什么还要养它,给自己制造祸害呢?以此批评主人不识狼的阴险本性的行为,告诉我们大多数坏人和狼一样本性难改,要警惕像狼一样阴险狠毒的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注)①竹溪:小溪旁长着翠珠。②妇姑:嫂嫂和小姑。③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称为浴蚕。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的开头就大有山村风味,山村地形使得居民点分散,即使成村,人户也不会多。“鸡鸣一两家”,恰好写出山村的特殊风味,渲染出山村热闹的景象。

B.次句显出山居的“深”来,在霏霏小雨中沿着斗折蛇行的小路一边走,一边听那萧萧竹韵,该有多舒适自在。

C.第三句诗人转而写到农事,在这淳朴的山村里,妇姑相唤而行,显得多么亲切,作为同一家庭的成员,关系多么和睦。她们彼此招呼,似乎不肯落在他家之后。那优美的雨景中添一对“妇姑”,显得格外有诗意。

D.第四句“闲看中庭栀子花”,事实上就是没有一个人“闲看”,但诗人偏不正面说,却要从背面、侧面落笔。

E.全诗处处扣住山村景象,从人写到景,从景写到境;农事的繁忙,山村的神韵,皆蕴于一个“闲”字之中。

2.请你对诗中的“闲”字进行赏析。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

A.《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性散文的结集,1926年写成,共十篇,是鲁迅唯一一部散文集。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

 

B. 《朝花夕拾》里有充满趣味的童心世界,如《猫·猫·鼠》《无常》等;有童年的压抑与伤害,如《五猖会》中“背书”段,《琐记》等;有青年时代的探求、抉择,如《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有对亲人师友的怀念,如《阿长与<山海经>》、《范爱农》等。

C. 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使《朝花夕拾》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作者擅于描摹人物的神情心态,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D. 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2)人物名称变化,意味着身份改变。孙悟空在小说《西游记》中的名称变化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四个)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刘禹锡《秋词》(其一)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夫学须静也,________________,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

(4)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孔子感叹时光流逝,启发我们珍惜时间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身心的光合作用,带我们发现更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开启阅读之旅,多读书,读好书。

七年级一班正在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如果由你来组织本次活动,你准备开展哪些项目?请写出两个不同形式的项目。

(2)大家征集了很多关于读书的名言金句,请你仿照示例向同学介绍一则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示例: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莎士比亚

(3)请你向同学推荐一本好书并写一段推荐词。

 

查看答案

下列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时节,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B.闹花灯是元宵节的传统节日习俗,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不一而足。“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这写的就是元宵节的景象。

C.“立冬”是一个寒冷的节气——北半球全年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数九寒天”的开始,从立冬到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

D.“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谷雨时节,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正是万物生长的最佳时节。这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