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秋赋 从维熙 ①人生如同一丝游云,一片落叶。云与...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秋赋

从维熙

①人生如同一丝游云,一片落叶。云与天宇的相栖是短暂的,叶与树的相依是匆匆的。唯其短促,人生四季的秋时,才有了特殊的音韵。

②果实成熟了,在枝丫间露出了迷人的色泽,但是那美丽的瞬间十分短暂,随着叶片的坠落,它告别母体的时刻已然来临。那是一种忧伤的别离,无论是醉红了脸的高粱,还是白了头冠的芦苇,它们从萌芽到吐穗,都经历春夏季节的风吹雨打,待到生命璀璨到极致的时刻,它们便到了与母体生离死别的日子。

③树若有知,是感伤的。果实如若有情,也是依恋的。

④但是自然界的别离——无论是游云告别天空,还是果实坠离母树,在感伤的别离中,还蕴藏着再一次聚会的希望。记得儿时听过的童谣中,对自然界的生命循环,就有如下的描述:“长生不死狗尾草,草籽随风满天飘;可爱鲜红大蜜桃,为它送情把核抛。”草籽被风吹到四面八方,桃核被人们抛向新的地域,它们在秋天虽然死了形体与灵肉,但到来年春时,那桃核又从大地上萌发出树苗,各种草木历经枯黄以后,再一次轮回生长,萌芽、拔节、开花,果实便在来年秋日,又一次眩目于枝头,因而那落叶与落果抒写的秋韵,是一首“长相思,永不离”的恋歌。

⑤人类与大自然相比,感情的天平是倾斜的。母亲从分娩后代那天起,便盼望着儿女们快快长大,期望着男儿成为挺拔伟岸的山,女儿成为碧波粼粼娟秀的河;岂不知儿女们长大一天,她们就接近了秋日一天,待儿女们像燕子出巢,飞向天南地北的时日,秋色也就染白了她们的发鬓。

⑥我走在街上,每每见到白发染鬓的老人,我总是联想起果实坠地的老树,想起那飞絮已去的芦苇。她们空了枝头,死了当年曾有过的美丽,像是天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云霞,像是枯树在田野四向飘零的落叶,但是,不同于云霞和落叶的是,大自然永远不知疲倦地周而复始,而人类自身,则无一例外地都要回归到天宇的尽头。

⑦那儿是寂寞的冬季,是白雪覆盖着的荒原,如同是一张无限大的冰床,他们静静地休眠在那银色的梦幻里,在咀嚼着往昔的春时夏日的欢乐之后,丛立在他们面前的,不是再生一次或几次的美丽轮回,而是生者为念死者而竖起的墓碑。这就是人类自身一首永恒的秋赋,如果也把它谱成一首歌,那该叫作“长相思,永别离”。我不知道莫扎特的《安魂曲》是不是写在秋天,但其中的每个音符旋律,都充满了秋色的悲凉。

⑧唯其人生如流萤般的短促,人类才更加珍惜生命自身。中国文化格言中,有许多是警示人们热爱生命的。比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人生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曹孟德当年在江涛滚滚的赤壁横槊赋诗时,吟唱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同是这个曹孟德,也写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诗章。这些格言和诗章,都是激励人的生命从有限向无限延伸的,以不负来去匆匆的人生。

1.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2.第⑦段中“他们静静地休眠在那银色的梦幻里,在咀嚼着往昔的春时夏日的欢乐”的含意是什么?

3.自然界的别离和人类的别离有什么区别?请做简要分析。

4.这篇文章巧妙地运用了联想的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做具体分析。

 

1.激励人们珍惜生命并让生命从有限向无限延伸。 2.年老时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回想青春年华时的欢乐。 3.自然界在感伤的别离中,蕴藏着再一次聚会的希望;而人类自身,则无一例外地都要回归到天宇的尽头,再没有重来的希望。 4.由眼前景,想到秋色;由秋之美,想到离别;由自然界,想到人类;由白发老人,想到自然;由人生短促,想到珍惜生命。 【解析】 1.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概括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思。概括主旨的要求是:明确,表达意思要正确、清楚。完整,概括出主要内容。直接,语句要简明扼要,不能啰嗦。文章通过对自然界的别离和人类的别离的叙说与比较,激励人们珍惜生命并让生命从有限向无限延伸。 2.考查对句子深刻含意的把握。此题要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理解。特别是要理解好此句的后半句“咀嚼着往昔的春时夏日的欢乐”的意思,即:沉浸在回忆中,回味着青春年华时的欢乐,这是一种幸福与安慰。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具体考查自然界的别离和人类的别离的区别。可提取第4段的“在感伤的别离中,还蕴藏着再一次聚会的希望”,第6段的“大自然永远不知疲倦地周而复始,而人类自身,则无一例外地都要回归到天宇的尽头”等句作答。 4.考查文章联想手法的运用。通篇阅读,分出层次,全盘把握,根据题干要求找出联想的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分析。如开头由眼前景,想到秋色;由秋之美,想到离别;由自然界的别离,想到人类的别离;由此想到人生短促要珍惜生命。读懂内容是作答的关键,然后弄清楚联想是从此及彼的过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归雁洛阳边。

(3)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5)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

(6)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

(8)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曾巩绝弊

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诸籍,次补之。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左右徼求之弊。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曰:“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

选自《宋史·曾巩传》

(注释)①福:福州。②主守:寺院住持。③赇(qiú)请:通过贿赂托人办事。④俾:使。⑤徼(yāo)求:要求;请求。⑥鬻():卖。⑦直:通“值”。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僧利/其富饶 B.以绝左右徼/求之弊

C.岁鬻园/蔬收其直 D.巩/俾其徒相推择

2.解释加点词。

①识_____________  ②以_____________  ③绝___________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

(2)岁鬻园蔬收其直

4.读了文章,你觉得曾巩是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樵夫词

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白云堆里捡青槐”,是说一位樵夫在白云里捡青槐树的幻影。

B.“鸟不猜”指森林中的鸟儿把拾青槐的人当作常客一样,与他嬉戏,与他唱和。

C.后两句写樵夫的生活极为恬淡、美好,有山花相伴,有蝴蝶相随。

D.诗歌中的樵夫自由自在,无欲无求,乐观旷达,是诗人现实生活中久违的人,也是诗人苦苦寻觅的人。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托物言志,诗人描写樵夫的美好生活,是为了点明自己心中的理想生活,表达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

B.诗中巧妙地将景物描写与人物刻画有机结合起来,使诗歌的意境与人物的心灵互相映衬,突出了樵夫形象的深刻内涵。

C.诗中先写近景,再写远景,色调分明,布局巧妙,搭配和谐,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山水画。

D.樵夫无意挑蝶蝶自随,诗句中的“竟”字,表现出惊喜之情,隐现诗的雅趣。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    )

我插的秧苗歪歪斜斜,像一个个醉汉,哪比得上伯父插的秧苗呢

A.可能比不上伯父插的秧苗。 B.难道比不上伯父插的秧苗吗?

C.应该比得上伯父插的秧苗吧? D.怎么比得上伯父插的秧苗?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