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沉默寡言 凌乱 见异思迁 怅然
B.畏罪潜逃 蜷伏 大相径庭 虐待
C.骇人听闻 驰骋 随声附和 帐蓬
D.灵机一动 蓬勃 杞人忧天 庇护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儿子:爸爸,为什么有的西瓜甜,有的西瓜又不甜呢?
爸爸:甜的西瓜是因为被阳光照耀的时间长啊。
儿子:那地里的西瓜不是都在接受阳光的照耀吗?
爸爸:是啊,阳光是公平的,它一视同仁地照耀着所有西瓜。可是有的西瓜怕热怕晒,躲在叶的阴影里,不肯接受阳光的照耀啊!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自身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抄袭,不要套作,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肖洋同学想报考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先要向刘校长写一封自荐信,经校长审批后才能报考,于是他找了周围的人为自己出谋划策。
班主任:肖洋,你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而且乐于钻研,具备去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深造的学习能力,我支持你报名参考。
刘军同学:肖洋,你是我班的班长,连续三年获得了校三好学生,成绩也一直是班上的前三名,如果我有你这样的资质,不管能否考上,我也去报名。
陈妍同学:肖洋,你不仅是才华横溢,而且你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乐于助人,敢于担当。
罗成同学:肖洋,中国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顶尖大学,能为喜爱理科的你提供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
自荐信 |
尊敬的刘校长: |
|
|
|
|
|
|
此致 |
敬礼! |
肖洋 |
2019年9月15日 |
再见,黄昏里的男孩
①初三那年的秋天,我的梦里全是一中,多少次站在它的门前,想进去,却被保安拦了下来。我一声不吭地在门前站了很长时间,睁大眼睛望着这座金色山峰,跟自己说:我一定要攀越它,一定要考上一中。这个念想像汹涌澎湃的海水不断在我心间激荡,我仿佛要身披铠甲、剑指前方,竭尽所能敌过百万大军。
②此后,时针所指的任何方向都是它。我制定了非常严苛的作息,恨不得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省了,发了疯一样努力背书做题,桌上的教辅材料、笔记本日渐高筑。
③终于,我的身体有些吃不消了。有一次,凌晨1点,我倒在了书桌上,我妈听到响声进来,吓坏了,将我扶起,用手摸我额头说发烧了,立马叫醒我爸背我去了医院。头昏脑热的我在路上竟然还吵嚷着:“数学还没做,我要回去,我要考第一,我要去一中!”我爸当我是在说胡话,背着我走得更快了。
④随后,我不再跟自己的身体死磕,开始调整作息。每当内心感到压抑的时候,我就去找L谈心。
⑤回来的路上,我们经过一座桥,我仰起头对天空喊着:“如果我考上了,我一定要请你吃遍一中附近的所有美食,你要喝多少酒我都陪你。”L咧嘴笑着,应了声:“好!”
⑥在初三下学期的几次模拟考中,我没有考出可喜的分数。班主任告诉我,虽然这几次成绩有些滑坡,但都还在年级前十,她让我参加侨中的保送考试。“老师,我想……去一中。”我弱弱地说了一句。她说:“每年能去一中的同学基本都排在年级前五,老师不想让你太冒险。”
⑦“冒险”这个词像一块布蒙住了我的眼睛,又像一把火将我之前的努力焚烧殆尽。我妥协了,参加了侨中的保送考试,感觉自己发挥得并不好。我想自己还可以参加中考,决心考上一中,向所有人证明自己,可当班主任把保送考试的录取通知放到我手里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都不可能了。
⑧之后的岁月云淡风轻,直到L把他的高中录取通知书给我看的时候,我脸上带着笑容祝福他的同时,心里流泪了。脸上的表情终于撑不住了,我当着L的面难过地哭了。L见了,立马把通知书收起来,跟我说:“其实你可以的,我知道。”我搖了摇头,抹去泪水问他:“我想进去看看,你以后能带我进去吗?”L把手搭在我肩上说:“开学后,我就带你去。”
⑨我无法忘记那一天,L带我走进那扇校门。余晖给墙壁镀上金边,秋风扫下红叶到了脚边。我曾经幻想过无数次,自己能走进这条路,站在岁月洗礼多时的红墙边,举目四望,感受着一生中可以凝结为永恒的时刻。但现实告诉我,我只是这里的过客。
⑩三年过后,我跟朋友散落在东西南北。L依旧留在南方念书,后来毕业当了气象员。我研究生毕业后,我到重庆的一所大学任教。那个寒假,我又来到昔日向往的高中校门前,想起L曾经说的:如果高中毕业后,你还想来这儿,就跟保安说你是校友回来看看母校,他们会放你进来的。我照他说的做了。
⑾这一次,我独自穿过校门,那扇承载过我年少希冀的门像时光的入口,一踏进,我的二十岁不见了,我的十七岁回来了。绿树荫荫,红墙幢憧,白色瓷砖铺设的教学楼还似当初模样。我独自在六平山下的操场坐了一个下午,远处高架桥上的车辆疾驰而去,那样仓促,像记忆中訇然长逝的遭遭人事,我在俗世仍很笨拙的手脚被将晚的天色收藏。
⑿风又吹来,拂去落叶,也拂去当年的迷惘、安协、失落、不甘,以及早该被时间清扫的尘埃。
⒀前面是一条通往更大世界的路,我微笑着走去,心里始终回荡着一个声音,是当初L对我说的那句话:“其实你可以的,我知道。”
(原文有删改)
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 | 情节 | “我”的心理或状态 |
那年的秋天 | 我想一定要考一中 | ① |
一次凌晨一点 | ② | 头昏脑热 |
初三下学期 | 我被保送侨中,不能考一中 | ③ |
④ | 独自踏进一中校门 | 豁达、释然 |
2.从修辞手法和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的句子。
这个念想像汹涌澎湃的海水不断在我心间激荡,我仿佛要身披铠甲、剑指前方,竭尽所能敌过百万大军。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记叙了“我”立志考一中并为之努力,后因身体吃不消和成绩下滑而与一中失之交臂的往事,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B.“我”在因劳累过度而发烧之后,我开始调整作息,消极学习,不想考一中了。
C.L跟我说:“其实你可以的,我知道。”这一句话既给予我安慰,又给我了继续学习的动力。
D.班主任说:“每年能去一中的同学基本都排在年级前五,老师不想让你太冒险。”体现了班主任对“我”的关爱。
E.文章讲述了“我”在人生道路上一次失败的故事,揭示了人生道路总有我们无法抗拒的坎坷和曲折的主题。
4.“一踏进,我的二十岁不见了,我的十七岁回来了。”请简要概括十七岁的“我”是怎样的人?结合原文与链接材料谈谈遇到考试失利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未来?
(链接材料)有资料显示,马云参加过3次高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他第一次数学只考了1分,之后他当过秘书、搬运工,踩着三轮车帮人送书;第二次数学19分,总分差140分,父母都觉得他不用再考了;他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这次数学79分,终于考上大学。前天晚上,马云回想起自己高考又一次失利的那个夜晚,百感交集,他给落榜生写了一封信:我想你这几天肯定很失落,我理解!因为我有过两次同样的经历……” 然后他告诉考生,人生变化无常,今天的顺利未必未来就一定会成功。”
做有信仰的奋斗者
①时下,一些青年人感叹,自己整日起早贪黑,奔波不休,拼尽全力,进步仍不够快。于是,忙碌反而成为精神的慰藉:朋友图“晒忙”,论坛帖下“拼苦”。
②没有奋斗,无以谈人生。社会高速发展,工作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大,忙碌本是常态,但有一点应该明白,不是所有的忙碌都叫奋斗,其中差别应是心中是否拥有信仰。只有拥有了真正的信仰,奋斗者才不会迷茫焦虑、徘徊不前,而是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③信仰是奋斗者的舵盘,于航行明确方向。没有信仰,人生很容易陷入漫无目的的窘境,既感知不到目标,也无法找准自己的定位,往往或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或南辕北辙误入歧途。而拥有坚定信仰的奋斗者,便明确了努力的方向,知道“该往哪儿走”,也标定了自身的差距,知道“该如何弥补”。即使雾霭重重,也不会停下脚步;即使暂无收获,也不会气馁放弃。纵使千里万里,终会抵达,_________________。
④信仰是奋斗者的长帆,于中流之处激发续航动力。出发时大都是豪情满怀的,但到中途很多人便无以为继了。东晋举家北伐的祖逖或可为榜样,船至中流,进退无据,借力无处。众人迷茫间,唯有他毅然击楫中流,最终成就一番伟业。行百里者半九十,信仰的力量,便是给予奋斗者不竭的动力,低潮逆境中,自能奋勇而前。
⑤信仰是奋斗者的铁锚,于风口浪尖牢牢把定底线。船要安全靠岸,需要铁锚下定。人生路上如果丢了信仰,便很难平安落地,检视落马的官员,最初大多也是清清爽爽的奋斗者,但最后无一不是丢失了信仰,扭曲了自己内心,人生自此开始下坠,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⑥“春秋有序人民不亏时彦,宇宙无极伟业尚待后贤。”古往今来多少事,都在不断证明一个论断:越伟大的信仰,越能激发恢弘的奋斗。愿当下青年做笃定信仰的奋斗者,不迷不惑,步履坚定,迈向实现自我价值和民族复兴的星辰大海。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07月28日05版)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从时下青年人的忙碌现象切入,引出全文中心论点“忙碌”即是“奋斗”。
B.第③段只运用了对比论证方法,证明了“信仰是奋斗者的舵盘,于航行明确方向”。
C.第④段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举东晋举家北伐的祖逖毅然击楫中流,最终成就一番伟业的事例证明“信仰是奋斗者的长帆,于中流之处激发续航动力”。
D.全文采用“总—分”的结构,紧紧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结构严谨,论证严密。
2.如果要在第③段的横线上补充一则事例,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唐僧坚定去西天取经的信仰,才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
B.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才华横溢,著作等身,每当人们赞叹他学识渊博、智慧超群时,他总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的无知。”
C.白求恩具有国际主义精神,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
D.邓稼先放弃了美国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毅然回国,致力于两弹的研制,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3.怎样的人是真正的奋斗者?为什么?
指纹应用日益广泛,但它并不比数字密码更安全
①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从最早的出门带钱包到现在的手机指纹快捷支付,从出门必带钥匙到现在指纹解锁省去了丢钥匙的尴尬,这难道不是证明了指纹更加安全吗?
②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臧亚丽此前对媒体表示,全世界60亿个人,每个人10个手指,而指纹又是唯一的,算下来指纹的安全性(指纹识别出错的概率)应该是600亿分之一,看起来好像是绝对安全的,但其实并不是。目前商用的指纹算法(比如手机解锁),在误识率为五万分之一的情况下,拒识率小于3%。也就是说,在别人的手指试5万次,会有一次能够非法通过认证的前提下,自己的手指每试100次,有3次会被系统拒绝掉。而降低误识率,拒识率就会高,所以,指纹系统的安全性大致是五万分之一,好一些的可能会达到十万分之一或者二十万分之一,但目前的技术也就到此为止了。
③而一个8位数字组成的随机密码,一共会有1亿种方案。也就是说,随便生成一个8位数字的密码,另外一个人随机猜到的可能性是一亿分之一。如果夹杂大小写字母和符号,就会有六千万亿种可能。这么一看,反倒是密码系统更安全了?然而也不是。
④因为我们设置的密码,并不是随机的,即便是随机的密码,我们也很难记住。我们的密码设置一般都是自己惯用的几个组合,因此如果其他人对你密码的设置习惯有一定了解也很容易破解。
⑤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教授周治平说:“站在数字世界的角度看,指纹和密码都是数宇化了信息内容,实际上没有明显差异。”指纹和密码是两把不同形状、不同结构、不同原理的锁,哪个锁更好要取决于锁什么样的门。
⑥张乐君告诉记者,对于特别认真谨慎而且记忆力特别好的人,密码可能更安全;对于老年人来说长期使用固定容易记的密码安全隐患比较大,经常动态的变换密码又十分不方便,这个时候采用指纹技术就比较合适。
⑦周治平说,现在工作生活中,指纹应用之所以越来越普遍,关键在于指纹属于生物特征,相对密码可以做到较好的唯一性,特别是随着一些设备的发展,指纹应用越来越便捷,用户不需要专业知识,使用门槛也低。
⑧为了达到更高的身份认证安全性和便捷性,某些场景会将多种身份识别技术混合使用,即所谓的“双——多因素认证”。典型的应用是某些手机银行的APP,它将身份识别分为两个场景,首次使用和长期未使用的时候采用相对复杂的“静态登录密码+短信认证+U盾”的认证方式。“对于短期和频繁的使用时,绝大多数采用指纹识别技术,这样既方便了使用又增加了安全性。”张乐君说,“如果应用场景需求中安全级别高,就要采用动态、复杂的多重认证技术,如果便捷性更重要,我们就可以选用手指轻轻一搭全部认证工作自动完成的指纹技术。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
A.每个人10个手指,而指纹又是唯一的,因此指纹锁绝对安全。
B.如果夹杂大小写字母和符号,就会有六千万亿种可能。这么一看,反倒是密码系统更安全。
C.指纹和密码是两把不同形状、不同结构、不同原理的锁,哪个锁更好要取决于锁什么样的门。
D.指纹应用之所以越来越普遍,关键在于随着一些设备的发展,指纹应用越来越便捷。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说明了数字密码锁比指纹锁更安全。
B.第②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C.第⑥段“对于特别认真谨慎而且记忆力特别好的人,密码可能更安全”中的“可能”能删除。
D.第⑧段具体说明了指纹锁的使用方法。
3.根据上文内容,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链接材料)重阳节将至,张军想为年迈的父母购买一套住房,为方便交易,需要办理一张用于大笔金额支付的银行卡,在银行APP上开通手机银行业务。同时为了方便父母,张军在房屋装修时特意在进户门上还安装了智能锁。
(1)你认为张军在进户门上装锁时应选指纹锁还是密码锁?为什么?
(2)张军在银行APP上开通手机银行业务,首次使用应采用什么认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